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半年总结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4-07-10 10:31

2024年上半年,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巩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重点、补短板、强根基,以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深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新样板,确保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2024年一二季度预计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2%。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粮食安全生产体现新作为。开春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认真开展春耕备耕、惠农政策宣传、粮食任务分解落实和抛荒耕地复耕复种、耕地“非粮化”整治等工作。一是粮食生产任务完成较好。截至6月30日,上报市粮食播面完成51.55万亩,占任务数100.1%。其中,水稻已移栽完成33.01万亩,占任务数99.5%,以玉米、红薯、大豆为主的旱粮播面完成18.55万亩,占任务数101.2%。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0.26万亩,占任务数100%。二是加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图斑整治。1-6月省、市下达53个图斑406.41亩整治任务,现已完成整治销号31个图斑349.36亩,占任务数85.96%。三是推进撂荒耕地治理。我县2024年撂荒耕地治理任务为35个图斑,需复耕复种面积105.6亩,现已完成治理销号15个图斑,复种耕地面积46.78亩,占任务数42.86%。四是强化粮食生产服务指导。新改建成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大棚1.5万平方米,一次育秧可供2000亩大田禾苗需求。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完成水稻机插机抛技术示范6337亩。推广水稻、玉米、大豆优质高产品种20个以上。集中培训农户11期1200余人次。五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克服今春多雨不利施工天气影响,2023年2.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完成工程量的95%,2024年1.3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3818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六是精心抓好领导挂点粮食生产示范片建设。市委许书记挂点芷江镇五里牌村优质稻综合示范片,面积1009亩,市政府杜副市长挂点罗旧镇巴洲村、青鹤溪村优质稻综合示范片,面积2000亩。示范片全程做到“优良品种、种植模式、播栽时期、田间培管、指导服务”五统一,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模式。采用“龙头企业+示范片”“合作社+示范片”等经营模式,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解决种粮大户“后顾之忧”。

(二)巩固衔接工作彰显新担当。一是坚守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和住房、教育、医疗、饮水安全等基本保障成果,全县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原则,常态化开展监测对象识别、人口自然增减、落实和跟踪帮扶措施、成效及风险消除,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消尽消”。目前全县共有监测对象1073户2446人,今年识别纳入监测对象32户81人。已消除风险551户1168人,未消除风险522户1278人,风险消除率47.75%。二是强化衔接项目资金管理。组织衔接资金项目申报,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就业岗位、“三保障”、易地搬迁等领域项目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库,1-6月共安排162个项目4905万元衔接资金。

(三)全产业链拓展取得新成效。一是大力推进食品产业链建设。食品产业链规上企业共11家,产业链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增速预计达到10%以上。全县食品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共6个,其中畜禽养殖2个,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1个,水果蔬菜种植项目2个,龙牙百合加工(药食同源)1个,引进合同资金17.2亿元。目前在建项目4个,在谈目标项目2个。目前有三家食品加工入规目标企业(和平青酒、智展农业、天天粉业),计划到年底完成规上企业入统。二是扎实抓好中医药产业链建设。探索从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初级模式向精深加工、产旅融合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拓展。今年上半年共引进企业 5家,在谈项目 7 个,落地项目 4 个,开工项目 3 个,拟投资额 30000 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0000万元。

(四)和美乡村建设开创新局面。制定《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实施“芷江五十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方案》,着力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千户和美”的“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创建提质扩面,构建“点上精致、线上精彩、面上精美”的和美乡村格局。一是抓面上整治。扎实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按照“补短板、抓提升、强管理”的总体思路,筹措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出动2.3万余人次,重点清理农村垃圾4008.3吨,清理村内水塘和沟渠365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和农业生产废弃物198吨,清理露天粪坑、临时棚厕23处;整治拆除危房、违建房、废弃房屋、残垣断壁、废弃猪圈牛栏和破损遮棚等92处,整治乱贴乱画1283处,整治电力电视通信“三线”73处,乱堆乱放、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现象明显减少;全县206个村基本制定了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规划,环境卫生维护等纳入了村规民约,打造评选美丽庭院320个,打造“微景观”77处,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反响良好。二是抓示范提升。目前各乡镇、村正积极开展各类示范创建工作,县级和美乡村示范建设县财政安排资金320万元,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方式,重点支持罗旧镇青鹤溪村、岩桥镇四方园村、芷江镇垅口村村风貌提升建设,预计7月开工实施。

(五)农业绿色发展实现新提升。一是禁捕退捕常态化开展。落实禁捕监管长效机制,运用“智慧渔政系统”,健全了“人防+技防”长效监管机制,提升了监管效率,确保了十年禁捕退捕工作落到实处,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执法车辆 80 台次,立案3起,结案3起。二是强化农业资源保护利用。抓好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当前全县1255亩严格管控类耕地全部退出了水稻生产,半年来采取石灰调节、品种替代、结构调整等技术措施,撒施生石灰1360余亩,推广低镉品种臻两优8612面积600多亩,结构调整500余亩;积极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农业外来入侵物灭除工作,在新店坪新田村、岩禾塘村等村开展灭除加拿大一枝黄花专项行动,主要采取施用除草剂的方法灭除120余亩;结合农作物统防统治工作,发放灭螺化学药剂5%阿维菌素4000多瓶,防治稻田福寿螺面积20000多亩。三是抓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积极兴办化肥减量示范样板,已落实县级核心示范片2个,示范面积1000亩,在全县打造2万亩“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区。

