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满怀信心迎好日子
2020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156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3.2%,较上年的1981万元减支417万元,下降21%。
遵循制度,扎紧公务支出制度笼子。
严格执行《关于落实“过紧日子”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经费支出管理的四十条措施》,进一步严肃“三公”经费等开支要求。出台《芷江县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通知》等公务支出管理办法,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
精细管理,从预算到决算全过程把关。
强化预算编制,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严格执行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政策,严控 “三公”经费预算,原则上当年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总预算数和各分项预算数均不得突破上年预算规模。县级各部门“三公”经费应在年初预算基础上按不低于15%比例压减。
严格预算执行,加强“三公”经费审核。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及财政部门批复的“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准确归集反映部门“三公”经费支出,不得擅自调整支出项目,年度预算执行中一律不得追加“三公”经费预算。对无预算或超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开支和计划外发生的费用,原则上不予核销。“三公”经费结余资金一律不办理结转。
据实编制决算,按时反映支出情况。为真实反映“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决算报表中“三公”经费相关数据的填报要求账表一致、账实一致。
通报预警,筑牢预算执行中的监控防线。
按照规范的“三公”经费填报范围和口径,县财政局根据报送情况,对同比增幅较大的部门进行预警,适时通报“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及时纠正“三公”经费支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公开透明,用信息公开形成倒逼机制。
积极打造“阳光财政”,除涉密信息外,部门预决算全面向社会公开,全部县级单位(涉密单位除外),通过政府网向社会公开预决算,使得“三公”经费的使用广泛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给各部门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也形成了倒逼机制,迫使各部门和单位更加规范公务支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