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农业产业化让农民钱袋鼓起来
“ 以前,家里的水蜜桃施肥、杀虫、销售全是自己操心,加入合作社后,统一买化肥、搞技术指导,价格和销路还不愁,可以当甩手掌柜。今年轻轻松松就赚5万多块!明年,我打算将种植规模扩大1 倍。” 8月20日,在芷江侗族自治县艾头坪乡塘家桥村,村民王云堂乐呵呵地向笔者说起。
近年来,芷江立足资源优势,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财政、信贷、税收、土地等政策、融资方面扶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基地为基础,以合作社为桥梁,创新经营模式,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为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仅芷江鸭、优质米、木材加工就实现产值6. 2 8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全省高出0.3 个百分点。
我县大力扶持培育唐人神、和翔鸭业、凯丰米业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产业化不断推进。建立起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中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形成了粮食、水果、畜禽、蔬菜、烤烟五大支柱产业基地。同时,积极引导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建设跨区域的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及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带,以木材、粮油、蔬菜、生猪、家禽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得以逐步形成。县里采取“企业+基地+ 农户” 、“ 企业+ 合作社+ 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共闯市场。全县的龙头企业大多以订单生产、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带动1 2 万余户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基地生产,年增收1亿多元。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依法流转土地1 7 .5 万亩,有专业合作社有9 4 家,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9 1家,年销售收入200 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1 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 家,省级驰名商标2 个,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