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总览,紧紧围绕上级提出的工作目标任务和确定的重点工作,抓细抓实党风廉政建设、新冠疫情防控、粮食生猪保供、产业精准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退养退捕禁捕、“三农”补短板等工作,为全县农村如期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上半年,全县农业农村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0.78万亩,完成市下达的51.3万亩任务的99%;夏收油菜14.97万亩,总产菜籽1.69万吨;蔬菜播面3.01万亩,产量2.08万吨,分别增长3.9%、3.7%;柑桔种植稳定在19.8万亩,预计总产42万吨,同比增长20%;高山葡萄种植面积2.6万亩,预计产量6万吨,同比增长15%以上。全县生猪出栏18.02万头,完成全年出栏任务的82%,以芷江鸭、绿壳蛋鸡为主的家禽业出笼292.79万羽,禽蛋产量447.88吨;渔业放养面积1.98万亩,水产品产量5253.03吨。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14.08亿元,同比增长1.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完成8.6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062万元,同比增长8%;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0元,增长8.4%。
(一)加强党的建设,推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
今年以来,局党组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强化局机关党委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升党员干部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带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文件、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领导指示批示、交办事项。
1.把准政治方向。局党组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自觉接受县委领导,向县委负责,重大问题和重要情况及时向县委请示报告。半年来,向县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3项,提交县委常委会会议审议事项6项。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召开8次党组会议,集体研究股站室人事任免、粮食生猪稳产保供、退养退捕禁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工作要求体现到二级机构和行业管理之中,落实到干部职工绩效考核上;及时正确回复社会舆情和信访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2.夯实政治根基。局党组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每月坚持不少于一次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潜心钻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著作,努力提升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思想理论和政治政策水平;学习新修订的《党章、条例、准则》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一号文件,及时跟进《学习强国》平台内容,领会掌握新篇章、新精神、新要求。组织班子成员、各支部、党员坦诚开展工作交流、思想交流,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3.强化政治责任。始终把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文件、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领导指示批示、交办事项作为工作开展的前提,全面履行领导责任,确保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农业农村部门落地生根。上半年,认真落实省委乌兰副书记、县委龚红果书记等省市县主要领导批示指示3件,县委常委会、县委书记专题会议纪要决议事项3件,落实市县督查室交办件2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补齐“三农”短板领域决策部署,拟定《芷江侗族自治县关于抓好全面小康决胜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行动方案》,储备申报“三农补短板项目”5个,谋划申报“十四五”规划重大农业农村项目23个。落实国家脱贫普查工作部署,组织全局结对帮扶干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清零行动。贯彻落实退养退捕禁捕决策部署,全县共有持证有渔民82户渔船82艘,现已完成渔船评估79艘,签订《退捕协议》79户,拆解渔船79艘。
(二)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我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发力三大攻坚战,扛稳粮食政治责任,加快生猪产能恢复,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稳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农村“压舱石”作用。
1.持续发力三大攻坚战。一是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和产业脱贫成效为重点,采取局领导包片,干部职工包乡镇的措施,蹲点督导推进18个乡镇206个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截至6月底,全县192个村产业扶贫项目完工验收,占总行政村的93%;利益联结贫困户14220户46465人,占有意愿有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00%。全局干部职工认真按照“一超过两不愁四保障”标准,全面开展结对帮扶问题清零整改行动,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切实履行帮扶责任,多途径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二是着力推进污染整治。开展网箱栏网拆除扫尾专项整治行动,彻底清除残留网箱栏网5处及水面漂浮物,全面完成网箱栏网拆除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农村厕改工作,全年3850户改任务分解到18个乡镇47村,改厕资金共962.5万元纳入涉农整合资金安排。深入开展省、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12个示范创建村已开工项目25个,建成项目12个。三是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打好疫情阻击战。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局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安排干部职工深入社区认真开展人员排查,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印发《告农民朋友的一封信》,面向农业农村深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抽调7名干部担任7家企业的联络员,监督指导企业疫情防控,帮助采购体温枪、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加快农企复工复产,协同县有关部门为芷民丰、和翔、炎凰、华兴等企业解决用工53人,多方落实企业复工复产资金贷款;加大农产品销售,摸清农产品滞销情况,建立滞销农产品台账,配合县交通运输部门建立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协同县电商办分布滞销农产品信息,对接经科信、供销部门,开展农超市对接和能人销售,有效化解全县农产品因疫情影响滞销问题。