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主要生产指标提质增效。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预计完成48.86亿元,同比增加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5284元,同比增长8 %。农业生产方面:全县粮食播面51.85万亩(其中水稻33.45万亩、旱粮18.4万亩),完成任务的100.7%,粮食总产24.03万吨(其中稻谷17.73万吨、旱粮6.3万吨),完成任务的102.3%;秋冬油菜完成18.65万亩,油菜籽总产18759吨;蔬菜播面13.81万亩,产量30.12 万吨以上;水果面积26.45万亩,总产量43.3万吨,总产值11.56亿元(其中柑桔20.03万亩,产量31.1万吨,产值7.93亿元;高山刺葡萄2.01 万亩,产量3.79万吨,产值 0.73 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4.56万亩,总产量2.1万吨,产值4亿元;烟叶种植面积 10380 亩,产量24657.6担,产值3742.4224万元(含补贴),创烟叶税823.万元。畜牧生产方面:全县生猪预计存栏24.5万头,同比增长-0.53%,预计出栏43.62万头,同比增长1.8%;肉牛存栏3.48万头,同比增长2.52%,出栏1.48万头,同比增长-2.63%;山羊存栏3.62万只,同比增长-0.84%,出栏6.08万只,同比增长-1.62%;家禽存笼230.68万羽,同比增长3.2%,出笼632.65万羽,同比增长3.51%;蛋产品4000吨。渔业生产方面:全县水产品放养面积2.22万亩,其中池塘1.03万亩;水产品养殖产量0.997万吨,同比增长4.94%;共培育各类鱼苗1.44亿尾;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24万亩,同比增长4.8%,;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0.69万亩,同比增长4.84%。
2.紧盯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坚持“四个不摘”“四个不减”,强化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建设衔接资金项目库,全年共入库项目525 个,全年共投入中央、省、市 县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1470万元,实施项目485个。继续实施厕所革命,全年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000个、公厕2个。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完成对全县109570户脱贫户全覆盖集中排查,截至12月23日新增监测对象149户394人,全县监测对象(1170户2702人)户均享受帮扶措施5个以上,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900个,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户900人,建设就业帮扶车间33个,吸纳脱贫劳动力359人,全县实现2.21万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稳定就业增收。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积极践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精心部署和推进示范创建引领。着力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千户和美”的“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县级“和美乡村”示范建设方面,县财政安排资金700万元,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方式,重点支持罗旧镇青鹤溪村、芷江镇桃花溪村、台上村等基础较好的21个村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桃花溪村全力打造特色“文旅村庄”,申报省级“美丽湘村”示范村通过省级评审并获项目资金支持。
3.全力推进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食品产业链建设,结合原水果、畜牧、油茶及油料和粮食加工四个产业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整合制定了食品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全县现有食品产业类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11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00多家,形成产加销一体产业格局。扎实抓好中医药产业链建设,探索从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初级模式向精深加工、产旅融合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拓展,大力推动药食联动,充分发挥中医药药膳的养生保健作用,成立药膳馆(皓博餐饮),申报芷江宾馆为怀味药膳推广点;大力推动药旅联动,建设乐甜甜茶产业园旅游精品线路,申报打造3A级景区;大力推动药文联动,芷江甜茶、芷江白蜡纳入省市非遗项目,确定了非遗传人,芷江甜茶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芷江白蜡申报中国白蜡之乡年内可授牌。2024年全县食品、中药材等产业链招商完成签约项目9个,协议总投资16.769亿元,项目已开工建设7个,在做前期规划和选址2个。农产品产销对接成效显著,组织芷江和翔鸭业、华兴油业、春知蓝笋业、唯楚酒业、杨家将茶油、凯丰米业、老乡笑农业、怀化葛老哥农业、怀化馨虹农业等企业参加首届“怀乡怀品”农产品展销会、哈尔滨怀化冰糖橙产销对接会、芷江新春文旅季年货节、“湘品入湾“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怀乡怀品”品牌北京发布会、蚂蚁集团“百县百品助农行动丰收节专场”活动、湖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洪江市)会场、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共9场展示展销活动,助力企业销售优质农产品300余万元,扩大了市场知名度;组织芷江雪峰米业、芷江绿叶米业参加首届安江杂交水稻大会十佳“怀化好米”评选活动,分别荣获第一、第五名。
4.积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快"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养殖场选址过程中,涉及生态红线的,严格实施管控。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农业领域"药肥双减"。积极兴办化肥减量示范样板,落实县级核心示范片2个,示范面积1000亩,在全县打造2万亩“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区。开展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办点示范,先后建立水稻深水灭蛹示范1000亩、油菜病虫统防统治示范1000亩、水稻病虫统防统治示范2000亩,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全覆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大力推进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肥料化“五化”利用,完成水稻低桩收割推广示范1000亩,对秸秆进行二次机械粉碎,促进秸秆快速还田。
