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用爱织“网”,亲子视频室“童”享亲情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6-04-15 08:59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4月14日,七年级的李金达同学在微信视频中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见”了一面,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近日,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罗卜田中学设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亲子视频室”,利用微信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零距离”接触,再次享受了盼望已久的浓浓亲情。

该校共有学生217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35人,占了一半多。他们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孩子离家在学校寄宿,年龄都比较小,学习怎么样,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家长也都很关心。

为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促进孩子健康成长,4月初,学校开始常试组建“关爱留守儿童亲子视频室”,专门腾出一间屋子,配备上电脑、摄像头和耳麦,派专人收集整理留守儿童家长联系方式,在微信平台上建立家长交流群,利用中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轮流安排这些孩子们与父母“见面”。他们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看见日思夜想的爸爸妈妈,可以把心里话“当面”说给爸爸妈妈听,孩子们那种激动比在竞赛中获得第一名还要更胜三分。在视频室里,老师们也经常会在微信群里和家长说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精选一些学生学习、活动、吃饭的照片发出来,家长看到后,感觉很亲切。有家长说半年多没看到孩子了,望眼欲穿,非常想念,能看看孩子的笑,和他们说说话,睡觉都更香甜,再苦再累也觉得很值得,特别感谢学校为孩子们所做的这一切。截至4月14日,已有12名留守儿童面对面与父母沟通,如今这里已成为校园里最令这些孩子们恋恋不舍的地方。

据悉:芷江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贫困县,外出务工人口较多,现有留守儿童12000余人占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为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芷江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教职员工和退休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当代理家长,利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契机,不断完善网络设备设施,通过开设亲情专用电话,组建亲子视频聊天室等方式,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通话。部分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尽力消除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可能产生的自卑感和孤独感,相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这种爱的传递途径会越来越多,这种距离会越来越近。心中存关爱,天涯若比邻,时时能联系,处处可沟通,再远也能彼此“触摸”、感受到亲情的温度,让留守儿童的心不再“留守”。

打印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