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享受健康体检 足不出村能看病 就医难事不再难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4-08-06 11:36
8月29日,芷江侗族自治县竹坪铺乡五里牌村村民龙友杰来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感谢体检医生:“通过对症吃药,我肚子痛的毛病消失了,感谢您们和政府对我们农民的关心!”龙友杰7月中旬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费健康体检时,自诉有阵发性腹痛史,一直当成胃病治,吃了很多治胃痛的药没有见效。后经B超仔细检查,确诊他患的不是胃病,而是肾结石。他根据医嘱,就在村卫生室就医,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现已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按政策比例报销了医疗费。这是该县关注民生,提高农民健康素质,20多万农民将享受免费健康体检,率先在全省开创了把52所距乡镇卫生院远的村级卫生室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门诊的其中一例。
该县35.6万人口中88%为农村人口,长期以来“患个小感冒,花去半亩稻”,“发家致富十年,大病一日回从前”是芷江乃至全国农民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无奈和叹息,也是芷江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致力解决的矛盾。2004年9月,芷江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至此,芷江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找到了突破口。为把最大的实惠和最大的方便给予农民群众,芷江创新补偿模式,实行 “大病统筹,兼顾门诊”、“自主择院,双向转诊”、“两个窗口,即审即兑”、“特病特补,公平受益”为补偿模式。据统计,2005年,全县累计受益146691人次,占总参合人数的66%,补偿金额415.6万元,平均每人次住院补偿283元。农民群众患病的住院率、就医率从原来的56%、71%分别上升至83%、89%。2006年缴费进度明显加快,参合人数22.4万人,参合率达72.2%。但是家住边远山寨的贫困农民,因路途开支太大,还是处于 “小病拖,大病挺,自己身体健康不知道”的现状。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在今年开展的“农民健康行”活动中,芷江把农民健康作为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大事来抓,作为关注民生、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的实事来抓,决定从2006年开始,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利用三年时间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22.4万农民免费进行健康体检, 2006年要完成7万农民的免费健康体检。为保证体检质量,体检工作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这项工作从今年7月份启动以来,通过免费健康体检,达到无病早防,小病早发现,大病早治疗的目的。同时,为了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健康进家庭”,该县制定了《农村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实施办法》,在全省开创了把村级卫生室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门诊的先例,确定了52所距乡镇卫生院较远,诊疗条件好,农民群众信誉度较高的村卫生室作为定点门诊,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农民群众。并在芷江、土桥等乡镇进行社区(村级)卫生服务试点,并对农村户口中持有五保户供养证者,或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成员因患大病、个人承担的住院医疗费用在一定数额以上的,由患者提出申请、提供住院医疗费用收据等有关材料,经村委会评定、张榜公布,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县民政局复查审定后,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救助,全县共安排了农村医疗救助金15万元。对在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以后,农村五保户、农村特困救助对象没有能力缴纳合作医疗个人应该缴纳资金的, 该县还将在医疗救助基金中给予全部或部分代缴,使其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待遇。
截至目前,该县已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10000余农民免费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在体检的农民中,共检出患有各种疾病者4387人,占参检人数的44%。根据体症和临床表现对其中259人进行胸片检查,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有77人。
该县35.6万人口中88%为农村人口,长期以来“患个小感冒,花去半亩稻”,“发家致富十年,大病一日回从前”是芷江乃至全国农民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无奈和叹息,也是芷江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致力解决的矛盾。2004年9月,芷江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至此,芷江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找到了突破口。为把最大的实惠和最大的方便给予农民群众,芷江创新补偿模式,实行 “大病统筹,兼顾门诊”、“自主择院,双向转诊”、“两个窗口,即审即兑”、“特病特补,公平受益”为补偿模式。据统计,2005年,全县累计受益146691人次,占总参合人数的66%,补偿金额415.6万元,平均每人次住院补偿283元。农民群众患病的住院率、就医率从原来的56%、71%分别上升至83%、89%。2006年缴费进度明显加快,参合人数22.4万人,参合率达72.2%。但是家住边远山寨的贫困农民,因路途开支太大,还是处于 “小病拖,大病挺,自己身体健康不知道”的现状。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在今年开展的“农民健康行”活动中,芷江把农民健康作为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大事来抓,作为关注民生、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的实事来抓,决定从2006年开始,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利用三年时间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22.4万农民免费进行健康体检, 2006年要完成7万农民的免费健康体检。为保证体检质量,体检工作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这项工作从今年7月份启动以来,通过免费健康体检,达到无病早防,小病早发现,大病早治疗的目的。同时,为了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健康进家庭”,该县制定了《农村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实施办法》,在全省开创了把村级卫生室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门诊的先例,确定了52所距乡镇卫生院较远,诊疗条件好,农民群众信誉度较高的村卫生室作为定点门诊,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农民群众。并在芷江、土桥等乡镇进行社区(村级)卫生服务试点,并对农村户口中持有五保户供养证者,或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成员因患大病、个人承担的住院医疗费用在一定数额以上的,由患者提出申请、提供住院医疗费用收据等有关材料,经村委会评定、张榜公布,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县民政局复查审定后,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救助,全县共安排了农村医疗救助金15万元。对在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以后,农村五保户、农村特困救助对象没有能力缴纳合作医疗个人应该缴纳资金的, 该县还将在医疗救助基金中给予全部或部分代缴,使其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待遇。
截至目前,该县已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10000余农民免费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在体检的农民中,共检出患有各种疾病者4387人,占参检人数的44%。根据体症和临床表现对其中259人进行胸片检查,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有77人。
打印
来源: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