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水利局2025年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水利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严格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略,敢担当、善作为、勇拼搏,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1.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一是筑牢政治建设根基。将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组书记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二是夯实党建基层堡垒。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重点提升“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质量。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大力弘扬身边榜样精神,精心打造以红色课堂、绿色课堂为特色的党建教育品牌,持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深化督导执纪效能。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问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点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灵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聚焦招标采购、项目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等廉政风险高发领域,主动开展靠前监督,及时化解潜在廉政风险。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累计发现问题6件,其中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问题3件、农村饮水难用水难问题1件、农村饮水质量差问题2件。目前已完成整改5件,剩余1件正按计划推进,确保10月底前全面整改到位。四是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今年以来召开2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执行信息发布“三审”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2.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一是强化责任分解。进一步强化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逐一落实154座上型号水库、40口重点病险骨干山塘和536处山洪灾害隐患点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和监测责任人员,同时,确定全县18个乡镇的挂点局领导和技术支持力量,确保防汛责任层层落实到位。二是落实汛前准备。落实防汛专项工作经费,组建县、乡、村三级防汛抢险队伍,完成防汛抗旱、预警预报设备的全面维修保养,保障人员物资及时到位、监测信息准确可靠,确保预警信息能够精准传递到村、到户、到人。三是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和完善水库山塘防汛抢险、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修订大中型水库工程事故应急预案及调度规程。加强与新晃县及贵州上游县市区的沟通协作,优化㵲水流域调度方案,科学实施水库电站群梯级联合调度,切实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四是狠抓隐患整治。组织开展汛前、汛中专项督查3次,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及时整改。持续加强山洪灾害基层防御和水库山塘汛期管理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严格度汛管理。强化水库山塘汛期管理,科学制定汛限水位,加大坝体巡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一旦出现险情,迅速组织下游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同时,加快推进在建涉水工程建设进度,明确每个工程的质量、安全、防疫和进度管理专班。对于汛前无法完工的项目,制定针对性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落实度汛措施和抢险队伍,消除度汛安全隐患。六是落实防汛措施。6月19日—24日,我县遭遇强降雨天气,平均降水量达239.21毫米,中小河流水位急剧上涨,水利设施遭受严重损失。面对严峻汛情,我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示精神,全体干部职工取消周末休假,局领导班子带领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防汛一线指挥抢险救灾工作。累计出动32名干部职工参与防汛抗灾,严格执行“631”预报预警叫应机制,发送预警短信47800条次,启动预警广播6592站次。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汛情信息及时传递、应急响应迅速高效。
3.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管理。一是超前谋划项目前期工作。紧紧锚定上级投资方向,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思路,大力开展项目前期和争资立项工作。目前储备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怀化市芷江县岩桥片区城乡文旅融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两江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5.907亿元。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大力实施水土保持一体化建设全国试点项目(总投资1.09亿元,已完成初步设计审批,正在开展招投标程序,计划8月初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全国试点(已编制实施方案,计划2026年6月完成试点任务),全力打造具备复制推广价值的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典型样板。三是全面抓实项目建设监管。对在建水利项目原材料和实体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检,加大频次现场随机抽样检测,严把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关;持续突出重点,加强排查,狠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安全关;科学组织项目施工,全面实施挂图作战,确保现场人员和机械设备最佳配置,加快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关。
4.创新推进河湖管理工作。一是压实责任体系。制定印发《芷江侗族自治县2025年河长制工作要点》,对全县358名县、乡、村三级河长实行动态化管理,明确乡村河长及河湖长制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与考核标准,确保河湖管护责任落实到人、精准到位。二是强化协同联动。深化“河长+部门”“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协作机制,设立4名河道检察长,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开展联合巡河行动,累计下达检查建议书9份,立案查处1起河湖生态损害案件;配备18名河道警长,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涉河违法行为,已办结18起非法捕捞案件,有效维护河湖生态秩序。三是扩大宣传动员。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6·5环境日”等重要节点,组织2000余人次参与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广泛开展河湖管护“进村庄、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活动,将河湖保护纳入村规民约,推进“河小青”志愿服务标准化、常态化建设,构建全民参与的河湖管护共治共享新格局。
