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山乡建立接边地区协同机制共推边界发展稳定纪实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4-11-26 09:39

   11月24日,我县板山乡与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签订省际边际联防联治协议书。

  板山乡地处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边陲,距县城54公里,位于湘黔两省三县七乡镇交际地带,东与本县碧涌镇接壤,南与大垅乡相连,西与贵州省天柱县兰田镇、瓮洞镇交界,北与新晃县米贝乡、碧朗乡及本县罗岩乡毗邻,是全县跨越省界线最长的乡镇,也是怀化辐射黔东南的桥头堡和西大门。接边地区涉及全乡6个行政村人口5000余人。近年来,该乡结合乡情特点,与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新晃县米贝乡通力协作,切实开展省际、县际联防联治工作,妥善化解边界矛盾纠纷,精心编织边界治安防控网络,加强接边地区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有效维护了接边地区的和谐稳定。

  建立边界协同机制,维护接边地区长治久安

  多年来,板山乡与贵州天柱县瓮洞镇、新晃县米贝乡和碧朗乡接边地区积极做好接边联防工作,积极排查纠纷隐患,主动密切联系,及时调处,不断创新佳绩。一些接边地区山林土地界限没有勘定,权属问题没有划分,积久成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基层组织相对薄弱,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宗族意识浓厚,常因琐事,不甘示弱,导致纠纷时有发生,甚至引发跨省群体性事件。为破解这些难题,我乡把接边地区的和谐稳定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以联防联治为中心,主动加强与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新晃县米贝乡的交流沟通,共商治安联防和维护社会稳定大计,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2014年,贵州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接边地区管理上的“空档”,流窜作案,开场子打“盒盒”,聚众赌博,扰乱治安。板山乡主动与贵州省瓮洞镇政府联系,主动出击,成功围堵驱赶聚众赌博3次,收缴赌资3万余元。

  推进“六联防三带动”,构筑牢固边界稳定防线

  “现在这条从板山流下来的溪水是越来越干净了,也能看见小鱼在水里游了。”邻边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上柳村村民肖德贵指着肖家溪如是说。

  肖家溪发源于板山乡大山水库,在板山境内称为板山溪。流经板山乡大山村、客仁棚村、新屋村、桃子楼村,在桃子楼村跳马崖处出境到贵州省,最后汇入清水河。自从2012年起,板山乡与贵州省瓮洞镇启动接边地区联防联治协同机制和环境治理联防联控后,这条溪流就清澈见底,鱼儿欢跳了。

  同时为了构筑牢固的边界稳定防线,板山乡启动了“六联防三带动”工作(即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联防、交通安全联防、计划生育联防、护林防火联防、动物防疫联防、防汛抗旱联防和文化交流带动、安全稳定带动、民族团结带动)。从2012年起,经过板山乡、新晃县米贝乡和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三乡镇党委、政府的协商,达成了在“治安、交安、计生、防火、动防、防汛抗旱”等方面的联防共识,2年来三乡镇共召开联防会议7次,组织森林防火队在边界扑火14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20多次,查处违章车辆100多辆次,处理治安案件8起,查处计生违法案件16件,联合开展动物防疫活动3次,成功的控制了猪瘟、牛口蹄疫、羊水痘病等疫病疫情。开展防汛抗旱联防3次,综合利用水资源两处。

  位于板山乡苗田村和贵州省瓮洞镇新化村交界地的高坡水库一直承担着两村400余亩水田的防汛抗旱功能。高坡水库坐落在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新化村,权属为贵州省的。但一直为我乡苗田村管理使用着。为了争水抗旱,两地村民时常发生矛盾纠纷,甚至出现械斗。去年以来,为了很好的利用水库防汛抗旱,我乡与贵州省瓮洞镇开展防汛抗旱联防联动活动,很好的解决了两地村民为争水抗旱产生的矛盾纠纷,维护了边界稳定,促进边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加强矛盾纠纷联调,实现跨界问题协同联处

  “自从建立联防联动机制以来,解决林业纠纷就轻松多了,像我们与贵州的林业部门在一起处理林地纠纷时,大家都摒弃地方主义,互凉互让,纠纷很快就解决了。”乡林业站工作人员杨全刚如是说。

  板山乡在处理接边地区发生矛盾纠纷时,严格按要求坚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诚信和善、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及时果断、睦邻友好、共谋发展”的工作原则,按照“多一点大局观念,少一点地方主义,多一点主动自觉,少一点观望等待,多一点理解支持,少一点埋怨责备,多解决实际问题,少一点推诿扯皮”的工作思路,强化思想,教育、积极协调沟通,保持边界稳定。同时我乡与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新晃县米贝乡和碧朗乡以及本县大垅乡、罗岩乡、碧涌镇之间建立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济。对涉界土地、山林、坟山等纠纷,实行首问负责制,由牵头乡镇、村按问题的规模、层次,召集有关协同单位共同化解。从2010年以来,共调处土地纠纷5起,山林纠纷3起,坟山纠纷3起。

  2011年,板山乡桃子楼村纳入武陵山片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村项目,给桃子楼村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给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2014年市委驻桃子楼村扶贫工作队筹措扶贫资金83万元维修硬化桃子楼村左坳坡、桐木冲以及大界3个组的组级公路,但由于桃子楼村大界组与贵州省瓮洞镇上柳村和芷江县大垅乡白岩洞村接壤,各自地界犬牙交错,维修扩宽公路占用了本县大垅乡白岩洞村和贵州省瓮洞镇上柳村的一部分山地,出现了阻工现象,乡党委、政府及时与本县大垅乡政府和贵州省瓮洞镇政府联系,启动跨界纠纷协调联动机制,邀约两地政府调解人员和当地村组人员到纠纷现场进行调解,同时积极争取两地村民理解和支持板山乡桃子楼的建设,成功调解这一跨界土地纠纷

  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升接边地区群众素质

  由于板山乡与贵州省瓮洞镇、新晃县米贝乡和碧朗乡都属于少数民族乡镇,都以侗族和苗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普法工作不到位,存在“死角”,因而一些群众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对此,我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接边地区群众的法制观念。乡党委、政府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力倡导互敬互爱、互谅互让的精神,教育群众凡事以边界地区团结稳定的大局为重,严格依照法制法规办事,遇事要本着尊重历史、正视现实、面向未来,平等协商,互利互惠、互谅互让的原则妥善处理,不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有可能激化矛盾的事。在农村中大力普及文化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移风易俗,努力提高群众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淡化宗族、迷信等消极意识观念。

  开展交流联谊活动,共创边界和谐稳定大局

  努力促进边界群众经济、婚姻、文化以及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交流。互通有无,互相依赖,增强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加强友好相处的感情。每年乘大节日或庆典活动,双边互相致函邀请,组团互访,建立了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友好关系。

  2014年7月1日,板山乡成功地举办了以唱支侗歌给党听为主题的首届芷江•板山侗乡歌会,以此庆祝党的93岁生日。邀约接边地区四邻八乡的阿哥阿妹、阿公阿婆2000余人共举这一盛会。共颂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其乐融融的生活。本届歌会成功地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边界和谐稳定。

打印 来源: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