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教育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2019年,全县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大会精神,以落实市委市政府“1+7”文件为抓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续写芷江教育新时代的奋进之笔,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2019年度主要成绩和措施
1、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教育发展合力不断增强。
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强化深学笃行。先后召开工作会议、调度会5次,下发文件2个、工作提示5个,积极部署并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学习教育,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重点书目作为党委中心组、三会一课、教师政治学习必学内容;举办为期5天的集中读书班,党委成员、校长书记、股室长共80余人参加;开展专题交流讨论3次,上交发言材料678篇,全县1100余名党员同志分校开展主题教育知识测试3次,优秀率达99.8%。5名党委成员带头深入基层,送党课28节,召开意见征求会3次,发放调查问卷162份,完成义教均衡、教师队伍建设等调研报告5份。聚焦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教育类紧迫问题,认真检视并整改第一阶段问题18条,开展现场办公29次,解决学校问题56个,切实把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贯彻教育大会精神,强化优先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大会精神,起草了《关于加快县乡村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意见》文件,开展芙蓉学校等教育项目建设调度、大班额化解、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教师节庆祝等大型会议活动6次,为协调联系各部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教育工作上,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健康均衡优质发展上创设了条件。三是推进基层五化建设,强化尽责履职。2月底完成64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与年度考评。对标对表推进“五化”建设,61个支部五化建设验收全部合格,创建县级先锋支部5个。2019年,6个支部换届、14个支部补选,新选、更换支委39名。完成预备党员转正12名,新发展党员10名,培养积极分子16人。认真配合省委3+2巡视工作,办结巡视组交办件2份;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定专项工作方案1个,列出并整改问题20个;强化党建工作调度,坚持月初提示月末通报,通报批评基层支部23个,约谈书记8人。四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整改问责。整改省委第四巡视组反馈问题4个,开展“一季一主题”集中整治,整改对贫困学生识别不准、存在遗漏等教育乱象问题5个。强化警示提醒,开展廉政谈话、提醒谈话22人次,约谈校长 120人次,诫勉谈话5人。重点开展了食堂问题、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人情风、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谋取私利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查处违规违纪案件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人。
2、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9年先后组织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我和我的祖国”等大型主题教育6次,征集到征文560余篇,参与演讲150余人次,手抄报440余份,书法21幅。继续推进足球、武术进校园,5所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及篮球、乒乓球比赛,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全县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达95﹪以上。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比赛,4个片区遴选35个优秀节目,6个节目送市参评,获一等奖4个。参加2019年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荣获一等奖9个,取得团体总分全市第二名;连续三届荣获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2019年全国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总决赛中,我县获一金、两银、一铜共四枚奖牌。二是深入推进课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召开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会议,部署调度课程改革工作。举办初中语文、物理学科及新高考培训,参训教师300人。组织开展教学常规督查4次,抓好抓细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常规环节。完成水宽中小学等8所薄弱学校教学视导,完成14所阅读梦飞翔项目校、50所义务教育学校阅读教学督查。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继续全面推进省级规划课题《参与式校本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举办全县中小学语数英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以赛促研、以赛促教,选拔9名选手参加市级比赛,荣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2名。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估标准体系,2019年高考一本自然上线190人、二本516人,再创新高。三是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按照2018年省颁标准,严格设置课程。开展春秋两季开学督查,对全县各中小学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学常规等方面进行督查和通报,确保课程设置准确合理,严格依照课标教学。切实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三十条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坚决控制考试次数,持续开展教辅资料专项整治,对14个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整治,严格限制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评优、推优及竞赛活动。5月23日,完成了20所样本校600名样本学生,语文、音乐、美术等科目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暨湖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专项监测工作。四是开展研学旅行,增长学生实践能力。落实《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精神,组织城区部分学校领导,到长沙、韶山一线进行研学实践基地及线路考察并召开研讨会。芷江一中组织初中部300余名学生赴韶山长沙参加了以“求实创新、敢为人先”的研学实践活动。依托受降坊、上坪红军烈士陵园、文庙等基地场馆,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眼界、增长了知识,提升了综合素养。
