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教育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8-02-22 00:00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市教育局责任目标,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民生、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教育管理,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推进全县教育内涵发展,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局2017年工作总结如下。

     1.强化党的引领,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一是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完成乡镇学校党组织的交接工作,接收乡镇学校党组织27个,指导民办学校成立党支部2个,11月底完成全县44个基层党组织的换届工作,实现了教育系统基层组织建设的统一管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年共开展专题讨论322次,党员共撰写学习心得8376篇。二是进一步强化教育行风建设。以县委巡查组巡查教育系统为契机,先后开展“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中小学食堂小卖部违规问题”“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专项整治,上缴各类违纪资金71.42万元,清退违纪资金12.14万元,约谈128人次,党纪处分2人。三是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明确各班子成员负责各自分管工作和联系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通过信息比对,追缴公职人员子女违规领取贫困幼儿入园补助金1.1万元,追缴公职人员子女违规领取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11.4875万元。

2.落实惠民政策,提升教育脱贫实效。本着让每一个孩子“不失学、上好学、有出路”的原则,以“两帮三抓”为抓手,切实做好教育扶贫工作。一是超前谋划,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9162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一人一档一卡”,并实时跟踪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健全“六包一”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没有因贫失学现象发生。三是长沙麓山国际学校等一批知名学校与我县学校结对,县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建立稳定校际支援关系。四是将全县95个教学点建设纳入整村推进范畴,计划到2020年全部完成教学点的标准化学校建设。五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劳务输出培训30多期。六是派出5名“第一书记”,局党委成员到村调研指导工作12人次,落实帮扶资金7.5万元,助力贫困村发展。七是印发教育惠民政策明白卡,让教育惠民政策家喻户晓。2017年已资助各类贫困学生51253人,资助金额达1588.84万元,各类助学资金在政策范围内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全覆盖。同时实施上学“零费用”制度,免除123名家庭经济特困学生上学期间产生的一切实费用。

3.加大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芷江三中整体搬迁项目完成90%,三中附属小学完成土石方回填,投资4000万元的公坪镇学校已全部建成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2亿元的精武体育艺术职业学校已完成三分之一建筑面积,四方园等20个教学点标准化学校建设已完工。投入430余万元为全县各中小学添置了音体美器材及食堂设施设备,为杨公庙学校等20所农村中小学校添置了空气能热水器,为40所农村中小学校及95个教学点配备了饮水机,为公坪学校等7所学校配备了班班通设备120套。

4.深化教育改革,突显芷江教育特色。全面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向乡村和城乡接合部倾斜,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今年又有小精灵幼儿园等4所民办幼儿园通过验收。2017年秋季,我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8%,普职分流比为1:1.03,普职比为1:1.02,两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建立“订单”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并存的校企深度融合培养模式,中职毕业生就业率98.91%。同时,全面推进和平文化、武术、足球进校园,深入挖掘推广侗鼓、孽龙、芦笙等民族文化。自主开发的地方教材《芷江和平文化教育》由湖南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发挥教育督导在省市的引领示范作用,顺利通过“国家挂牌督导创新县”评估验收。

5.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注重教师培养培训,今年培养定向师范生48名,引进特岗教师108名、高中阶段教师15名、心理健康教师2人、特校教师1名,全县教师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二是全面开展各类培训持续实施“送培下乡”、“送教到校”,筹建教师工作坊和名师工作室。开展县级培训3663人次,市级培训216人次,省级培训116人次,国家级培训2065人次,培训面达全县专任教师的195.8%。三是教学质量大幅提升。2017年,小学毕业考试合格率、优秀率同比增长0.76、4.89个百分点;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优秀率、综合全市排名同比上升4、3、2个名次;高考成绩飞跃式提升,清华、空军、民航、军校实现同时录取2人的突破。全县二本以上共录取568人,比去年增加85人,一本上线人数在全市整体人数减少的情况下我县比去年增加39人,十大名校录取15人,比去年增加7人。

2017年,全省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风采大赛、全市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比武、全市中学心理健康教学比武、怀化市教育学会年会等大型教研活动先后在我县举行。我县实验教学、管理、评价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经验,在教育部主办的《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年5期)上公开发表,在全国推广。2月21日,在长沙举行全省小学科学教研工作会议,我县作《让科学焕发生命,让创新引领课堂》典型经验发言。3月21日,在全省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我县做典型经验发言。11月,我局“以推进挂牌督导为抓手 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进步”的做法在岳阳市平江县召开的“全省教育科研扶贫推进会议”上作经验发言。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县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引导教育战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人民满意教育。

1.全面加强教育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启动校长书记夜校工程,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制度,发挥党员教师在精准扶贫、教育教学等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提升学校党建水平。贯彻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继续实行基层党建工作积分管理制度,打造3到5个党建示范点。三是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进岗位和传家训、树家风等活动。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入持续开展教师有偿补课、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专项治理和学校食堂、小卖部违规经营的专项治理。

    2.全面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围绕“一提高、两降低、三全面、四保障、六倾斜、八免费”的教育脱贫核心指标,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一是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政策。加大教育助学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国家助学政策家喻户晓;加大精准资助的力度,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国家资助政策范围内全覆盖。二是进一步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明确控辍保学工作责任,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不因贫辍学。三是进一步落实两帮三抓助推教育脱贫攻坚。继续实施以“两帮三抓”为主线的教育扶贫措施,通过教育发展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3.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持续推进和平文化、足球、武术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深入开展“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的创建活动。二是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是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落实省市校外活动能力提升计划,依托科技节、国防教育、夏令营、实践基地等形式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

4.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均衡教育资源一是提升学前教育水平。扩大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面落实《指南》《规程》,有效杜绝幼儿园“小学化”。重点抓好芷江一幼的整体搬迁。二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力争将芷江师范作为芷江教育用地,改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重点建设好三中附属小学、芙蓉学校,有效缓解城区大班额。均衡各类项目、资金、师资等,有规划的向农村边远学校倾斜,缩小城乡学校差距。重视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二是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制定高中教学绩效奖励办法,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留住优质生源,营造本地高中文化逐步提升良好氛围。三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好职业教育培养工作。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设和发展重点专业,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抓好分类招生考试和单招考试。四是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民办学校(幼儿园)业务归口管理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工作。

5.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严格各项管理制度一是进一步加大普法教育宣传力度。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增强全县教育系统的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进一步规范教育行政行为。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大政务、校务公开工作力度。三是进一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引导各校依法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学校治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提升学校品质品位。四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加快城区中小学扩容建设,逐步消除大班额,着力解决新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

6.全力迎接省第三轮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和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省第三轮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合格并力争优秀、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打印 来源: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