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3-07-26 09:38

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交通运输局结合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各项决策和部署,真抓实干,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促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现将半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2023年春运,我县公路客运共投入客运车辆116辆, 客车座位数2864个,发送客运班次7399班次,包车47趟次,联网售票0.35万人次,完成旅客运输量7.3万人次。春运40天,全县道路客运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实现了平安、健康、便捷、温馨的总体春运目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1、芷铜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569254万元,已完成投资513411万元,2023年计划总投资92000万元,预计2023年10月份建成通车。2、S555中方至芷江公路工程芷江段(垃圾焚烧发电基础配套工程)。2023年计划总投资3700万元,计划2023年8月底通车。已签订施工合同,搞好驻地建设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计划6月初路基涵洞施工,现阶段完成投资约200万元。3、2023年绩效考核任务旅游资源产业路和新村与撤并村便捷连通路。计划里程47.303公里。项目总投资4203.0685万元。已完成预算评审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预计6月下旬可以全部进场开工。4、芷江县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提档升级项目(芷江综合客运枢纽站项目)。项目总投资16013万元,计划2023年11月底完成计划任务。现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预计6月份完成征地拆迁工作。5、三道坑自然风景旅游公路服务区项目。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计划2023年11月底完成计划任务。现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预计6月份完成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工作。6、国防战备公路(乡镇通三级路)。共分为X010哨路口-洞下场公路、X005晓坪-冷水溪公路。现已完成工可报告编制工作,正在进行立项工作,同时对路线和用地红线范围进行现场勘察。7、扶贫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工程。实施里程共计120.124公里,项目总投资1830.3783万元,2023年计划实施项目一期,约532.95万元投资。现正在进行招标准备工作,预计9月份完成施工工作。8、继续做好“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2023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将对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进行复核,现正对照清单进行内业资料整改工作,预计6月底完成;完善示范圈建设,已完成“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圈公里碑安装。9、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建设。已完成11条线路施工图设计,目前正在财政预算评审阶段。10、继续全面落实交通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保障工程建设与农民工支付工作同步进行,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工作,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有关规定,督促施工单位交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签订劳务合同,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同时加强对项目施工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农民工各项权益。

(二)加大安全监管力度。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升百姓防灾能力。在县城步行街、鼓楼广场、涉水乡镇开展安全、应急、防溺水等宣传活动10余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20余人次,在渡口码头悬挂各类宣教横幅50余条。2、抓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上半年对管养路段公路、桥梁、作业施工、设备设施、消防安全进行了2次季度性全面的安全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了及时治理整改。日常排查治理公路隐患共158处;完成上级交办的隐患交办单6个(共15处隐患),均按“一单四制”要求完成,并及时进行了销号,全面做好了“隐患清零”。3、积极开展“赋码管理”工作,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安全生产“赋码管理”工作是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之举,通过考核检查,15家运输企业中,芷江汽车站、农客公司、公交公司、景达水运公司、九九出租车5家企业为绿码、冷水溪提质改造、大树坳产业路工程项目为绿码,其它企业、项目为黄码。黄码企业根据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下月检查转为绿码,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我县交通行业安全水平,坚决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4、加强重点时段安全监管。春运、两会、清明、五一、三月三明山庙会、端午节、汛期等重点时段,我局精心组织,科学调度,一手抓信访维稳,一手抓运输安全,组织开展了节前安全大检查。全县道路客运、水运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实现了安全优质、平稳有序的目标。5、加强水运安全管理。一是做好和平湖旅发工作。4月下旬新投放夜航标24座,改善夜航环境,保障22艘游船安全运行;二是全力做好船舶安全度汛工作。投入资金5000余元,补充了汛期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争取县财政资金18万元、自筹资金10余万元,对全县所有在用新标渡船进行维修保养,今年已完成维修2艘,预计在七月底完成全县所有在用新标渡船进行维修保养工作。6、加强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对受监项目施工现场开展日常质量安全检查、消防安全隐患排查、“隐患清零”“打非治违”、整治“顽瘴痼疾”等专项行动。二是推行“一会三卡”制度。在农村公路建设领域着力推行“一会三卡”工作机制,通过梳理不同项目施工风险,建立“风险提示卡”“作业要点卡”“应急明白卡”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要求传导到一线施工人员,提高基层施工员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

(三)持续加强行业管理。在培育发展运输市场的同时,行业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能,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1、大力推进城乡客运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成功收购4家民营客运企业、车辆65台,改造公交线路7条,投入新能源车37辆,完成7个中心站、34个末站的选址工作,投入资金2000万元。2、加强城市客运管理。一是加大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对我县公交、出租车客运经营企业,客运办每月深入企业,检查督导安全生产工作、并根据安全生产落实情况,实施安全赋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到位。二是开展服务质量考核工作,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对我县4家出租车企业1家网约车企业进行了《巡游、网络预约出租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并对考核结果网上进行公示,行业内部进行通报。三是积极进行信访回复。上半年,接到群众关于客运方面投诉19起,回复率、群众满意度100%,对被投诉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客进行约谈、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处罚,很大程度的纠正了行业陋习。

(四)认真做好人大、政协交办工作。2023年,收到第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人大代表建议8件、第九届政协二次会议委员提案1件。建立专门组织机构,专人负责人大、政协交办工作进行专职办理和回复,力争让代表和委员们对建议、提案的办理过程和结果的满意度为100%。

