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5-01-07 17:06

2024年以来,县教育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盯年初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芷江获2023年度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优秀等次。

一、工作开展情况

1.聚焦教育质量,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县职业中专在全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发言。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经验《谱好教育“三部曲”奏响侗乡团结歌》在湖南省教育厅官网发表。抓实国防教育,荷花池小学入选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推进“五育”并举,组织参加全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大赛,146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3名;参加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初中组第三名、高中组第二名,二是坚持提质增效。召开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分析、评价和教学管理。组建学科中心,视导学校16所,听巡课400多节,开展专业研训活动8场。分层分类制定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实施“从入口看出口”增值性评价。高考迎来突破性进展,本科上线801人,其中600分以上32人,清北上线3人,蒲星潼居全市文科第一名,位列全省第13名,被清华大学录取。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双减案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四篇文章 促进“双减”提质增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三是深化教育改革。践行新教育理念,采取“2+N”方式推进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着力营造书香校园,构建理想课堂,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桃源一中对口帮扶芷江一中,湖南师大附中与二中、长沙市一中与芷师中学对口帮扶,长沙市清水塘第三小学与河西小学、荷花池小学、芙蓉学校网络联校对接帮扶。强化校际帮扶,组织24所城乡学校对口支援,搭建城乡学校合作共研成长共同体。落实开门办学,芷江四中师生代表成功赴美国交流。

2.聚焦优质均衡,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一是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城区学校扩容增位、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49个,投资1.68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3.98万平方米,增加城区学位2370个。今年秋季秀水中学正式招生,城区初中学位紧张全面化解。投入资金240万元,为秀水中学等学校添置电教信息化设施设备,配备标准的实验室、仪器室及实验设备,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制定2024年至2035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根据生源变化合理配备教师。安置公费师范毕业生93人,外县调入教师7人,申报高中起点公费定向师范生(高中教师)10人。招募2024-2025学年银龄讲学教师6名,接收安置“三区”支教教师11人。科学选人用人,选聘秀水中学、东门口小学等学校校长6名,配备中小学副校级领导50名。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能力抽测,共抽测高中语文、初中数学等11个学科924名教师,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共计12次,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周丽娅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杨群获评省特级教师。三是优化教育结构。启动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教学点6个,全县教学点减至51个。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实施第二轮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完成首批18所幼儿园的督导评估。落实学校评价改革和办学督导评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完成芷江一中“徐特立项目”建设,组织高中教师40余次人到桃源一中跟岗学习,对接湖南省教科院专家到我县开展高中学校教研蹲点指导。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建成“爱晚”老年学校,特殊教育职教融合工作获《中国教育报》报道推介。

3.聚焦规范管理,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一是全面规范办学行为。落实阳光招生政策要求,义务教育严格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网上招录,实行均衡编班。实施“规范办学年”行动,对标办学负面清单,县教育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入校对全县73所学校全面视导,发现问题200余个,全面督促整改到位。落实《湖南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20条规定》要求,制定出台《教育局机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管理工作意见》等文件,切实规范管理,形成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的良好风气。强化办学行为督导,《“121”评价体系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入选怀化市教育督导特色项目。二是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印发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编辑师德教育读本,组织全县3000余名教职员工认真开展政策法规专题学习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组织教师代表400余人参加“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以省委、县委巡察、审计整改为契机,加大学校财务、食堂、营改计划等监管力度,聚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师德失范行为。三是全力保障校园安全。强化交通安全、防溺水、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组织开展防性侵、防溺水等各类安全培训、班会、家长会、讲座共计3335场次,参与师生达到5万余人次, 发放安全宣传资料9.3万份。 联合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2次,联合监督54次,全年没有发生任何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县安全检查季度排名均名列前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城区公办园学位不足,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均衡,城区小学学位紧张,部分学校餐位、床位、厕位严重紧缺,运动场严重不足;乡镇学校和教学点布局不适应城镇化与人口出生变化需要。二是教育改革还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新教育实验行动没有抓实,农村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整体偏低。对学校监管和指导还不够,办学行为不规范现象明显,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较大。三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编制结构、学科结构失衡问题仍然存在,部分理科学科专业老师短缺。校长队伍素质不高,名师骨干教师较少,教师队伍育人能力有待提升。

三、2025年工作计划

1.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活动,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师生政治素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培训、师德师风教育等,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筑牢安全防线,维护稳定局面。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完善安全制度,规范校园安全管理流程。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定期排查校园设施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管理工作,促进规范办学。严格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确保公平公正。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对课程设置、教学进度等精准把控。加强对学校财务的监管,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合规。建立健全督导机制,定期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估检查,促使学校依法依规办学。

4.聚焦质量提升,树立学校品牌。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开展针对性培训与教研活动。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定期评估分析,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挖掘优势资源,打造独特校园文化与课程体系,以特色树品牌,推动学校整体质量提升。

5.注重育人成效,展现良好形象。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积极宣传教育成果与优秀典型,加强与社会沟通互动,展现教育系统良好形象,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打印 来源:芷江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