5.全面提升依法治水管水效能。一是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年初科学下达235处河道外取水户用水计划;完善县域内8个在线计量设施运维,推动13家取水单位完成用水量申报,精准核定204个取水户取水量;开展洗车行业、加油站取用地下水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水资源利用秩序。同时,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契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化宣传,增强公众节水护水意识。二是水土保持严格监管。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强化全流程监督管理。全年完成5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及批复、2个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备案;结合水土流失卫星遥感监管图斑核查,开展电话督导、实地检查28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3份,已完成10个违法项目整改,累计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71.8582万元,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三是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上半年通过线上平台高效受理办结政务服务行政审批事项186件。其中,完成行政许可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5件、取水许可审批176件、洪水影响评价审批1件、其他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审批1件;办结其他行政权力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备案3件,实现审批流程优化、办理时限压缩,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
6.系统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一是科学规划开发路径。委托中国水科院开展水生态资源普查,同步推进水生态产品数据库建设,编制《芷江侗族自治县水生态产品开发利用规划》,明确开发方向与重点项目,计划于6月底前完成编制,为水生态产品开发提供科学指引。二是深化价值评估研究。联合科研机构开展《芷江县水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报告》编制工作,探索建立科学权威的价值评估体系。该应用典型已获水利部水资源司认可,目前正加快推进评估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培育市场交易体系。聚焦水生态产品培育转化难点,编制《芷江侗族自治县2025年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培育转化方案》,以促成交易为目标,计划8月底前在省级平台实现首单交易,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变现通道。四是明晰资源产权归属。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开展水库、河流等水生态资源不动产产权指界、复核工作,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产权制度,为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产权基础。五是创新绿色金融模式。芷江农村商业银行印发《芷江农业银行“福祥水权贷”贷款管理办法》,创新推出以水权为抵押物,覆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生态保护、水产养殖等领域的绿色金融产品,目前已进入推广实施阶段,拓宽水生态保护融资渠道。
7.扎实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一是加快重点村建设。成功争取梨溪口乡白土田村、罗旧镇居委会纳入重点村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调查、勘察工作。受生态红线、水源保护及耕地保护政策限制,项目落地存在一定难度,但已初步规划小型农田水利、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及村集体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后续将积极协调推进。二是精准发放直补资金。动态核减移民101名,通过“一卡通”精准发放移民后扶直补资金598万余元,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移民手中。三是推进后扶项目实施。根据移民村实际需求,计划投入1056万元,实施52个后期扶持项目,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等领域,持续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维护库区和谐稳定。在重要时段对重点信访人员实施有效稳控,通过协商沟通与政策帮扶,成功与长期信访群众达成息访协议,按时办结省信访局交办件,维护库区社会稳定大局。
8.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强化联村结对帮扶。对口帮扶碧涌镇大龙村、鸿鑫村,选派50名干部结对帮扶229户,派驻8名驻村干部驻村开展工作,围绕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精准施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投入98万元,实施2025年度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38处,覆盖人口3.35万人,通过管网改造、设备更新等措施,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三是构建常态化检测网络。联合县疾控中心建立“定期监测+动态抽检”机制,上半年累计完成98处水源地、供水点水质检测,全面覆盖县域重点区域。同步新增17台智能化净化消毒设备,配套完善消毒剂投放智能监管系统,向各乡镇发放消毒药剂1290公斤,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率100%。四是开展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制定《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水质浑浊、水压不足等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验收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切实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标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仍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设施短板突出。县域水利工程呈现“点多、面广、量大”特点,受地理位置偏远、历史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大型骨干水利工程缺乏,现有设施老化、配套不全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资金缺口压力较大。尽管通过多方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但面对群众对水利设施升级改造的迫切需求,以及生态修复、智慧水利建设等新增投入,资金保障仍存在较大缺口。三是建后管护机制待完善。水利工程普遍缺乏专项维护经费,部分项目移交后存在管护主体责任不清、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导致工程长期稳定运行面临挑战。四是抗旱形势严峻复杂。今年以来,芷江县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部分乡镇降水不足常年两成,水库山塘蓄水量持续走低,下半年人畜饮水保障和农业生产用水压力剧增。
三、2025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1.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将党建工作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建立“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机制。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政治、组织和纪律保障。
2.进一步抓实防汛抗旱双统筹。强化水库山塘动态化管理,严格执行汛限水位制度,对病险水库实施空库或低水位运行;加密坝体巡查频次,完善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机制,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步制定科学抗旱预案,充实抗旱设备物资储备,组建专业化应急队伍,统筹做好水库蓄水调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确保旱情发生时供水安全。
3.进一步加速水利项目攻坚。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拓宽“政府投入+社会资本”双渠道融资模式,力争年度水利建设资金实现新突破。聚焦重点民生项目和省市考核任务,在严守质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水土保持一体化建设全国试点项目以及农业用水权改革全国试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
4.进一步升级河湖管护效能。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决策部署,创新“智慧巡河+群众监督”机制,强化“河长+检察长+警长”协同联动,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河湖健康评价体系建设,推动河湖管护从“有名”向“有实”“有能”升级,守护芷江河湖生态底色。
5.进一步推进水生态价值转化。一是夯实改革基础。加快完成水生态资源普查,年内编制出台《水生态产品开发利用规划》《水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办法》,形成可复制的价值实现路径,力争典型经验获水利部推广。二是深化绿色金融创新。加大农村商业银行“福祥水权贷”产品推广力度,建立产品迭代优化机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确保改革成果获省水利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