组织开展“春雷行动”护农暨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系列执法行动,集中5次执法,日常巡检查24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门店企业169个次,抽检主要农作物品种8个51份样品,责令整改8起,立案1起。1-6月县本级完成蔬菜、水果检测916批次,合格915批次,合格率99.9%,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向好。落实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落实驻场官方兽医6名,严把生猪入场查验生猪、宰前巡查、生猪屠宰和宰后处理四个关口,共查验生猪6562头,无害化处理生猪19头,杜绝不合格的肉品流入市场。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依法取缔私屠滥宰窝点4个。
2.积极稳定农业生产。组织开展春耕备耕,全面落实粮食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一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制定粮食生产措施,县印发《关于切实提高耕地利用率稳定粮食生产方案》(芷办发〔2020〕10号),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全县各级各部门粮食生产责任;开展耕地抛荒清查整治,张贴《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耕地抛荒加强粮食生产的通告》,发动农户复耕复种。截至6月底,全县粮食播面完成50.78万亩,完成市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51.3万亩任务的99%。大力发展中高档优质稻生产,落实中高档优质稻21万亩;重视再生稻生产,以芷江镇台上村、落家井村、学坪村、麻缨塘村和土桥镇土桥村为中心,创办了再生稻百亩示范片3个,示范总面积550余亩。二是加快生猪产能恢复。落实生猪扶持政策,按政策保障规模养殖场用地需求。开展繁育母猪扶持补贴,加快落实对存栏15头以上31家规模化养殖场(户)1642头繁育母猪按每头100元标准市县财政统筹补贴;落实生猪复养政策,县财政已投入35万元对4个规模养殖场进行复养扶持;今年新增芷江金顺生猪养殖合作社年出栏1000头生猪标准养殖场建设正在顺利推进;芷江县原种猪场正在改扩建,新建标准化猪舍12000平方米,扩建后繁育母猪从原来的500头提升到3200头。目前全县生猪产能逐步回升,生猪出栏15万头,存栏量攀升至18万头,预计能全面完成年度生猪生产任务;肉牛出栏0.663万头,羊出栏2.151万只,家禽出笼292.79万羽,禽蛋产量447.88吨,水产品产量5253.03吨。三是提质发展特色经作生产。全县柑桔品种改良3000亩,新扩园黄金贡柚、红美人、冰糖柚等特色柑桔品种500亩以上。推广生草栽培、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控防等绿色水果生产技术,落实农药化肥双减量措施,引导果农水果套袋20000亩,刺葡萄避雨栽培1000亩。引导发展“春提早”蔬菜生产,公坪镇、罗旧镇、芷江镇、新店坪镇春夏商品蔬菜播面2.8万亩以上。四是积极开展农业品牌培育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34家食用农产品企业加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湖南省“身份证”管理平台。“芷江白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已通过省评审会。全力培育打造“芷江名橙”柑桔区域公用品牌,已委托代理公司正在着手区域公用品牌注册。
3.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后期扫尾,督促各技术标段公司完成土地确权档案整理,更新县级土地确权信息平台数据库资料;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网络联通信息共享建设,统筹协调以县电子政务外网为基础,从土地确权开放权限端口,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查询系统,实现数据成果共享应用,提高便捷服务效能。继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52个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153个经济合作社, 205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赋码注册登记颁证,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设银行账户,农村“三资”管理的系统平台初步形成;草拟《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份量化工作指导意见》,5月底全面完成全县所有村级集体18、19两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收应付、固定资产、资金资源等情况进行全面年度清查申报。启动开展农村宅基管理工作,草拟《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5月15日召开有关县直部门协调会,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具体工作任务。5月18日召开乡镇农村宅基地管理前期启动会议,传达中央、省农村宅基地改革会议文件精神,培训农村宅基地审批注意事项,推动建立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重点工作定期报告制度。
(三)强化正风肃纪,推动全局党风廉政建设。
1.落实一岗双责,压实工作责任。把党风廉政工作与“三农”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印发《2020年县农业农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工作要求和措施。实行责任目标考核,班子成员与局党组,二级机构、机关股站室与局党组签订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班子成员和二级机构、各股室负责人“一岗双责”要求,层层压实责任。
2.强化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摘编》《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廉政重要论述、准则、条例,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教育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3.强化监督执纪,提升工作作风。运用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纪检监察监督、“互联网+监督数据平台”监督作用,对党员干部存在的作风、纪律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函询;加大诫勉谈话力度,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今年局党组开展谈心谈话24人次,诫勉谈话1人次,违纪立案2起2人。
三、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在延续,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经济下行因素增加,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对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影响持续加大。
