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林业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5-07-10 09:51

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芷江县林业局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5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三大盛会”筹备开展情况

1.林地审批情况。“三大盛会”已开工项目12个,其中涉及林地7个,具体审批情况如下:抗战胜利受降旧址保护提升项目、正义大桥项目涉及林地已审批;和之城云树度假酒店、和之城桃花岛爱情营地项目、芷江县智慧停车场桃花岛景区项目部分涉及林地、乔氏明山石产业建设项目及乔氏球桌加工项目涉及林地还未审批。

2.争资争项情况。我局争资争项任务数为3000万,截至目前已完成3139.24万。8个争资项目分别为:2025年松材线虫防治120万、花榈木回归原生境及喙核桃种群复壮50万、2025年其他国土绿化项目450万、非国有林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护林员补助1158.16万元、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1105.18万元、退耕还林补贴20万元、省级提前批非国有林业生态保护补偿资金201.24万元、林草湿荒综合监测补助49万元,现已到账34.66万元。还争取政府专项债项目芷江县林下经济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期),项目资金3000万。

3.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情况。5月30日国家局召开会议就推进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进行部署。6月3日省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和省林业局召开会议进行安排。6月9日,我局向怀化林业局提交进一步整合优化统计表和工作情况说明,优化后我县共有2个自然保护地,即芷江三道坑省级自然保护区、湖南怀化象狮坡森林公园。6月16日,怀化市林业局通知湖南怀化象狮坡省级森林公园归并至湖南中坡国家森林公园,我县自然保护地减少至1个,即芷江三道坑省级自然保护区。6月18日,我县在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完成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有关情况的公示工作。此次公示结果是在省级预审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方案,拟保留自然保护地1个(芷江三道坑省级自然保护区),拟整合归并自然保护地1个(怀化市象狮坡省级森林公园并入湖南中坡国家森林公园),拟回填天窗20个,面积19.28公顷。进一步整合优化后,我县自然保护地数量为1个(减少1个),面积16866.43公顷(减少约183.79公顷)。公示完成后我县按照怀化市要求将该方案以县人民政府名义上报怀化市人民政府。6月20日,我局将县自然资源局、怀化市生态环境局芷江分局、县林业局三部门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联审意见报送至怀化市林业局。6月26日,根据怀化市林业局要求,我局再次与县自然资源局对接,将自然资源局对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意见(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工作要求我县回填“天窗”20个,县自然资源局根据我县情况,只同意回填其中3个。)报送至怀化市林业局。

4.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情况。我县与广东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碳汇项目,签署“碳惠芷江”合作协议。制定《“三大盛会”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通过碳抵消机制实现“三大盛会”期间直接与间接碳排放的中和,达成零碳办会目标,实现全省首例“零碳大会”。同时,正在开发“碳惠芷江”小程序,用户能够通过参与小程序内的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打卡等活动来获取碳积分,这些积分可用于兑换礼品、优惠券等。与此同时,该小程序与芷江林业碳普惠项目对接,用户可凭借打卡等活动产生的碳积分抵消自身的碳排放,从而实现个人碳中和。小程序收益将进入由广东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项目主体单位共同设立的专户,用于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二)坚持党建引领,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制定工作方案,各支部制定学习计划,组织集中学习与交流3次,主要领导上党课1次。创新学习形式,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二是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上半年各党支部累计开展支委会、党员大会35次,开展“点亮微心愿·党群圆梦行”等主题党日活动15次。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固本。开展廉政警示教育3次,围绕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办公用房等重点领域开展全面自查自纠,排查问题7项并建立台账整改销号。选派7名干部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三)聚焦主责主业,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成效显著

1.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一是护林管理精细化。动态调整优化生态护林员队伍,组织多期护林员业务技能与安全防护培训,强化对护林员巡护轨迹、频次、覆盖率的在线监管,巡护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二是资源监管常态化。配合完成2024年度森林督查5个违法图斑的整改销号,组织开展经济审计图斑核实工作(第1期完成,第2期进行中)。执行采伐限额,目前已分解下达全县商品材主伐指标102300立方米,上半年完成商品材采伐办证蓄积48384立方米。三是执法监管有力有效。强化执法组《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学习,提升执法水平。上半年受理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25起,行政处罚25人、法人3个,罚款20.45万元,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2.森林灾害防控扎实有效。一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预期控制在3.55‰以下,完成碧涌等乡镇1.2万亩马尾松毛虫防治(喷粉),全面完成2024年度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52个小班,1744亩),无害化处置疫木3万吨。二是森林防火基础巩固。查处擅自在防火区野外用火案件10起,精心组织全县18个乡镇及五郎溪国有林场参与“131”机制扑火实战演练。借助乡镇赶集时间点开展19次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半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张贴标语、海报300余张,举办森林防灭火培训1次,宣传和培训受益干部群众达3.2万余人次。三是强化林业安全生产监督。上半年开展隐患排查4次,查出重大隐患2起,一般隐患20起,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12份;联合各部门开展叉车排查专项整治,共检查47家企业,发现未办理场内牌叉车28台,并要求及时整改;积极举办“5.12安全生产周”和“6.16安全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共设置咨询台5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横幅10余幅,走进企业开展安全培训10次,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活动2期,累计培训企业员工200余人次。

3.野生动植物保护持续加强。利用“野生动物宣传月”“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发放倡议书4000份。完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群落资源监测和生长环境保护与恢复项目,成功救护野生动物2只。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监督管理,规范设立古树名木保护标志和保护设施,确保古树名木保护牌安装率达100%,完善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开展巡查养护,进行抢救复壮,实施宣传教育培训,创新管理机制,探索并实施古树名木保险制度。

