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2012年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2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安全生产年”的总体要求,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1-10月,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2起、死亡2人,与去年同比事故起数下降63%、死亡人数下降50%,其中全年事故死亡节约指标7个,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等行业继续保持“零死亡事故”,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县人民政府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1、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我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今年来,共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大会5次,召开安全生产协调会8次,县委常委会两次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县政府常务会三次专题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先后出台了芷政发〔2012〕1号和芷政办发〔2012〕1号两个安全生产工作“1号”文件,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部门及企业逐级签订责任制,分解控制指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监管责任网络体系。今年,我县招录了2名安全生产专业技术员,并为乡镇增配了10名安监员,进一步充实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力量。继续比照政法机关标准为县安监局配备工作经费,并经特批全额返还乡村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片队罚没款作为日常运转经费。县安监局与乡镇安监站、乡村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片队签订了责任书,由县直相关安全监管职责部门委托授权给乡镇,同时加强对乡镇安监执法人员的日常指导,安全监察员全部持安全监察证和行政执法证“两证”上岗,推进乡镇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开展。
2、重点时段安全工作得到有力保障。今年春运期间,我们合理调整班线、班次,科学安排运力,加强安全检查,把“三品”堵在站外、车下,制定并落实雨雪冰冻恶劣气候条件下交通安全应对措施,实现了有序、安全、优质的春运目标。7至9月期间,严格执行高温季节有关行业全线停产制度和高温期后复产验收制度,落实建筑工地等高温场所作业人员防暑降温措施。6至10月汛期,严格实行24小时领导值班带班制度,相关部门及时准确预测预报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对重点地区、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防治水工作进行检查,做到了领导、组织、队伍、预案和物料“五落实”。为做好中秋国庆长假期的安全生产工作,我们组织召开全县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国庆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全县安全生产紧急工作会议,先后下发芷办〔2012〕83号、芷办〔2012〕86号、芷政办函〔2012〕91号及芷安委办发〔2012〕9号、11号、12号等文件,分别对中秋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当前,我们正在全面开展“十八大”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3、“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截至10月底,全县共组织检查组58个,组织检查人员276次,检查企业126家,打击非法违法行为220起,排查事故隐患232项,已整改226项,整改率达97%,落实整改资金68万元。水上交通安全方面:对于日渡运量在100人以上的渡口及客流量在300人以上的短途客船集散码头,以及学生专用码头,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建立了海事视频监控中心,落实工作人员3名。全县16个涉水乡镇设立了船管机构,共配备专职、兼职船管员、签单员21名。泸溪“5.27”沉船事故发生后,我们全面开展了水上安全隐患大排查,共检查各类船舶357艘(次),查处和纠正违章船舶43艘(次),消除安全隐患15处。建筑施工安全方面:按照“三项整治”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县城规划区违法建筑的清理整治行动,总计动用民工1260余人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190人次、专业机械设备50台次,对非法搭建、违规违章建筑进行强力拆除,共拆除违法建筑312处。非煤矿山安全方面:结合企业春节节后复产验收、雨季汛期预防性隐患排查,我们对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及技术人员的配备、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整改和职业建康体检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共查处事故隐患12处,下达限期整改指令3份。消防安全方面:县公安消防等部门深入开展“清剿火患”战役,今年共检查单位769 家,发现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1615 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1562 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 445 份,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21 份,临时查封16家,责令“三停”单位7家,拘留5人,形成了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电力安全方面:针对罗旧镇巴洲村店边组高压线与在建住房距离过近的问题,县安监局、住建局、县电力公司及罗旧镇政府通过实地查看和多次协商,投入资金7万元,完成了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
