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民政局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以来,芷江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决策部署,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大力推进民本化、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专业化“五化”建设,奋力打造精准救助、三治融合、医养康养、温情服务“四个先行区”,努力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履行党建主责主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意识,以建党101周年为契机,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以大局为重、以人民为重,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严肃了党内政治生活。二是加强党建引领。强化主体责任,推动党建与业务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考核。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主动接受监督,加快实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紧紧依靠制度管人管事。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好了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创新开展党建活动,不断激发了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强化党员教育,深化量化积分管理,涵养民本情怀,弘扬“三牛”精神,推动了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在工作一线中践行初心使命。三是加强清廉建设。坚持严管厚爱并重,联合纪检监察机关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精准精细抓监督,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堵塞政策监管漏洞。坚持常抓思想教育,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完善谈话谈心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做到了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防止小病拖成大患,引导干部职工敢于担当,树立热情周到、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二)聚焦精准救助,不断加强民生保障建设。一是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关于低保家庭实施分类补差救助的通知》等文件,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制定低收入家庭认定、经济状况核对等办法。做到“凡救必核”,利用核对平台和县纪委“互联网+监督平台”对救助对象进行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全覆盖核对,确保民政救助对象在审核确认过程中的精准率。二是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出台《芷江侗族自治县关于贯彻落实<湖南省低收入家庭认定及救助帮扶办法>实施方案》《2022年度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保持兜底保障政策稳定,持续开展长效帮扶。加强低保户、特困人员、低保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对象动态监测、风险预警、主动救助,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三是全面推进社会救助资金专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对全县城乡低保人员进行全覆盖清理核算,加大利用核对一体化平台和“互联网+监督”平台进行比对频率,对不符合的在保对象及时清理,确保在保对象精准施救,并对违规违纪问题严肃查处。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951户1297人、农村低保对象4456户8374人、特困供养对象1890人。2022年临时救助760户2082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7200元/年和4620元/年,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达到了399.52元/月和266.21元/月,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分别达到9000元/人/年和6600元/人/年。1—6月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595万元。
(三)聚焦医养康养,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一方面,健全机制强保障。制定出台《芷江侗族自治县关于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芷江侗族自治县关于成立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和明确各部门职责的通知》等文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相关县直部门为成员的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另一方面,创新思路谋发展。在县城区加快建成“1+1+1+N”养老服务体系,即建好1个标杆养老服务机构、1个示范性康养医院、1个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和N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目前,标杆养老服务机构——芷江镇中心敬老院建设项目5层大楼已完成3层建设,完成投资额的50%,预计9月可全面完工。在乡镇进行合理布局、整合撤并,对标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规范,补齐消防安全设备设施短板,共投入资金500万元,在9月底前完成罗旧镇、新店坪镇、碧涌镇3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在村级加快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
(四)聚焦三治融合,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一是“一约五会”助自治。探索构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幸福协会等为主干的“一约五会”村(居)民自治体系,大力推进清廉乡村建设,率先在三道坑镇小渔溪村推行“村民议事联席会制度”,在罗卜田乡推行“村级纪检监督工作月报制度”,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规范村(居)民日常行为,以自治组织管理村(居)事务,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二是积分兑换促德治。在全县36个村(社区)推行积分制管理试点,借助“湘妹子能量家园APP”,以家庭为切入点、积分为手段、大数据为支撑,引导群众积极参加村(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探索构建“金融+积分”乡村治理新模式,实现“用积分换授信”,芷江农商银行在芷江镇沙湾村授信403户,授信额度2668万元,让群众享受到金融普惠带来的红利。三是示范创建推法治。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三道坑镇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禾梨坳乡古冲村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公坪镇顺溪铺村、三道坑镇小渔溪村、土桥镇富家团村、芷江镇鼓楼社区、芷江镇台上村成功创建“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五)聚焦温情服务,不断优化社会服务水平。一是强化社会组织管理。