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县广播电视台2015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县财政局《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我台对2015年度整体支出绩效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概况
我台属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人事股、总编室,下设新闻中心、转播发射台、微波管理站、传输网络中心、28个乡镇广播电视站(2016年撤乡并镇后18个乡镇站)。县广播电视台及所属事业单位核编96人,现实有102人,其中广播电视台核编38人,实际42人;转播发射台核编6人,实际4人;微波管理站核编5人,实际4人;传输网络中心核编19人,实际19人;乡镇广播电视站核编28人,实际33人。
我台主要工作是以新闻宣传为主,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和重心工作。同时负责全县广播电视管理、广播电视台站的设立、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开展广播电视宣传。
我台2015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突出时政新闻和重大新闻报道,做好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突出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可看性和报道的深度;支持联系乡镇、对口扶贫、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好扶贫乡扶贫攻坚工作等。
2015年度我台财政拨款收入1191.77万元,2015年度我台实际支出 1163.66 万元,年末结余 28.1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48.94万元,项目支出 79.77 万元。决算汇总单位工资福利支出总额386.79 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总额 132.5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总额 259.41 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 50 万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为加强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提高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益和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除日常的管理工作之外,我台在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方面开展了如下工作:
重视预算支出绩效评估工作,重视国家、省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制度的学习,不断提高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能力。及时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各项财务管理条例,例如《芷江县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芷江县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定点采购有关事项》等。2015年我台加强了预算的管理,严格实施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并在预算执行上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强化了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督,确保本单位经常性支出不突破预算。
2015年度我台“三公”经费总预算安排数为 20 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15万元,车辆运行费 5 万元。实际总支出为 16.33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10.94 万元,车辆运行费 5.39 万元。公务接待费通过严格管理较2014年减少5.13万元。
三、部门专项组织实施情况
2015年度我台专项资金使用共计79.76万元,其中用于明山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构建)50万元,其他配套设施使用29.76万元。我台明山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共计应由中央财政拨款150万元,其中用于房屋构建的92.8万元已在2015年进行招投标,2015年底尚未全部完工,工程未进行竣工验收。
四、资产管理情况
为规范部门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我台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由专人管理,及时登记、科学使用。每年年末对资产进行盘点清查,资产的购置、处置、报废等严格执行相关的审批程序。
我台2015年底资产总计1278.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17.54万元;负债总计128.57万元;净资产总计1149.96万元。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15年我台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新闻立台、事业兴台、经营强台、管理塑台”的总体思路和“整体工作更上台阶,单项工作更创特色”的总体目标,创新思路,务实推进,做到新闻宣传更上档次,事业发展更上水平,目标考核更上台阶,队伍建设更出形象。各项工作在困难和挑战中取得了新业绩。我台2015年综合绩效考核自评920分。
(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圆满完成广播电视行政目标。2015年我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0500户,超额完成1200户,超额13%。全年新增宽带用户800户,新架设光缆线路55公里。2015年《芷江新闻》共播出2452条,外宣工作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加强组织领导、顺利完成扶贫工作任务,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向产业开发方向发展。
(二)重点工程与重点工作目标完成较好。重点项目建设德丰园拆迁安置工作有序进行。
(三)四个芷江建设按照县里各项要求制定方案、建立台账、专人负责、分工明确、信息公开。顺利接受了创卫年终检查。
全年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做好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确保重要节假日、重要时期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及时缴纳社保、五险一金、工伤保险、妇女防癌保险。
(四)建立公车管理制度,严格车辆管理,出台工作纪律规定,严格考勤登记及请销假制度,严格公务接待、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条规定。及时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工作。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经费不足,事业发展欠保障。我台的经费来源主要为县财政下拨的“公用经费”,2015年标准为人平1.5万元。2015年县财政对我台广告专题等非税收入收取70%的政府调节基金,加上税费的开支,能返回我台用于事业发展的资金少之又少。现如今由于整个经济下行,加上各种新兴传播渠道、传播媒体不断涌现,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纯商业广告呈断崖式逐年下滑。县财政的人头经费和返回的广告专题收入无法保证日常的正常运营,必须想其他办法才能解决。我台采编播设备落后,节目制作播出和办公场条件很差,没有资金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影响了工作开展。
二是从绩效评价看,部门支出预算和绩效评价工作还存在部分项目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进行考评的问题,在科学设置预算绩效指标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七、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一是建议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从目前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生存现状看,凭借电视台自身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很不现实,需要借助上级广播电视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对县级广播电视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的步伐。
二是建议县财政将我台的非税收入全额返还用于当前的频道改革和事业发展。
三是建议财政加强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优化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做到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四是联系本单位实际,进一步研究探索,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关内控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推进本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加强内部的学习,进一步抓好绩效管理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吃透上级文件精神,抓住本单位工作特点和特色,积极组织有关人员搞好业务知识的研讨,进一步提高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