4、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切实增强。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实施《怀化市发展农村客运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努力破解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难题,着力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方面,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农用车非法载客等违法行为,形成“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在城镇,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契机,组织交警、运管、城管等部门人员,持续开展城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今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以反酒驾为主的“雷霆行动”、以集中整治客货运输车辆为重点的“蓝箭行动”、以整治涉牌涉证为重点的“猎鹰行动”,共查处闯红灯212起、违法停车1596起、涉牌涉证32起、酒后驾驶2起、客车超员5起、货车超载310起,行政拘留6人,进一步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在乡镇,警力下沉,关口前移。通过整合执法力量,分片组建了5个农村交警中队和5个乡村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片队,开展委托执法和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乡镇赶集日农用车载客、无牌无证和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并严格实行乡镇安全生产执法(执勤)调度考核制度,要求农村交警中队和乡村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片队必须在上午9点前赶到赶集乡镇,下午4点后才能离开,由当地乡镇主要领导签字确认,形成了一条“铁制度”,有效地防范农用车非法载客事故发生。另一方面,抢抓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的机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通达通畅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客运,解决农民群众乘车难、出行不安全的问题。目前,我县境内共有公路总里程1716.57公里,其中乡道478.19公里、村道718公里,占总里程数的69.7%,拥有道路客运企业5家、乡镇客运车队5个、营运客车182 辆。全县共勘验验收合格186条,开通农村客运班线63条,建成农村客运汽车站14个,建成农村客运招呼亭36 个,均已投入使用。全县乡镇通班车率100%,通畅行政村187个,通畅行政村通班车128个,通畅行政村通班车率69%。总计投入1036万元,完善了么分公路、明山公路、茅丛河漂流公路线、新店坪至大树坳公路线等安保设施治理项目,为全县公路增设了警示牌、减速标志和减速带,及时排除重点路段的障碍,修复水毁公路,确保了公路的安全畅通。以岩桥乡为试点,引导鼓励农村客运班线从事正规化校车营运服务,为农村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按照“市场化经营、财政补贴”的方式,以边远乡镇禾梨坳乡为试点,开通了涉及6个行政村共4条线路的农村赶集班车,方便农民群众出行。至此,我县初步构建了一个以县城为中心、公路为纽带、辐射各行政村的农村客运网,农民群众乘车难、出行不安全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今年3月29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专程来芷视察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5、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全面排查摸底,建立了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烟花爆竹、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城市建筑、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等十大防治领域危险源登记台账,逐一落实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结合实际,编制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市工业灾害防治方案和治理规划》(2012—2015)。在罗旧镇挂牌成立了县工业园集中区,实现行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加强道路交通、水上安全的视频监控。芷江化肥工业有限公司、南岭民爆芷江分公司等危化生产使用企业均实现了在线监控、自动报警、自动控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完成防控体系的建设。加强审批和管理。对于危险性大、能源消耗大、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一律实行关、停、并措施,全县没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今年,共审批新、改、扩建项目18个,所有项目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评执行率100%。
6、基层基础工作水平逐步提升。深入开展乡镇安全生产示范创建、企业标准化建设活动。在巩固已创建省市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的基础上,今年又创建杨公庙、艾头坪乡2个市级安全生产示范示范乡镇,碧涌镇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加强应急管理和演练工作,今年上半年在大垅乡举行了安全生产综合应急演练,县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及碧涌镇、罗岩乡、板山乡、大垅乡四乡镇的应急分队60人、村民200人参加了演练,县领导及县安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等共100余人进行观摩,通过演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和防范、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结合全县工贸行业实际,按照“有计划、全覆盖、规范化”的目标,对辖区内45家工贸规模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对16家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当场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
7、安全意识有力提升。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先后开展安全生产电视动员大会、安全宣传条幅“一条街”、安全生产知识抢答赛等活动,积极参加省“安康杯”职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答题及市新《职业病防治法》学习竞赛活动,进一步宣传和推动了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业务培训。1至10月培训特殊作业人员305人,完成市对县下达全年培训任务。加强“三项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先后邀请市安监局领导及相关专家对全县37家工贸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共74人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业务培训,组织全县42家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共计84人开展了矿山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开展了全县建筑行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会议。同时,各部门根据行业特点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