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2024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卫健委的支持指导下,坚持把服务群众贯穿始终,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以构建“健康芷江”为主线,聚焦薄弱环节,坚持稳中求进,各项工作取得较好进展,现将2024年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的建设特色引领全面加强。一是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全年召开专题党委会12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每月研究卫健系统党建重点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周密安排部署全系统党建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压实党建责任。二是抓实党员学习教育和管理。通过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开展专题研讨12次,各支部开展学习共70余次。三是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组织局党委委员讲纪律党课3次,基层党支部书记讲纪律党课17次、党员讲微党课92人次、观看党员教育片880人次、党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428人次、运用红色资源和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257人次,开展专题研讨68次。四是持续推进支部“五化”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党组织生活抓实发展党员工作统一规划阵地建设。五是学用结合为群众办实事。举办“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开展“点亮微心愿·党群圆梦行”公益募捐活动,17个党支部捐款694人次,捐款8224.07元。六是坚决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年内,局党委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2次、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6次。七是坚决巩固提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案件为抓手,完善健全系统监管机制和内控制度,重拳出击,整治重点领域突出乱象,加强监督执纪,抓紧抓实作风建设。今年来,县纪委监委立案38人,给予党内警告3人,记过3人。局党委给予提醒谈话34人,警示谈话13人,立案3起5人,给予警告2人,党内警告3人,记过1人。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一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运行。成立了芷江侗族自治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运行推进机制,制定“1+5”文件(征求意见稿),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审定通过,按方案抓好工作落实,全力提升我县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二是不断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体系。通过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加强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强化药品采购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抗菌药物和处方点评培训等措施,不断完善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快提升药学服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截至2024年11月,县直医疗机构基药采购金额占比48.88%,品规占比55.08%;乡镇卫生院基药采购金额占比77.41%,品规占比76.55%。
(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一是引进湘雅优质资源帮扶我县。建立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远程医学中心芷江分中心”,是湘雅医院远程医学中心设在怀化市唯一的县级分中心,具备疑难病例会诊、远程心电会诊、远程超声会诊、远程影像会诊(含X光、DR、CT、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远程病理会诊、远程教育培训等六大功能,拟将湘雅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先进医疗技术延伸服务至全县所有乡镇,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加优化县域基层医疗资源,有效赋能医改工作的推进。截止至12月13日,远程会诊平台开通科室30个,上线专家101名,已开展远程医学诊疗服务433例,其中远程疑难病例会诊43例、远程心电会诊1例、远程超声会诊1例、远程影像会诊5例、远程肺结节筛查253例、远程病理会诊124例、远程皮肤会诊4例。邀请湘雅医院专家到县人民医院开展手术2例。二是推进信息平台建设赋能医改。局党委安排拨付信息化建设资金235.76万元到各实施单位,使我县医疗机构全部成功接入健康怀化平台,接入的医疗机构已经实现检验结果互相调阅,预计12月底,我县所有二级医疗机构实现跨县、跨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三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新店坪镇中心卫生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后续将为周边地区的人民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罗旧镇中心卫生院血透中心已于2024年8月22日正式开科运行,截至目前,罗旧镇中心卫生院血透中心共接诊血液透析患者57人,其中定时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1人,透析443人次;县中医医院血透室已建设完毕,预计2025年元月正式投入使用;康雅医院血透室正在积极建设推进中。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罗旧镇中心卫生院、芷江镇卫生院、新店坪镇中心卫生院、楠木坪镇中心卫生院4家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楠木坪镇中心卫生院荣获全省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乡村医生等级评定已全面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已正式出台《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十二条措施》。四是加强重点专科能力建设。2024年9月,县人民医院将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申报省临床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申报市临床重点专科。10月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申报省临床重点专科已顺利通过,目前正在制定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五是建成急救网络体系。2024年10月,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高标准建成“1+1+6”的急救网络体系(即1个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县人民医院1个县级急救中心,县中医医院、新店坪镇中心卫生院、罗旧镇中心卫生院、碧涌镇中心卫生院、楠木坪镇中心卫生院、土桥镇中心卫生院6个医疗急救站),拟定12月30日之前启动运营。六是持续推进医疗资源整合。2024年6月已完成新店坪镇大洪山卫生院资源整合,将进一步整合县城及各乡镇医疗资源,实现资源合理利用达到效益最大化。
