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2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自查报告
2022年,我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年度教育目标任务。对照《中共怀化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2年度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的通知》(怀教小组发〔2022〕8号)要求,对标逐项开展自查自评,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教育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2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1所,独立初中13所,一贯制学校9所,完全小学2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乡村小规模学校85所),幼儿园56所,公办学校在岗教师3205人,在校学生、幼儿53216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部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秘书组,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秘书组组长,设秘书组副组长1名,协助组长工作;县教育局设秘书组秘书室,秘书室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3人,由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经费。同时各乡镇均成立了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职副书记任组长,政府副职任副组长,切实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今年以来,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开展工作,专题研究中小学生防溺水、疫情防控、教师节表彰、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双减等各项教育领域重点工作,积极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教育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夯实县委、县政府定期议教制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县委书记先后于4月15日、8月30日、9月21日三次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重点研究真抓实干、校车管理、新教育实验行动、师德师风建设、“双减”等教育重点工作,审议通过《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教育实验行动工作方案》《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规划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实施意见》《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规划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实施细则》等文件。县人民政府分别于4月2日、4月13日、5月31日、9月6日先后4次专题研究教育工作,重点研究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校园安全、“双减”、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教师节表彰等工作,会议议定事项均得到落实。
3.建立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县委办、县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印发2022年度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分工和调整县级领导、县直单位联乡包村及联系企业、学校情况的通知》,明确要求落实县级领导、县直单位联系帮扶学校制度,每年现场办公至少2次,实施服务学校“三个一”工程(每年为学校引进一个项目、解决一个困难、配备一套设备)。2022年,县委、县政府党政班子成员积极深入教育一线调研78余人次,解决了芷师中学教学综合楼建设、四中教学楼建设及学生宿舍维修、土桥小学运动场及附属设施建设、晓坪学校教学楼及学生宿舍楼维修等学校发展难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城乡学校为师生上思政课17节。
4.落实述职必述教育制度。县委书记梁志平、县长梁元和在2021年个人述职述德述廉报告均对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述职。2022年个人述职尚未开展,但均已将教育履职情况写入个人述职报告中。
5.符合条件的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2022年,全县52所公办学校(含幼儿园)全面落实党组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行支部书记、校长一肩挑。
6.积极成立县级党委教育工委。根据《关于同意成立中共芷江侗族自治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批复》(芷委〔2022〕7号),成立了县委教育工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
7.开展党的教育方针的学习宣传工作。县教育局党委每次召开扩大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就是党的教育方针学习,县教育局机关党支部每月开展一次党的教育方针主题集中学习,县教育微信公众号“芷教有你”全面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各学校、幼儿园严格按照县教育局工作部署,积极利用校务会、全体教师例会、主题学习等形式开展党的教育方针学习。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2022年,全县所有中小学均配齐了思政课教师,确保思政课的正常开展。组织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教育。2022年我县在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八年级,高中一年级,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教育活动,兼职教研员蒲小华老师在初中组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教育示范直播课,全县初中八年级学生同步收看。各学校利用班会、社团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教育活动。二是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县委印发了《关于开展“五育并举,五得齐抓”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芷发电〔2021〕2号),各中小学均开足开好了德育课,县教育局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加强德育工作实施方案》,12月份对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评估考核。三是扎实开展体育、艺术工作。各中小学均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2021年3月,县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严格落实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2022年,全县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率、上报率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59.93%。严格落实预防近视措施,学生总体近视率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为进一步提高对体育、艺术工作的重视,印发《芷江侗族自治县2022年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将体育、艺术工作纳入了考核评价体系。四是有效落实《怀化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十条措施》。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开展了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评定工作,经过专家评审和局党委研究,评选出楠木坪中学等8所学校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冠乐贝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8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所有中小学按要求开设了劳动教育课;所有中小学每学期开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3次以上。
2.深入推进“五项管理”。县教育局多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中小学校长、责任区督学工作会议,部署开展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相关工作。责任督学结合挂牌督导工作,每月到中小学校开展“五项管理”督导,并督促中小学校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按时报送“五项管理”的执行、督导、整改情况。制定了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制度,并扎实开展工作。