5.扎实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切实抓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采取合作共建方式,遴选和认定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个:芷江镇白溪坪村机收再生稻“六适三高”栽培技术示范基地100亩和芷江镇台上村“中稻+油菜”市县攻坚示范基地200亩。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力度。全年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8个、新技术11项,我县新品种覆盖率达95%,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面积达17.2万亩,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面积达28.4万亩。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6个,实施面积达20.2万余亩;创办试验示范样板28个,培育科技示范户84户;举办各类适用技术培训班68期(次),培训农民350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培训资料24000余份;县选派38名技术指导员帮助科技示范户在提高综合素质、选准产业、传授技术、提供信息、找准市场、增加收入、带动发展上给予“一对一”服务,全年完成跟踪技术服务指导540余人次。抓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全年计划完成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任务0.9万人,其中农民生产技能培训任务0.75万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任务0.15万人,目前已完成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任务7428余人,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综合素质、生产和职业技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6.持续深化农村经营服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20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其中5万元至10万元的151个村,占比73.3%;10万元至20万元的40个村,占比19.41%;20万元至30万元的9个村,占比4.4%;30万元以上的6个村,占比2.91%(其中100万元以上的2个村)。利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契机,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4年获中央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共323万元,建设项目7个(杨公庙村、上坪村、草肖新村、枣子山村、岩山背村、牛牯坪村、界牌村),项目建成后村集体经济每村每年收益将增收1至9万元不等。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全年受理农村建房申请269宗,审批面积76.75亩,其中经过农用地转用审批宗数23宗,审批面积4.78 亩,制止违法建设3起,违建整改2起。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新型经营主体823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19家(新增2家),家庭农场304家(新增27家),今年向上级推选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3家,获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育资金共39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各12万元,家庭农场3家各5万元)。
7.深入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全面实施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渔政执法、农业机械执法、农村宅基地执法六大行动,全年共组织开展执法活动112次,出动执法人员923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96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2份,立案18起(全部为普通程序案件)、结案15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处罚没款3.27万元。禁捕退捕常态化开展。落实禁捕监管长效机制,运用“智慧渔政系统”,健全了“人防+技防”长效监管机制,提升了监管效率,确保了十年禁捕退捕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50人次、执法车辆 81台次,立案13起(其中违规垂钓案4起、非法捕捞案7起)、结案11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追究刑事责任4人。
8.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自觉接受县委领导,向县委负责,重大问题和重要情况及时向县委请示报告。全年向县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4项,提交县委常委会会议审议事项4项。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召开52次党组会议,集体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等3个重大项目建设,研究部署粮食生产、生猪保供、退捕禁捕等5项重大决策,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工作要求体现到二级机构和行业管理之中,落实到干部职工绩效考核上;及时正确回复社会舆情和信访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夯实政治根基。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每月坚持不少于一次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及时跟进《学习强国》平台内容,领会掌握新篇章、新精神、新要求。中心组学习后,组织班子成员坦诚开展工作交流、思想交流,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强化政治责任。始终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作为工作开展的前提。全年落实县委常委会纪要交办事项5件,完成办理5件;落实县政府会议纪要交办事项2件,完成办理2件;落实县委督查室交办件25件,完成办理25件;落实县委、县政府处理件交办事项17件,完成办理17件;落实信访件交办件21件,完成办理21件。
(二)存在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一是粮食质量风险增加。经实地调研,大多种粮大户反映今年高温干旱导致稻谷重金属含量明显增加,订单企业不能兑现合同价(1.6元/斤)且不能收购粮食,只能由县粮食购销公司按国家稻谷保护价1.29元/斤托底收购,影响种粮户积极性和收入。二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农产品加工、农业现代化水平、附加值不高,农业规模企业较少,可持续发展有待提高。三是农业经营主体“小、散、乱”问题有待突破。全县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普遍综合能力不强,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四是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多项工作进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五是农业农村工作人员配制不足。多项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深层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