3、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教师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多措并举,加大教师补充力度。2019年公开招聘教师6名(研究生1名);实施特岗计划49名;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65名;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县外优秀人才12名(研究生1名);安置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51名;招聘农村中小学教师23名(双一流大学毕业生1名)。选聘城区教师90名(其中芷师中学12、芙蓉学校13),为芷师中学调配20名、芙蓉学校8名。二是强化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校长队伍培训,参加市骨干校长培训4人,外派挂职锻炼3名,赴吉林封闭培训一周51人次。组织开展后备干部、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等中层领导7项培训654人;印发《2019年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方案》,全面完成各类培训8588人次,培训面达全县专任教师的197.8%。三是严格管理,激活教师发展动力。建立“校核、县管”的动态核编制度,2019年为芷师中学、芙蓉学校调剂编制57个,选聘城区教师90人,校际交流172名。严格落实校长绩效管理,任免校长13名、中层领导35名。严格教师职称评审,完成2019年中小学高级教师40余人、一级教师100余人的评审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完成领导档案三龄两历的清查自查,完成2943人的年度考核工作及约3000人教师档案排查工作。加强师德建设强化绩效考核,修改完善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奖惩方案》《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细则》。积极选树典型表彰优秀,在教师节上表彰了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最美乡村教师50名。推荐获评市优秀教师2名、优秀校长1名、最美乡村教师1名。湖南省乡村优秀教师1名。四是提升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2019年来,办理晋升职务工资手续1689份,办理其他工资异动手续1328份,为教育系统所有教职工晋升了2019年的薪级工资津贴,完成了教师的人才津贴和乡镇补贴的审批工作。配合省开展“园丁之家”活动,选派于子湘、杨华山等7名老师分别参加省市“园丁之家”活动。开展“爱烛行动”,救助教师3名3万元,表彰及看望优秀教师、困难教师5.9万元,依法办理教师病休、产假等80余人;大力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2019年新建教师用房58套。
4、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一是加强学位建设,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划拨56.76亩投入1.2亿新建芙蓉学校1所,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新增教学班30个学位1350个,9月1日已正式开学。2019秋季,化解超额人数330人,化解大班额55个,大班额比例控制到11.42%;二是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城乡均衡一体化。2019年,投入2150万元完成罗卜田乡中学等寄宿制学校及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6个。投入400万元完成土桥镇哨路口、大树坳乡幼儿园等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项目23个。投入444万元完成牛牯坪、上坪幼儿园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园2个。投入232万元新建罗旧镇小学运动场及配套设施;投入967万元实施校舍维修项目22个,完善学校配套设施,消除了17所学校的安全隐患。三是强化教育督导,促进学校发展规范化。组织对罗卜田小学、罗岩学校开展综合督导,全面剖析,发现问题40个,提出整改意见27条并限期整改,做到精准把脉,靶向治疗。开展芷江县2019年幼儿园办园行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校园建设大型督导2次。开展开学工作检查、教育扶贫、食堂小卖部食品安全等专项督查10余次。各片区责任督学采取校园巡查、推门听课、师生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围绕八大经常性督导事项,扎实开展随访督导工作,关注学校发展,指导并促进学校规范办学、严格管理、内涵发展。四是创建平安校园,抓实安全管理常态化。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强化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局领导带队开展安全集中督查及暗访19次,检查学校近260所次,查出并整改安全隐患、安全问题28个。切实加强学校日常教学、实验危化品、寄宿制学校夜间、校车运行、饮食交通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全面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开展安全活动日、防灾减灾日、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题教育活动20余次,开展各级各类应急演练达300余次,有效提升学校应急管理和师生应急自救能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召开动员会、推进会2次,完成全县教师、党员的涉黑涉恶、宗教信仰摸底排查;加大安保投入,新增保安18名,国庆前投入32.55万元为93所学校安装“一键”式报警器,投入62万余元安装防冲撞栏144米、装防冲撞墩216个。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4次,校园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净化。大力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强化法制、禁毒等主题教育,开设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落实心理健康、疾病预防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5、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教育脱贫成效不断巩固。
一是加强依法控辍,力保零辍学。按照“两线三级双融合”的工作机制和“六包一”的模式,积极开展依法控辍保学。开展教育扶贫进行“回头看、回头查”2次,比对核查疑似辍学数据信息1437条,全县适龄儿童无因贫辍学现象。二是落实资助政策,实现全覆盖。2019年发放各类助学资金1570.0483万元,34016人次建档立卡学生受益,实现了应助尽助无遗漏。对275人次特困生实施“零费用”政策,金额20.2648万元。为1270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1010.97万元。三是关注农村弱势,全力惠民生。2019年秋季,开办残疾儿童学前班,提前完成开设特殊教育学前部的任务;特校注册学生301人,在校就读 81人,随班就读97人,送教上门125人。完成送教1125人次。建设阳光实训基地,开展残疾少儿技能培训200人次,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双提升。加大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开展爱心资助、过集体生日等留守儿童关爱活动40余次。开展教育帮扶,实施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开展送课下乡、爱心支教,不断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确保农村贫困子弟能就近上好学。加大职业技术扶贫力度,开展3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SYB创业培训班,完成培训任务270人次。
二、2020年教育工作思路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以五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准确把握各级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继续抓好市、县“1+7”文件的落实,努力推进芷江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加强学校思想政治课建设,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坚持公办民办并举,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比重;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加快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进一步提升县民族职业中专省级示范性作用,争创省级“卓越中等职业学校”。
三是科学规划全县教育布局,提升城乡办学水平。坚持城区学校建设适度超前,乡村学校撤并稳妥慎重的原则,根据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快完成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全覆盖,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标准化的寄宿制学校;到2020年,新建或改建教师周转宿舍88套,用两到三年时间逐步解决乡村教师在工作学校住房难问题。
四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教育人才高地。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整治行动,着力解决体罚侮辱学生、有偿家教家养、歧视学生等师德失范、学术不端问题;实施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力度,到2020年,建成1个以上名校长工作室、5个以上名教师工作室;实施乡村教师本土化工程,从2020年起,公费定向培养毕业生不低于当年新补充教师总数的60%;建立芷江籍在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紧缺学科教师引进“绿色通道。
四是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均衡优质发展。积极借鉴名校集团化的成功经验,以县域内的优质学校为龙头,推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在办学模式、学校管理、教师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率应用”原则,补齐教育信息化1.0短板,按照教育信息化2.0标准,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