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审计局2023年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和县委各级全会精神,并分解工作责任清单落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目标,重点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等工作的审计监督。加强党的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圆满完成2023年各项工作。
一、审计工作情况
(一)审计主责主业完成情况
2023年完成审计项目56个(数据均预测至12月份)。包括:造价审计40个,经济责任审计3个,预算执行审计6个,重大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1个,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2个,临时交办审计项目4个。
2023年审计查出问题金额14.27亿元,其中:违规金额5.31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8.96亿元,损失浪费金额45万元; 审计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42个。审计处理处罚7.14亿元,其中:增收节支5.16亿元,调账处理金额1.7亿元;核减投资额2867万元;向纪检监察和有关部门移送审计案件线索4件,移送处理金额6503万元;向政府和县委主要领导提交审计信息5篇,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1篇,为维护财经秩序、助力反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工作亮点
1.审计质量稳居全市、全省前列。我局始终把审计质量放在业务工作的第一位常抓不懈。2020年获评全省优秀项目一等奖、全市审计质量先进单位、优秀项目一等奖;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获评全省优秀项目二等奖、全市审计质量先进单位、优秀项目一等奖。省审计厅副厅长来我局调研审计工作,对我局审计质量给予高度肯定。
2.服务大局,审计成果提炼成效明显。今年已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报送审计专报和审计要情等共计5篇,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领导批示率100%。例如在今年全县审计委员会上,县委志平书记指出“审计是督促领导干部正确履职的保护人”。
3.投资审计转型有力。通过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同意我局改变以往单纯以工程造价审减为重点的做法,:纠正“以审代结”的错误做法,将投资审计从单一的价款结算向全面投资审计转变,规范跟踪审计,围绕政策落实、建设管理、工程质量、投资绩效等方面,从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价款结算多环节的全覆盖审计,回归“监督者”角色,丰富投资审计内涵,促进提高投资绩效。例如我局在工业园厂房(三期)的跟踪审计中,发现存在甩项、漏项总投资超立项批复金额的问题,为县财政节约1600万元建设资金,得到县委县政主要领导高度肯定。
4.县委审计委员会工作开展成果丰硕。今年县委审计委员会同意建立全县审计人才库,缓解了人手不够的问题。同意将我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升格为副科级参公事业单位,内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绩效开合,定期通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三)重点专项工作完成情况
1.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政治任务。我局共抽调15人次参加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审计局的行业审计和市委县委巡察等工作。1名同志协助省委巡视工作,对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2.积极协调上级审计机关对我县的审计。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办延伸到我县开展的耕地占补平衡专项审计、市审计局开展3P项目、县职业中专外资使用情况审计调查、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审计、中小学教育收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我局主动担当作为,做好近六个月的服务工作。持续做好省审计厅对我县第三季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的整改工作,推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销号。
二、存在的问题
(一)能力建设不足与事多压力大矛盾突出。主责主业、上级审计任务、临时事项、中心工作、与其他部门单位协调配合的工作等都需要人。
(二)我局却是编制不足,严重老化、结构不优,积极性不高等,人力供需矛盾突出,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提升审计质量,做实研究型审计。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大力开展研究型审计要求,结合全省“审计质量年”活动,积极探索落实相关措施,分阶段、分步骤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使审计监督发挥更大效能。
(二)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在服务大局上做担当型审计。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当好“看门人”,作好财政资金“守护者”,不断加大对我县“钱袋子”的审计力度,推动我县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现“三城一中心”战略目标和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抓队伍建设,做标兵型审计。继续保持审计这支队伍良好口碑,在有限的人员力量下,积极盘活资源,强化队伍建设:一抓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加强学习,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佼佼者;二抓创新发展。拓宽思路、更新理念,创新方法,以质量、实效取胜;三抓廉政建设。继续落实依法从审,廉洁从审要求,严格遵守审计“八不准”、“十严禁”规定,努力实现关键岗位审计人员轮岗、强岗、塑人(创先进)的目标。
(四)审计整改工作争新突破。积极发挥审计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工作机制及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作用,重点督察督办问题线索查办,建立审计查出问题台账,加大对未完成整改审计问题的督促跟踪,按照“一事一号”的原则进行整改“挂销号”管理,促进重大问题整改取得实质性突破。从今年起,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向县委审计委员会或县委常委会进行一次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