1.部分农产品价格下滑较大。从当前市场调查来看,除猪肉价格继续保持在28-30元/斤高价位运行,大米2.5-5元/斤、菜籽油9-11元/斤,同比持平外,其它家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滑。以家禽为例:如农村散养鸡9元/斤,同比下降32%;散养鸭7元/斤,同比下降42%以上。以当季水果为例:如本地水蜜桃产地批发价0.5-0.8元/斤,同比下降30%以上;黄桃产地批发价1.2元/斤,同比下降45%以上;本地西瓜零售价1元/斤,同比下降50%。以当季蔬菜为例:如本地产茄子零售价1元/斤,同比下降28%以上,西红柿2元/斤,同比下降30%以上。
2.农产品销售困难。从目前我县大面积种植的柑桔、刺葡萄挂果情况来看,预计今年柑桔产量比去年增加20%以上,达到42万吨,刺葡萄产量达到6万吨,与去年同比增加12%左右。但受新冠疫情、品牌效应不大等客观因素影响,可能价格会下跌15-20%,柑桔、刺葡萄等秋冬农产品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当前的蔬菜、水果、家禽等农产品因受餐饮业复工复产较缓等影响,销售仍然低迷。
3.抛荒耕地复耕复种复产难度大。上半年,全县开展耕地抛荒清理,从各乡镇上报耕地抛荒数据情况来,抛荒耕地面积较大。由于抛荒耕地交通运输、排灌等条件差,加之有些多年未耕种耕地,杂草树木丛生,复耕复种成本高。虽然有些抛荒耕地已复耕复种,但产量不高。同时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产品市场风险较大,农户对抛荒耕地复耕复种意愿不足。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村“386199”人员对复耕复种有心无力。
4.新型经营主体不强。目前我县虽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业专业合作社482家,家庭农场187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多而不强,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农业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家庭农场弱小,企社、企农、社农利益联结不紧密,“龙头”引领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突出。
5.工作难以全面统筹到位。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农村宅基地监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基本建设等许多行政职能划转我局,“只增事不增人”;县农业综合执法改革规定编制严重过少,现有各二级机构农业执法人员划转条件不符,执法队伍迟迟组建不到位,造成执法监管领域“鞭长莫及”,群众举报层出不穷;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农业面源污染等领域风险隐患依旧突出,“无钱干事、无兵打仗”的矛盾日益加深。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继续坚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紧紧围绕县经济工作会议和“三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突出保供给、促增收、防风险,毫不松懈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确保粮食播面完成51.3万亩、总产量22.8万吨、生猪出栏28万头的生产目标任务,促进水果、蔬菜、畜禽等农产品增产增收增效,力争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3.6%以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10.5%以上。
1.稳定粮食生猪生产。认真抓好秋冬农资调运储备工作,强化水稻土肥水管理指导服务,组织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有效应对洪涝、干旱灾害和抗灾补损工作,在已完成粮食播面的基础上,确保粮食产量达到22.8万吨以上。继续引导生猪养殖规模,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确保生猪养殖安全和出栏生猪30万头以上。早部署、早组织、早发动秋冬种生产工作,有效提高农作物播种面积。
2.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拓展市场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措施,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杜绝劣种、劣药、劣肥流入农业生产环节;抓好农产品基地巡查,督促落实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措施,组织“二品一标”农产品认定认证,着力开展芷江名橙”“芷江鸭”等品牌培育工作,确保绿色种养持续健康发展。
3.全力抓好农产品销售。积极对接各类农产品展会,组织各类经营主体参会宣传推介“芷江”农产品。对接各类媒体媒介宣传推介农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对接市粤港澳“菜篮子”销售平台,积极引进电商和销售企业、能人,促进我县柑桔、刺葡萄、蔬菜、畜禽产品销售。
4.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加快今年2.6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12月底完工。二是对接相关部门,扎实推进非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继续服务和支持芷明丰、唯楚刺葡萄酒等产业项目建设。四是积极引进君旗酒业等企业来芷投资农业产业项目。五是积极向省厅汇报和跟踪,争取项目支持,同时谋划一批“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
5.培优育强经营主体。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和指导。密切监测企业运行,组织申报一批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统筹项目资金,重点扶持一批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完善抛荒耕地流转奖补办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做大产业基地规模。
6.防范化解行业风险。着重抓好农机安全、农村沼气生产安全、种养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面源污染、扫黑除恶等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整治整改。
7.强化脱贫攻坚。对标对表县脱贫攻坚工作目标要求,强化问题清零整改,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政策和帮扶责任,组织结对帮扶干部认真培训普查明白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验收。
8.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时保质完成3850户农村厕所改造任务,加强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督查,全面完成退捕任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圆满完成省、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任务。
9.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农民股份合作;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规范农村建房管理。
10.抓实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担当,认真履行党组主体责任,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