全县现有登记注册社会组织127家,其中社会团体8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3家。积极引导现有“芷江侗族自治县白蜡协会”等59个社会组织参与指导产业发展,参与乡村振兴和公益活动。在省民政厅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县今年先后成立“湖南芷江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芷江侗族自治县怀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目前“湖南芷江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5个发起单位(人)已筹措原始资金400万元,争取省委外办做为其业务指导单位,办公场地设在县政府院内,拟于7月挂牌运营。二是强化殡葬改革。制定出台《芷江侗族自治县殡葬管理办法(试行)》《芷江侗族自治县惠民殡葬奖补实施细则(试行)》《芷江侗族自治县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筹措资金5900万元建成县殡仪馆,建设县城区公益性公墓设施。禾梨坳乡古冲村探索“素葬”“树葬”模式,有关经验被中央、省级媒体推介。三是强化流浪救助。坚持日常巡查发现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开展“夏日送清凉” “寒冬送温暖” “节日送亲情”救助服务行动。四是强化婚姻登记服务。制订《婚姻登记员行为礼仪规范》,投入资金60余万元,成功创建国家级3A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建立“县长颁证日”,在“2·14”“5·20”等特殊日,邀请县长、分管副县长为新人颁证。
(六)聚焦共同富裕,不断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一是主动开展慈善救助。开展公益活动募集、“点亮微心愿”等众筹项目筹集善款,筹集资金142万元用于孤儿、困难儿童、其他特殊困难群众救助,接受定向捐赠资金70万元。选送15名贫困初中生到江苏省扬州市旅游商贸学校等院校免费就读,15名学生全部已全部在当地就业。二是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完成乡镇社工站项目购买服务续约,2022年购买服务金额144.5万元,目前全县18个乡镇社工站和一个社工总建站,共有社工24名,其中乡镇19名,总站5名。乡镇社工积极投身社会救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城乡社区建设等社会工作服务,近几年我县社工站项目评估得分均排在全市前列,2021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15个专家联系点之一。三是大力发展福彩事业。目前全县共有福彩销售网点(含亭)29个(其中县城区22个,乡镇7个),2021年销售福彩1613万元,完成任务数1450万元的111.2%。2022年全县销售任务为1700万元,截至6月26日,我县共销售福彩79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26万元,下半年将重新制定全年奖励方案,确保全面完成1700万元销售任务。四是健全儿童福利制度。实现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在18个乡镇、198个村、21个城乡社区全覆盖。今年为全县19名孤儿、6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季度发放救助资金35.7万元。对全县4147名留守儿童全部建立了台账,5名非监护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签订了委托监护协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统筹抓“未保”工作机制。五是提档升级老区人民生活。2021年6月我县被纳入湘鄂渝黔革命老区范围,我县全程参与拍摄的《湖南芷江用血肉保家卫国以生命赢得胜利》在今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播出。把坚持改善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重要工作谋划,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资金全面改善老区群众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
(七)守住底线红线,强化安全保障。
一是抓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13个养老服务机构、29个福彩销售店(亭)、1个婚登服务机构、1个殡葬服务机构的安全生产工作和疫情防控,按疫情防控安全、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安全、人员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资金风险安全进行了全面隐患排查整改,尚有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问题未整改到位。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采取撤并整合、重新消防设计建设等方法正在进行整改。二是着力开展民政服务机构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出台了《民政领域房屋建筑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排查民政服务机构发现问题1处,现已整改到位。三是全面防范化解系统风险。严厉打击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出台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整治方案》,印制反诈防非宣传手册8000份,宣传折页23000份,及时下发至乡镇和村(社区),向广大群众宣传反诈防非相关知识,提升广大群众警惕性,有效防范养老诈骗和非法集资的风险,加大了养老机构风险排查力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社会事务服务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如养老服务、殡葬服务、儿童服务等体制机制不健全;二是民政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如县城区光荣福利院、乡镇中心敬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因资金短缺进展不理想;三是民政机构编制紧张和人员老年化严重。干部职工年龄偏大,缺乏斗争精神和创新意识,无法满足新时期工作需要,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下一步打算
(一)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争取将养老服务纳入2022年省政府激励督查范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芷江侗族自治县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芷江侗族自治县关于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形成体制机制常态抓;二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推进医疗和养老融合发展,支持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四是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投入养老服务工作;五是加强养老服务体系运营管理,严禁“预付费制”和“会员制”,严防类似“神鹤”非法集资事件发生。
(二)推进殡葬改革管理工作走向深入。
采取措施推进殡葬改革管理工作,积极谋划建设功能更趋完善的殡仪馆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县城区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
(三)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改革深化。
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思想理念,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做为民生工作抓紧抓实,积极推动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高龄津补贴审批发放制度改革,做到发放及时、准确、高效、应保(障)尽保(障)、应救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