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芷江县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芷江县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和平名城、构建美丽芷江”的总体目标,不断更新观念,拓展发展思路,突破发展瓶颈,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78亿元,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32亿元,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9亿元,增长13.9%;固定资产投资40.5亿元,增长44.3%;实现财政收入5.84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33元,农民人可支配收入5217元,分别增长10.7%和13.5%。
三次产业加快发展,发展实力持续增强
2013年全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8.26亿元、34.15亿元和26.37亿元,分别增长2.9%、11.4%和14%。三次产业结构为23.2∶43.4∶33.5。全县工业投资11.2亿元,增长25.2%。和翔鸭业扩建、西晃山风能发电、杨家将改扩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工业招商到位资金6.1亿元,增长26%。和平光电LED、铜雕工艺品、家康食品生产等13个项目已签订5亿元投资协议。优质农产品基地达24万亩;出栏生猪40.82万头,增长4.1%;出笼家禽749.77万羽,增长3%;收购烤烟41578担,增长31%。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家,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1.23亿元,增长20%。农机总动力达41.92万千瓦,实现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3.5亿元。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万人次,增长37.7%;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增长50%。
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民生事业协调发展
全年民生支出达13.47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7.5%,2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或超额完成。新建校舍面积58283平方米,消除危房面积1305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96.21%,居全市第一。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投入使用。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实现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零差价销售。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新农合参合率达97.8%,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累计实施142个村级体育活动场所。全县各类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30.2万人,征缴各类社会保险基金1.66亿元,发放各类社会保险待遇2.35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累计投资7亿元,完成飞虎南路完成绿化、亮化工程,解放东路、清江路、舞水路相继贯通,实施了飞虎中路、飞虎北路、德丰园和舞水路安置区建设等多条城区道路的改造建设。城区道路维护、供水管网改造、芷江三桥扩建和电缆下地工程等重点项目推进实施,城市供电、供水和通信能力逐步增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核心区、和平园等景点景区加快启动建设,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