新理念 新举措——杨秀和谈新农村建设
杨秀和现任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他一直负责这项工作。近日,就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杨秀和副县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新农村建设最关键的是要有新的理念,新的举措。
杨秀和说,过来,芷江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发展思路上着力,营造了一种好的氛围。整个思路就是“一培、二增、三就、四改、五通”。一培就是培育新型农民,二增就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就就是解决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四改就是改水、改沟、改厕、改圈,五通就是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广播电视。推动的方法主要是以点为主、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县里确定了15个县级试点村、20个扶贫村、28个乡镇级试点村,这些试点、扶贫村占了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5,通过点带动影响全县所有行政村,全县上下形成了一种好的新农村建设的氛围。
二是从主导产业上着力,增强乡村经济发展后劲。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全县形成了基地农业,建立了水稻、蔬菜、烤烟、水果、畜禽五大产业生产基地;形成了加工农业,出现了芷江鸭、芷江米、红薯、芷江油等四个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加工规模正日益壮大,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品牌农业,绿壳鸡蛋、芷江甜茶、紫秋葡萄、舞水柑橘、明山竹笋等品牌产品,在省、市都很有名气,在历届省、市农博会上都很抢手;形成了休闲农业,蟒塘溪的农家乐、公坪的农家乐、芷江山塘水库垂钓,都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从改善基础设施上着力,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今年年底,将率先在全市全面完成县到乡公路改造,实现6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50%的行政村通客车。对县内大部分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解决了3万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3000多农户用上了沼气。
四是从典型示范上着力,培育了一批有影响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禾梨坳乡古冲村党支部书记龙四清当选十七大代表,她这个村已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正在争取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公坪镇顺溪铺村立足于区位优势,发展城郊工业和休闲农业,已成为全市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多次受到省委书记张春贤等领导同志的好评。
杨秀和说,芷江新农村建设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主要得益于理念新、举措新。下一阶段,我们更要牢固树立新的理念,拿出新的举措,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要解决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和“小富即安”的思想,要牢固树立新农村建设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意识,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新农村建设要打持久战的思想。
二是要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关键是探索出一种培训农民的新模式。现在培训农民大都是部门各自为政,只求数量,实际上作用不大。农民培训要由农民组织、农业协会来组织,这样才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是要在服务农民上下功夫。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为农服务新体系,当前,农业技术服务、动植物防疫服务、农产品营销网络服务、金融服务,是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的服务。
四是要在组织农民上下功夫。当前的任务是要在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个关键环节上探索新机制。解决好这个问题,农村经济才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土地流转单纯靠政府和单位推动,效果不会很好,而是要靠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来推动,像水稻协会、柑橘协会、蔬菜协会等,他们来推动才有生命力,因为他们有技术,有基础,有市场,有网络。
五是要在改变农村面貌上下功夫。尽管现在农村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的问题,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依然存在,还要进一步利用国家的政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