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侗族和谐文化暨新农村建设论坛在芷召开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4-08-06 11:41

 

 

 

      9月21日上午8时,全国侗族和谐文化暨新农村建设论坛在芷江东朝宾馆隆重召开,全国侗族文学学会会长吴宗源,副会长杨进铨、潘年英、黄钟警,顾问冼光位和来自北京、广西、贵州、湖南等地的专家学者43名到会。

    会议共收到论文36篇、书14部,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侗族和谐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广泛有益的探讨,其中,有对侗族和谐文化与文明进行历史溯源和梳理的,也有直接探讨侗族具体的和谐文化生活内容的,还有些研讨了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问题,有些对侗族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会议的论文准备充分,质量较高,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通过一天的研讨,大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一、论坛高度称赞芷江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打造和平名城,构建和谐芷江”的战略方针和目标,肯定了芷江近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认为芷江的城镇文化建设成就突出,在侗族地区具有示范意义,芷江民族文化建设的方向就是侗族文化建设的方向。

    二、论坛认真总结了侗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认为侗族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和谐的内涵,这是与侗族社会的基本结构紧密相关的。简单来讲,传统侗族社会的文明结构主要依赖于三块基石,即①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的款组织和社会联盟;②成熟的农业文明;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换句话说,在传统的侗族社会中,政治上实行原始的民主制度,经济上自给自足,文化上立足于农耕文明,这是侗族传统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侗族人民优秀的文化遗产,值得很好地继承。

    三、本次论坛特别安排了几个侗族县的领导干部对各县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代表们认为,侗族传统的和谐文化是侗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基础,但也要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并非尽善尽美,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一些代表对侗族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四、本次论坛还对中国侗族文学学会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学会一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和建议。

打印 来源: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