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平对接世界——写在第四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前夕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4-08-06 11:46

 

一座因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千年古城;
一座因侗民族人民生于斯长于斯而生生不息的神秘边城;
一座因中国抗战胜利受降而名震天下的英雄之城;
一座因成功转化抗战文化而不断长成的世界和平城。

    铭刻战争与苦难,祈祷世界永远和平。中国·湖南·芷江,昔日默默挖掘抗战文化资源,今天旗帜鲜明地高扬世界和平城大旗,以和平的名义,主动对接世界,让世人为之惊叹她的持久坚守,赞叹她的磅礴气概……

受降圣地架构世界桥梁

    卢沟八年烽火,芷江一纸降书。抗战后期,歇斯底里的侵华日军在此垂死挣扎;芷江成为苦难之城;1945年8月 “芷江胜利受降”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华民族反法西斯的全面胜利,芷江成为英雄之城。

    血字型“受降纪念坊”是华夏大地唯一纪念二战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被誉为中国的“凯旋门”,与世界其他五座凯旋门齐名;陈纳德将军指挥的“飞虎队”曾在此创下抗击法西斯的辉煌战绩;盟军远东第二大机场芷江机场、盟军指挥搭、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等战时遗迹还保存完好。它们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历史见证,也是芷江高举和平大旗的底气之所在。

    2001年,芷江将抗战文化进一步提炼和升华,提出了“打造‘和平文化’品牌,建设‘世界和平城’”的大胆构想。并以世界性眼光,提出举办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搭建芷江、怀化、甚至湖南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2003年,首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盛大开幕;2005年、2007年,第二、第三届和平文化节承源续盛,和平文化大放异彩。众多国家的政要名人、和平人士纷纷前来参会。芷江与诺曼底格朗康迈西市两个胜利之城结成友好城市,芷江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与法国汉斯市二战纪念馆结为友好纪念馆。

    适值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日胜利六十五周年之际,湖南省把即将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节作为重要的纪念活动,而此届节会定位于“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祖国统一,推动中美关系和海峡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芷江矢志架构起一座湖南、甚至中国与世界加深民间交流的桥梁和平台。

    和平园、和平村、和平湖、和平广场、陈纳德与飞虎队纪念馆等标志性景观让芷江这座县城初具世界和平城风采;而和平饭店,和平鸭业、和平酒业等诸多“和”姓品牌,见证了老百姓对和谐的喜爱,对和平的珍惜。芷江这座小城的山山水水充满了灵性和灵魂。

“和”风飞扬发展帆

    “打和平文化的国际牌,就是融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文化,通过举办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打造文化强县,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县委书记彭良棠说。

    弘扬和平文化,建好世界和平城。我县完善县城总体规划等城市建设规划,改造320国道城区段的道路及人行道、老和平路、舞水大桥等;建设防洪堤、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精品、亮点和特色建筑,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如今,芷江县城市发展采取“拓西南、控东北”的战略,形成“一城两片、一江一场一园四中心”格局,“五纵四横”道路骨架和各项配套功能的日益完善,使得世界和平名城的雏形呼之欲出。

    扬和平大旗,主打和平旅游。我县围绕“世界和平城”这一目标,确立了“和平名城、宗教文化、侗乡风情、生态休闲”的旅游发展主题,把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产业,编制旅游总体规划,加速景点景区建设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旅游线路以及线路沿线周边环境。成立和平旅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拓展和平旅游产业链条。

    目前,飞虎队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飞虎队援华抗战史绩的纪念馆,中国内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鬼斧神工,龙津风雨桥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万和楼群成为中国最大的侗族标志性建筑鼓楼群,景色优美的罗旧花山寨丹霞地貌、杨溪云树、蟒塘溪电站旅游度假区令人陶醉,纪念抗战胜利的唯一标志性建筑受降纪念坊免费开放后,不断刷新参观人数。

    2009年,芷江旅游观光人数达150万人,行业总收入1.9亿元,近年旅游人次和收入均以40%的速度递增。和平文化旅游成为芷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推动力。

    “芷江是抗日受降名城,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投资芷江一定不会错。”投资兴建湖南和平酒业有限公司的吴厂长兴奋地说,“我们贵州青酒集团真是冲着这一点来投资的”。唐人神集团、湘大骆驼饲料公司、和平酒业公司等越来越多的规模企业也纷纷进驻芷江。

    “和”结天下缘。该县发挥“国际和平文化节”的平台和桥梁作用,确立“诚信为本”的“亲商、安商、富商”理念,创新招商引资的工作思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使芷江不断成为外来客商投资创业洼地。近几年来,该县共实施项目200多个,到位资金近12亿元。

    乘和平之风,扬发展大帆。“和平文化”助推芷江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2003年以来,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始终保持在10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经济保持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和平名城构建宜居乐土

    “一片翠云矗岸稀,八百舞水树依;野渡三千累尊首,五岳三界誉奇。”曾住芷江的民国总理熊希龄为此感慨不已。

    我县按照主打和平文化品牌的构想,在打造世界和平名城的总框架内,努力将芷江建成山清水秀的宜居新城。

    力推进“碧水工程”。投资8000余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现在进入试运行阶段,日处理污水1万吨。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第二期工程已经完工,日处理垃圾近120吨。同时,对舞水河芷江段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如今,“舞水湾湾漾碧波,群山冉冉映青螺……”舞水河如一条玉带,镶嵌在芷江大地。

    “我们发出‘创生态县、建和平城、做文明人’的倡议,一大批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小区、绿色广场破茧而出,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县长吴飙告诉我们。

    按照“路堤结合、景堤结合”要求,突出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将怀芷舞水生态长廊打造成生态风光带及旅游休闲带。开展怀芷舞水生态长廊沿岸农村集镇村建设。目前该县有4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3个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今年公坪镇还被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三边”绿化的实施,全县森林覆盖率更是达68%。2008年,该县顺利通过全国生态示范县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示范县。

    一幢幢新颖别致的楼房崛起于蓝天白云下,一座座恬静悠然的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乡村公路通延八方,农舍窗明几净,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沼气池……

    深入实施以‘一培’、‘二增’、‘三就’、‘四改’、‘五通’为重点的‘12345’工程,我县以15个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8个乡镇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及怀芷舞水生态长廊特色小院落的建设为龙头,有重点、有层次、分梯队推进,形成了点面结合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格局。

    “满目黛舍拥碧水、一路红顶绕青山”。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纵深开展,我县以院落整治和生态示范院落建设为突破口,实施“五清五改五建五上”工程,开展文明户评比活动。“脏、乱、差”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花园式学校、公寓式“五保之家”、精美别致的民宅、绿树成荫的水泥村道,把村庄装点得焕然一新。

    今日名城春满园。芷江是先后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卫生文明县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县、湖南省旅游十佳县等荣誉称号。

    明日名城更辉煌。随着第四届“国际和平文化节”的即将举行,芷江正以更加开放、更加磅礴大气的“世界和平城”的崭新姿态走出湖南,对接世界。

打印 来源: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