(五)积极推进交通运输执法工作。1、规范管理,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加大执法工作管控力度。实行执法工作周例会、执法工作月督导制度,实现工作指导与工作监督常态化,5个月来先后召开例会20余次、工作督导8次;二是着重提升执法服务能力。在服务群众、车证甄别、超限超载处理等方面下苦功夫,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能力,全面落实交通运输违法“首违免罚、轻微不罚”惠民政策,免罚货运车辆2700余辆次、超载渡船1艘。2、多措并举,全面履行交通执法职能职责。一是严厉打击非法营运。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非法客运车辆开展集中执法检查工作,对辖区内重点路段开展执法巡查。上半年,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95起(治超中队159起、运政中队34起、水运中队2起);共计执行罚款60余万元(治超中队49.84万元、运政中队10.46万元,水运中队1.5万元)。二是专项整治打出组合拳。开展了春运安全检查、“两会”安保维稳、全县旅发大会活动期间综合执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三保三大”、顽瘴痼疾、打击“黑的”、客运市场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促进了全县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3、稳步推进联合治超工作。与交警部门于火烧铺电子不停车检测点、火烧铺超限超载检测站联合开展整治超重大货车运输、遮挡号牌逃避惩处等专项行动,1-5月期间,共检测称重超货运车辆30余万辆次,立案193 起,目前已办结161起,罚款 49.87 万元,卸载砂石等货物累计2000余吨,先后两次向交警部门移送遮挡号牌协查线索584件。4、宣传教育营造好氛围。开展“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通过电视、融媒、微信、现场宣教、上门送法等方式,广泛宣传交通执法工作。与政法委、交警、铁路等部门开展“路政宣传月”活动,深入乡场、学校开展爱路护路宣传。

二、亮点工作

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按照路地共建、多级联动、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质量地对全县铁路沿线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根除了铁路运行隐患顽疾,确保了铁路安全畅通。我县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铁护工作先进县,连续两年保持平安铁路示范县称号。

(一)坚持高站位推进,多点发力多方保障。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铁路安全畅通。一是多点发力精准推。把铁路安全、平安铁路建设作为一项护经济发展、护社会平安、护芷江形象的中心工作来抓,列入真抓实干、平安创建、安全生产年度考核内容,实施一季度一通报制度。二是多方保障用力推。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铁路周边环境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三年安排专项工作经费、整治经费330万余元。三是倒逼责任促落实。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领导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引发重大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实行责任倒查,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二)坚持高标准治理,攻坚克难清除隐患。啃硬骨头,高标治理。一是在隐患治理上出真招。建立“一单四制”管理制度,细化方案措施,落实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共排查隐患232处,已全部整改销号。对省市交办的芷江镇草将木业等3处重点隐患进行了精细治理。今年上半年县铁路整治办联合怀化铁路部门及涉铁相关乡镇排查确认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点28处,截至5月31日,28处铁路安全隐患点已全部整治完毕。二是在“修封保”上出硬招。在路地双方共同努力下,铁路部门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修建顶涵6处,县投入资金80万元连接顶涵便道5公里。我县铁路既有线存在栅栏开口370个,其中11个大长缺口长760米。我县坚持“一事一策”,整合资源,深入调研,找准症结,补齐短板,沪昆普速铁路芷江段实现了全封闭运行。三是注重结合上出新招。把隐患治理与美丽铁路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我县共创建美丽院落10个。

(三)坚持高效率联动,路地部门协同作战。强化协同联动,明确部门职责,建立上下联动机制,齐抓共管,深入开展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常态化工作格局,沿线路域环境保持良好态势。一是建立路地双方三级段长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单位分工,依法打击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建立路地双方三级段长日常联系及定期巡查制度,定期开展“双段长”培训。共建立“双段长”微信群5个,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建立铁路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机制。县整治办、县护路联防办、涉铁乡镇、铁路公安、工务等部门开展路地联合大巡防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活动。春节期间、“五一”节前,深入辖区沿线乡镇、街道开展铁路护路风险隐患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

(四)坚持高频率宣传,营造良好整治环境。建立平安铁路宣传发动长效机制。结合党员网格化管理,利用媒体、自媒体平台、村村响等载体,通过发动沿线镇村干部、扶贫帮扶干部、义务护路队员、高铁志愿者等方式,开展地毯式宣传,推进平安铁路建设。4月26日至5月31日,芷江县政法委、芷江县铁路安全整治办在全县铁路沿线5个乡镇轮回开展以“知路·爱路·护路”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存在的困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交通运输工作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1、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不按编制配备到位,因交通执法力度大、工作量大,执法人员短缺,无法正常开展执法工作;执法装备、办公设备配备不到位;工作经费预算不到位。2、国防战备公路(乡镇通三级路)。需办理项目立项,特别是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国土调规和办理立项困难。3、“四好农村路”复核工作。“四好农村路”示范圈线路恢复及示范路整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度缓慢。4、城市客运市场管理难度大。现有公交发展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客运企业管理不到位;整治非法营运“黑车”、摩的难度大,单靠交通的执法人员对客运市场的整治职权有限,效果不好,需县政府牵头,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

五、2023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短板弱项,稳定交通投资,做好精准调控,落实“三城一中心”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夯实“三牛”精神,把有限的资金精准“滴灌”到重点项目上来,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二)持续提升行业综合治理能力。一是加强城市客运市场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公交一体化建设和出租车市场管理,组织专门人员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整治客运市场。二是进一步提升县乡村公路管养水平,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督促和指导乡镇对乡道、村组公路进行标准化养护和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强交通行政执法和推动公路治超长效化。大力开展“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坚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积极推进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有序开展。加大科技治超力度,抓好治超联网工作,推进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

(三)坚决落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一是完善安全制度体系。压紧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强道路“两客一危”、水上交通、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铁路周边环境安全整治等领域安全监管。二是加强隐患预防和治理。继续推进交通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将“隐患清零”行动扩大到全行业全领域。继续落实安全生产“赋码管理”,强化企业、项目监管,全面提升我县交通行业安全水平,坚决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三是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强化黄金周、汛期等重点时段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提高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

打印 来源:芷江县交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