(三)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1.落实教育投入。一是确保完成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2022年11月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62059万元,年底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71600万元。按预计数测算,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比上年增加919万元,增长1.3%;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支出比例比上年增长,确保幼儿园、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在校生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2021年超出省平均近6个百分点。二是及时足额拨付生均公用经费。2022年按照幼儿园500元/年.人、小学650元/年.人、初中850元/年.人、高中1000元/年.人标准拨付公用经费;在此基础上,寄宿生年生均3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不足100人的规模小学校按100人补助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年生均6000元标准补助。2022年安排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389万元、义务教育3265万元、高中442万元。三是及时拨付上级专项资金。2022年,已收到专项资金14109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资金14109万元。按程序拨付至各学校,全部用于教育支出。
2.严格落实教育收费联席会议。2022年由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教育、发改等部门对培训机构及中小学收费进行了收费专项检查,同时,按照省市文件对以信息化为名的教育乱收费进行专项检查,截至目前,我县均未出现教育乱收费现象。
3.严格落实《怀化市尊师重教十条措施》。(1)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抓落实。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芷江侗族自治县贯彻落实<怀化市尊师重教十条措施〉部门责任清单》,结合我县实际将十条措施职责明确到相关县直单位,并要求各单位结合工作职责和实际制定具体落实举措,大力弘扬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关心爱护人民教师的良好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2)强化措施,对照标准抓落实。一是将教师年终绩效奖按不低于公务员标准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从2022年7月开始,教师基础绩效奖实现按月纳入工资中发放。二是公办学校教职工免费体检经费纳入工会经费预算,所需资金由县财政足额保障到位,全县各学校积极组织教师体检,确保教师身心健康安全。三是2022年9月,县级层面组织形式多样的“尊师重教”活动,教师节期间表彰“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共133人,表彰“尊师重教先进单位”10个、“尊师重教工作先进个人”4人;各乡镇、各学校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营造起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四是中石化、中石油芷江分公司积极组织开展“尊师重教、礼遇有待”加油享优惠活动,为教职员工办理汽油直降0.3元的优惠折扣100余人次。五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救职工管理的意见》,明确教师交流的标准和程序,开通外县教师引进绿色通道,共有25名县外教师调入芷江,县域内交流教师108人,有效缓解教师两地分居问题。同时,团县委等相关部门积极组织“芷因有爱·缘来是你”青年联谊活动,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婚恋问题。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县现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3010名,其中中小学编制2689名,非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321名,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近年来,我县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教师学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招聘把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招聘的必备条件,同时鼓励教师在职学历提升,并将专任教师学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的加分条件,有力推进中小学专任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升。2022年秋季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学历占比81.41%,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2022年全县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之比为1:1.03,达到均衡比值。积极开展教师培训,2022年安排各级各类教师培训21项,完成21项,培训人数达7300余人次。加强教师培训经费保障,2022年初预算按工资总额的1.5%安排了教育系统职工培训费328万元,用于县级教师培训和开展校本培训等,学校在公用经费总额中安排5%的教师培训费,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积极开展普通话培训,结合省普通话测试的安排,组织全县学前教育阶段教师普通话培训。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考核方案》《芷江侗族自治县教育系统以邓长佳案为镜鉴以案促改工作方案》《关于开展 “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实施细则》《芷江侗族自治县教育系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工作“回头看”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二是结合张致才、杨远辉、尹安伟、邓长佳和怀化市教育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在全县广泛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树牢师德师风底线。三是结合清廉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廉政档案、师德师风承诺书、师德师风问题清单、师德师风问题整改清单等师德档案。四是公布投诉举报电话0745-6820923。
3.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轮岗交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就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做出明确要求;2022年交流轮岗校长10人、教师108人,分别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人数的58.82%、27.48%,其中交流轮岗骨干教师26人,占交流总人数的22.00%。
(五)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1.加强学校(幼儿园)学位建设和硬件建设。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建设。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都满足了学位要求。目前,公办幼儿园占比达58.36%,超过了8.36个百分点。
2.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2022年安排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358万元,用于我县省级寄宿制学校建设,即四中教学楼建设及学生宿舍维修、土桥小学运动场及附属设施建设、晓坪学校教学楼及学生宿舍楼维修。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学校补齐办学短板、完善配套设施、办学条件全面达标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完成了5所小规模学校的优化提质工作,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湖南省“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2)年》文件要求,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我县教育局制定了新型农村网络联校建设实施方案。每所学校(含教学点)每间在用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摄像头及无线话筒,所有学校上行网络带宽达到200M以上,实现了网络联校全覆盖,促进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4.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芷发〔2021〕10号),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分年度的《芷江侗族自治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方案》和《芷江侗族自治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2022年2月,印发《芷江侗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等三个方案的通知(芷政教督〔2022〕4号),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幼儿园办园水平、高中阶段学校督导评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薄改”计划。2022年安排专项资金1044万元,用于支持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芷师中学教学综合楼建设,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等,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整体改善和办学质量持续提升。2022年全县超过2000人学校3所,比上年下降25%;生均教学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到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标准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上年度分别增加12.05%、12.65%。