4.林地资源管理规范有序。上半年受理用地申请16宗,办结8宗;审批农村建房占用林地22宗;依法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223.0474万元。针对市林业局核查反馈的11处裸露山体问题,我县根据地类和责任主体,按“一图一策”原则分类制定方案,结合实际和群众意愿科学复绿,4月25日已基本复绿到位。

(四)聚力提质增效,林业产业发展动能增强

1.特色经济林建设稳步推进。2025上半年油茶新造2200亩,油茶低产林改造2000亩。我县已完成2024年验收面积共计1230.6亩(其中油茶新造297.4亩,抚育改造933.2亩),发放补助资金共计76.4万元。

2.竹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制定《芷江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开展竹林道改扩建摸底调查与申报。落实基地建设与资源摸底,完成冷水溪乡20批次食用林产品(竹笋)及土壤抽样送检。指导芷江鑫顺竹业有限公司竹材加工项目完成备案入统,总投资4000万元,预计8月投产。

3.林下经济与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一是科技示范引领。完成林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年报季报填报,增幅5%。指导桥边村林农种植大球盖菇0.8亩(产量4000斤),督促桥边村、王公坡村100亩林下茯苓基地生产。举办笋用乌壳雷竹栽培技术培训班,协助市局通过马尾松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成果评价。实施中央财政项目“薄壳山核桃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和“笋用乌壳雷竹产业化栽培技术应用示范”,开展相关基地调查与指导。二是白蜡产业振兴。积极推动白蜡中医药产业发展,协助协会收购白蜡虫种1.5万余斤,联合“芷江甄选”平台拍摄发布宣传短视频5篇。跟进虫白蜡入省中药药典进度,筹划建设芷江虫白蜡交易平台,迎接中国林科院白蜡产业调研。三是“林长+产业”服务。林长办深化指导,重点扶持家庭林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指导建设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基地。

4.种苗保障基础夯实。调运去冬今春造林苗木55余万株(杉木、油茶为主),良种使用率98%以上,合格率95%以上。培育今冬明春造林苗木450余万株(楠木、赤皮青岗等),对工程造林和油茶造林用苗严格监管,油茶项目补贴仅限良种苗木。

(五)强化支撑保障,治理能力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资金运行规范。完成非税收入征收281.69万元,其中罚没58.64万,植被恢复费223.05万。二是提升纠纷调处能力。上半年全县无新增林地林木承包经营纠纷案件,妥善处理信访诉求3起,同比显著下降。三是审批服务优化。依法高效完成林业许可审批,合规率100%,着力优化流程,缩短时限至法定时限60%以内。四是强化人才保障。完成2024年度干部职工考核,优秀22人,合格80人。落实职称评审政策,申报正高1人、副高4人,推荐5名高级职称人员入选省级专家库。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财政收支压力巨大。非税收入因政策调整和职能划转持续锐减,而退休人员经费负担日益沉重,挤占有限的工作经费,严重影响机构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投入。二是产业发展瓶颈凸显。油茶产业面临劳动力短缺、投入成本高、地类政策限制、低改效果不理想、更新改造推动难等系列问题,影响产业规模与效益提升。竹产业等新兴产业处于培育壮大关键期,需要持续的政策、资金和市场支持。三是资源保护压力不减。违法占用林地、滥伐林木、违规用火等现象依然存在,执法监管和源头治理需持续加强。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管理面临挑战。四是人才队伍结构待优化。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有待充实,基层林业站所人员老化、知识结构更新滞后问题需重视。

三、2025下半年工作计划

1.坚持分类施策,做好松材线虫防控。一是对沪昆、长芷、芷铜高速,国省干道、高铁沿路沿线等零星枯死木实施择伐,对其他可以皆伐的区域实施松林改培;二是将三道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县级年度除治方案单独向省市汇报后再编制;三是对生态敏感区、沿路沿线、保护地范围的部分健康松林和古松名松进行打孔注药保护;四是严格《木材采伐许可证》审批、严管木材加工企业、严抓木材流通环节,督促乡镇做好伐中监督伐后验收。

2.坚持开放发展,做好“三大盛会”筹备。一是继续完成县旅发大会项目涉林地报批工作;二是切实做好“碳惠芷江”项目,借助举办三大盛会的契机,打造“零碳办会+生态赋能”模式,把绿色理念融入会议全流程,树立县域低碳发展的典范。

3.坚持布局谋篇,做好林业“十五五”规划。总结“十四五”时期经验教训,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紧跟国家、省、市林草政策动向,通过广泛征集各部门意见建议,加强科学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做好全县林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4.坚持强基固本,做好林长制及森林防灭火工作。持续贯彻落实林长制度,常态化开展林长制信息平台更新维护,推动各级林长、护林员履职尽责,做好林下经济等创新模式推广。围绕森林防灭火“八大行动”,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提升物资储备力量和灭火队伍专业能力,持续优化“131”防控机制,织密安全防护网。

5.坚持真抓实干,做好国家储备林项目。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国储林项目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可研报告,重新编制实施方案和年度作业设计,并上报市、省林业局审核备案,将项目纳入国家储备林项目“笼子”。加快项目收储进度,做好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及其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

6.坚持守正创新,做好虫白蜡品牌发展。一是开展种虫培育技术研究,解决种虫供应问题;二是加强白蜡协会管理,规范白蜡产业市场;三是进一步加大和技术机构的科技合作,将白蜡功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完成新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的申报认证;四是加大助企助农支持力度,推动虫白蜡可持续性发展;五是将白蜡林提质改造纳入国土空间绿化项目,提升白蜡林质量。

四、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

我县三道坑镇获省林长制工作表彰奖励40万元,水宽乡拾担村护林员杨波获评全省生态护林员标兵,大树坳乡大树坳村胡应权等6人获评全市护林员标兵。

打印 来源:芷江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