(六)农业综合执法再上新台阶。全面落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部署,我县农业行政执法“湘剑”护农行动,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种权保护、农资质量等重点领域,突出农资经营集散地、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对象,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在办案领域上取得了一定突破,执法人员办案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上半年共组织开展执法活动75次,出动执法人员51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21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6份,立案7起,全部为普通程序案件、结案7起,处罚没款2.03万元。

(七)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抓实动物疫病防控。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防疫工作,确保我县畜禽群体常年免疫密度达到90%,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 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上半年收集病死猪10932头,未发生一起乱抛病死动物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调运、私屠滥宰、市场销售“白板肉”等违法行为,半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100余人次,依法打击取缔私屠滥宰窝点2个,处罚违规调运生猪案件1起,罚款2.9万元。统筹抓好牛羊肉、禽肉水产等农畜产品生产供给。预计上半年存栏生猪25.78万头、牛3.614万头、羊3.772万只、家禽197.06万羽,同比增长2.81%、-3.88%、-19.5%、6.23%;预计出栏生猪23.9万头、牛0.863万头、羊2.78万只、家禽285.41万羽,同比增长2.93%、0.35%、-3.15%、2.31%;蛋产品700吨;水产品放养面积2.12万亩,其中池塘0.99万亩;水产品产量0.43万吨,同比增长1.90%。二是抓实植物保护工作。及时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在全县共设立了200亩水稻系统监测区、20亩油菜监测区、50亩柑桔监测园、20亩玉米监测地,半年共发《病虫情报》8期,发生期与发生量预报准确率95%以上。做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工作,目前共拥有区域服务站3个、机防手21人、大型施药器械15台、植保无人机14台,具备日防治服务面积1万余亩的能力,已开展油菜专防面积1.2万亩,开展柑橘病虫害防治5.6万亩,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2.2万亩。

(八)干事创业氛围呈现新气象。以落实开展怀化市“五清一治一创”深化2024年“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推动正风肃纪,突出整改省委巡视交办问题,全面排查整治农村“五子”、“三资”问题,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6月中旬县乡村振兴局并入农业农村局,理顺了工作职能,充实了人员力量,通过开展教育推动凝心铸魂,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扎实干事创业。

二、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粮食安全基础还不稳固。种粮效益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水稻播面任务完成不容乐观,截至6月20日全县水稻播面实际完成20万亩,任务完成率60.3%,水稻播面吻合度只能达到50-66%,离省、市90%以上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乡镇出现新增连片耕地抛荒风险,部分乡镇去年种植水稻的农田,至今没有耕种的迹象,如罗旧镇石马田村、牛牯坪乡千丘田村、公坪镇桐树溪村、楠木坪镇公路沿线。二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难度大。“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大量存在空壳社、僵尸社;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产业帮扶项目经营失败或效益欠佳的项目较多。三是县域特色产业有而不优。芷江鸭、柑桔、高山刺葡萄等特色产业加工转化率低,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联农带农能力弱。四是农民增收依旧乏力。农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灾抗灾能力较弱,社会化服务较弱,农产品销售不畅。五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重道远。部分村镇垃圾处理制度不健全,清运不及时;农村群众不注意卫生的积习难改,房前屋后整洁程度不高。六是全县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滞后。今年我县厕改任务是新建卫生厕所1000个,继续对2013年以来的财政出资改厕进行后期管护,支持农村厕所维修服务站建设等工作,任务较去年有所增加。因省改厕方案6月20日才出台,影响到我县厕改启动实施。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改革后的农业农村局,将继续锚定“三城一中心”总目标,抓“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三个提升”,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力争完成粮食播面任务。督促各乡镇根据年初荒芜耕地摸底数据和分批复耕计划及时组织农户复耕复种粮食作物。积极发动乡镇利用近万亩烤烟稻田、7月底8月初收割的千余亩水稻制种田、菜地瓜地稻田,栽插生育期90-110天晚稻生产,因地制宜选择直播、抛秧、机插或育苗移栽,抢抓种植季节尾巴,千方百计扩大水稻播面。

(二)持续推进巩固衔接工作。继续加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重点结合今年汛期受灾农户、因病因残、因意外伤害等因素导致的致贫返贫对象,开展监测对象识别工作,对农户存在的困难制定有效措施进行帮扶,确保“应纳尽纳、应退尽退”。

(三)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以“清理整治环境卫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村容村貌、改变不良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城乡接合部、乡村集镇为重点区域,突出沿河、沿路环境整治,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散懒”问题。厕改工作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合理分配改厕任务,争取7月启动实施。

(四)持续推进食品产业链建设。强化食品产业链建设主要经济指标考核的调度,及时补上短板指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本土企业,力争完成规上企业入统目标任务。

(五)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继续组织受灾统计,抓好申请省级农业灾害恢复生产资金工作。强化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农户恢复生产和改种工作。紧盯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开展预警预报,组织好农作物、经济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抓好动植物重大疫情防控,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六)开展农业农村争先创优工作。《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贯彻省人民政府2024年大抓落实工作激励实施方案》即将制定印发。该文件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抓好粮食生产、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成效明显的市州、县市区,在相关专项资金、项目安排中予以奖励支持,激励名额为4个市州、12个县市区。从评价指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粮油生产目标完成率、生猪就地屠宰率和人均屠宰猪肉占有量、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数+增速、农业社会化服务任务完成率、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等8个业务指标和约束指标构成来看,我县有较强的基础优势,我局将全力开展好此项争创工作。

打印 来源:芷江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