5.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从2020年起,我县已经全面完成高中学校大班额化解工作,实现了大班额清零。2022年,我县3所普通高中班额均控制在55人以内,无反弹现象。义务教育学校2018年已消除大班额,坚持严格控制,无反弹现象。实施标准化中职学校建设工程,增加优质中职学位供给。
6.推进标准化中职学校建设。一是落实中职免学费财政补助政策,2022年安排中职免学费资金1514万元,提高中职学校运转水平。二是支持中职改善办学条件。2022年安排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中央专项资金575万元,年初预算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69万元、按教育附加30%安排职业教育经费376万元,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辖区内职业教育学位满足实际的需要,公办县职业中专学校达到省“双优”建设A类标准。2022年全县中职学校招生人数为2425人,比2021年中职招生人数2181人增加了244人。2022年县域内初中毕业3795人,职高招生2425人,普高招生1677人,职普招生比为1.45:1。
7.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我县无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1.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一是建立健全机制。2021年,我县被确定为全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县,出台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五育并举,五得齐抓”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芷江侗族自治县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县教育局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等三个方案的通知、《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案》《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方案》《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施方案》《芷江侗族自治县教师评价改革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改革方案。二是认真开展规章制度和文件清理。县委高度重视规章制度和文件清理工作,由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县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主动对现行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文件按要求进行清理,各单位经过认真排查清理,没有列入《总体规划》负面清单、与《总体方案》规定相抵触或相冲突、与《总体方案》主要原则和精神不符的规章制度和文件。三是全力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教育局制定《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全县没有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没有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没有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没有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名校”录取率等现象。
2.加强中小学招生入学管理。为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出台了《芷江县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2022年全县中等职业学校阳光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义务教育学校严格遵守免试入学规定,在规定的区域内实行同步招生;公办民办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均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按照平等对待、公平发展、互不享有招生特权的要求,实行同步招生,阳光招生,各学校均没有发生违规招生现象。
(七)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一是精心出台方案。2021年10月,在全市率先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芷办发电〔2021〕60号)、《芷江侗族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的通知(芷办发电〔2021〕61号)。二是配齐配强教育督导队伍。县教育局设立总督学、副总督学,总督学进入教育局党委班子,设立教育督导室,有专职工作人员3名,负责具体工作落实。5个督学责任区有专职督学13名,兼职督学26名,学校督导室主任78名。三是加强督学责任区经费保障。2022年,县财政局预算教育督导、督学责任区工作经费40万元,全额用于督导工作开支。乡镇人民政府在办公用房、设备等方面,为教育督导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教育督导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四是切实履行教育督导职责。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考核结果作为该单位年度重点绩效考核和党政主要领导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2023年1月,将对30个县直有关部门、18个乡镇开展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考核。教育督导室依法独立行使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督导结果与学校绩效考核、校长绩效考核挂钩,今年9月份开展幼儿园办园水平督导评估, 12月份开展中小学重点工作绩效评估,促进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2.扎实开展“双减”工作。2022年10月,县委编办下发《关于核增县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股人员编制的通知》(芷编办〔2022〕11号)文件,成立独立的校外培训监管机构,并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县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年调度“双减”工作4次。培管股就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落实到位,全年联合相关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共开展了9次集中整治,组织16个部门每月1次联合整治,全县原有52所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停办、营改非、转型、注销、取缔等形式,现只剩学科类培训机构2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26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量为90%,取缔黑机构17家。我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工作得到市局的认可,同时也得到社会比较高的评价,所有工作均无被上级部门通报批评。2022年8月,我县下发《芷江侗族自治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不断规范课后服务的管理,我县课后服务没有被举报投诉。
(八)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1.加强控辍保学和送教上门工作。2022年,全县有“五类”学生4862人,已全部入学,没有失学或辍学学生。县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实施送教上门活动,2022年上学期,送教上门106人,2022年下学期送教上门100人,达到每月送教2次的要求,每次送教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质量较高。
2.及时足额发放学生资助资金。目前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学生资助已全覆盖,根据教育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制度,年初预算足额配套学生资助资金240万元,切实履行教育投入责任。更好地落实了学生资助政策,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2022年,我县严格落实国家助学资助政策,履行政府助学职能,全面推进社会资助,确保资助全覆盖,并在规定时间前将资金发放到指定账户。2022全年共发放各类助学资金3317.29万元,40770人次学生受益。其中:幼儿入园补贴2800人次14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困难生活补助13040人次539.81875万元;高中国家助学金2536人次257.75万元,高中免学费1153人次92.24万元,高中免教材费1153人次28.61万元;中职免学费12854人次1542.44万元,中职助学金7164人次714.64万元。
