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大力为“绿色银行”储财蓄宝
近日,芷江侗族自治县林业部门传出喜人的数据:我县由于突出发展生态型林业,全面推进林种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今年全县完成以马尾松、桉树、杞木为主要树种的工业原料林4.5万亩。
芷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全省的重点林区县,也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商品县。我县委、县政府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突出发展生态林业,把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低产改造、培育大径材作为营林工作的重点,对疏残林地、灌木林地,在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采取补植、抚育以及人工封禁的办法,有效地促进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的增加;积极推广以煤、电、沼气代柴,保持全县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全县林木资源日益丰富。自2002年退耕还林在我县试点实施以来,为加强对全县退耕还林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县里成立了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同时,我县制订退耕还林实施方案,印制地形图和各种图、表、卡、书等资料近500万份。与此同时,县里召开退耕还林动员大会,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周密安排。各乡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等形式对群众进行了广泛宣传。在农户提交的退耕还林《申请书》的基础上,技术人员逐村逐小组逐地块深入现场,进行核实,登记和作业设计,在具体施工中对整地、栽植等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同时,各乡镇与各农户签订《退耕还林合同书》。此外,我县为了激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对纳入退耕还林的坡耕地造林,经林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由国家给予粮食和现金补助,其补助年限按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8年计算,当年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并进行了抚育的,每亩补助粮食300斤、现金20元。
截至2007年3月底,我县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7.3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75万亩,荒山造林9.6万亩。以马尾松、黑杨、桉树为主要树种的生态林面积有13.88万亩,占到总退耕还林面积的80%。以柑桔为主要树种的经济林面积有2.77万亩,占总面积的20%。
据推算,20年后, 13.88万亩的生态林可增加森林蓄积166万立方米,提供木材16.6万立方米,森林储备效益值6.6亿元;经济林2.77万亩,20年内可新增产值 8.3亿元。同时可获得国家粮食补助1.72亿斤,抚育现金补助1240万元,每年可解决近2万人的口粮问题,并拉动养殖、粮食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