(九)维护教育安全稳定
1.加强校园安防“三项建设”建设。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了专职保安配备达到100%,封闭化管理达到100%,一键式报警器和视频监控达标率达到100%并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
2.加强学校实验室危化品处理。根据市教育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县教育局制定了《芷江县教育系统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各学校也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对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进行了自查自纠。严格要求各学校设立废弃物储存室,购置储存桶,贴上相应废弃物标签,建立废弃物产生及储存台账。与湖南瀚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危险废物接纳意向协议,由公司定期派专人处理。
3.扎实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护苗行动”。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护苗行动”,先后于4月19日至24日、11月8日至16日两次对学校(幼儿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护苗”行动暨食堂管理、营改等工作督查,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对食品安全重点场所华兴油业有限公司、凯丰米业有限公司、怀化金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怀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芷江分公司进行了暗访,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做到立行立改,问题“清零”。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园)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中小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有专人管理食堂及食品安全,食品原料索证索票、查验登记、领导陪餐、食品留样等日常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由于措施得力,我县学校、幼儿园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在省市检查中没有被通报批评。
4.规范学生校服管理。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县城区学校实行学生自愿订购校服,各校在采购校服时均按要求进行公开招标和公开遴选。
5.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各乡镇、各学校积极开展了“防溺水及平安校园创建”“防学生欺凌”“防性侵学生”“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措施有效。县直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均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组织机构,扎实开展“护校安园”、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我县未发生涉校涉生安全责任事故。
6.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一是严格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所有进入校园人员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健康码、行程卡及疫苗接种情况,严格实行实名登记。二是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教职工接种(含临时聘用人员)全部清零,3至17周岁学生接种全面完成任务,各学校均建立了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台账。三是学校晨午晚检不流于形式,做到工作日每天必检,台账完善。四是所有学校都储备了一个月左右的防疫物资,口罩、84消毒液、消毒酒精、洗手液、体温计、测温枪、专用垃圾桶(袋)等,600人以上学校还配备了热成像智能测温仪。五是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学校所有场所、重点场所及设施设备进行不同层次的消毒。六是学校开辟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传染病防控宣传专栏。由于措施得力,我县未发生校园疫情。
三、成绩与亮点工作
1.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工作。2021年,我县被确定为全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县。2022年,我县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工作经验,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众多媒体的宣传报道推介。1月7日,在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教育评价改革专题培训会上,我县作经验介绍和专题授课,来自全省各市州的教育管理者给予我县教育评价改革高度赞扬。我县教师评价改革案例《构建141教师评价体系,推进队伍全面发展》入选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今年以来,我县教育评价改革获省级及以上媒体9次报道或推介,两次入选“学习强国”。11月23日,《人民日报》推介了我县教育评价改革工作。12月5日,新华社《高管信息》以《突出“五大重点”,深化芷江教育评价改革》为题推介了我县教育评价改革的经验。
2.“双减”工作扎实有效。我县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坚持提质增效,强化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和考试管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深化课堂提质工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开展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利剑”行动,公布无证无照“黑机构”32 个,先后依法取缔无证培训机构17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数量达75%。启动校外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全县已有9家非学科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已达成进驻意向,其中和城青少年球类培训学校等3家已进驻到县校外教育培训中心。1月20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以《“双减”后的首个寒假 芷江设立无书面作业日》独条新闻报道了我县“双减”工作;9月20日,《怀化校外培训监管简报》(第4期)刊发推介了我县“双减”工作;12月6日,《湖南省“双减”改革每周专报》(总第11期)刊发推介我县“双减”工作。
3.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形势喜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为精武体育艺术职业学校解决教育用地20余亩;规划职业中专建设用地300亩,增加教师编制70个,每年财政在政策规定教育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外,再预算安排8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检修与维修技术、学前教育3个五年制大专专业270名学生招满。芷江职业学校毕业就业率达98%以上,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满意率达95%以上。2022年职业中专成功创建湖南省楚怡优质中职学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A档,并排名第一,李国栋班主任工作室入选2022年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4.我县获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建议名单、2021年度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优秀单位。我县教育局被评为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第二十三届湖南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湖南省教育学会2022年度先进单位、2021年度湖南省“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优秀组织管理者、2021年度全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市2021年度国家教育考试工作优秀单位、全市“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第43届怀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在湖南省海军和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飞工作通报表扬。
四、自评情况
对照《2022年度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我县认真开展逐项自查自评,23项基本指标90分,自查得分90分,加分项目10分,自查得分10分,共计自查评分100分。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