(四)民生可感行动全面完成。一是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与诊断服务(目标数1400人):截至目前,全县共为1606名新生儿免费提供听力障碍、致盲性眼病、遗传代谢病、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与诊断服务,完成目标人群覆盖率114.71%。二是普惠性托育“护蕾”行动(目标数208个):已完成新增普惠性托位208个,完成率100%。三是实施中医体质辨识行动(目标数4000人):截至目前已完成中医体质辨识诊断服务4119人,完成率103%。已按时完成序时任务数。
(五)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日臻优化。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33支(共344人);加强法定传染病报告,1-11月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3576例,死亡14例,报告发病率为1191.19/10万,报告死亡率为4.66/10万。其中,2024年1月1日-11月30日暂未报告甲类传染病例;乙类传染病报告12种共1869例,报告发病率为622.58/10万,较2023年同期下降47.97%,死亡14例,报告死亡率为4.66/10万,较2023年同期下降22.28%;丙类传染病报告4种共1707例,报告发病率为568.61/10万,较2023年同期上升35.05%,无死亡病例。全面开展预防接种率调查,全县1-11月1-7岁常建卡率100%,建证率100%,各苗接种率为卡介苗99.93%、脊灰97.79%、百白破96.42%、乙肝98.33%、麻腮风97%、A群流脑92.7%、A+C群流脑96.66%、乙脑96.38%、甲肝95.13%、白破二联97.12%。严格管控精神障碍患者,1-11月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人数1932人,报告患病率为6.44‰,规范管理率为99.59%,规律服药率为98.03%,面访率为99.43%,体检率为95.81%。
(六)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稳步推进。新店坪镇中心卫生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项目已全面完工。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一期住院综合大楼及一期住院综合大楼附属工程完成了大部分设备安装和一期3566㎡配套设施建设及院区亮化11000㎡,达总工程量的99%,12月底完成部分科室搬迁。芷江康雅医院主体工程已完工,现已完成通水通电,目前还在消防验收阶段,预计2025年3月左右完成搬迁。
(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县2024年9月26日制定出台《芷江侗族自治县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芷办发〔2024〕8号)文件。全面落实优化生育工作各项政策、普惠性托育体系建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工作,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芷江侗族自治县“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八)深入推进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卫健系统高度重视“四个不合理”和收受“红包”行为,采取医院自查、局党委组织专家专项检查的方式对我县医疗机构“四个不合理”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2024年医疗机构自查处方及病历医嘱42635张,发现问题986个;拒收红包礼金24起涉及金额15392元。局党委专项检查处方及病历医嘱6501张,发现问题28个,对发现问题涉及的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给予提醒谈话34人,警示谈话13人,查处案件3起,给予警告2人,党内警告3人,记过1人。通过此类治理活动,3次处方点评的处方合理率县直医疗机构平均达到92.42%,乡镇卫生院的处方合格率平均达到95.2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资难保障。目前县财政对县直医疗机构年度预算实行零预算、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实行20%的差额预算,且因县财政困难,年度预算资金有时不能按月足额拨付到位。加上因医药体制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加之下调了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造成医疗服务性收入减少。医务人员工资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运转。
(二)发展难壮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纳入国家及省级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投入实行中央、省、市、县分级负担的政策,但由于县级层面财力不足没有给予配套,医疗机构只好通过贷款或拖欠工程款的办法解决,项目建设难推进。同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购置了与之匹配的医疗设施设备,但采购资金都是医院通过贷款等方式自筹,产生了不少债务,还款压力巨大。
(三)人才难留住。由于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低,加上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任务繁重,不但要完成基本医疗工作,还要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扶贫等工作,导致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人才严重匮乏。且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专业技术资格偏低,医疗卫生人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事人才管理制度,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盘活人才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培育措施。对编制内人员实行定岗位、定职责、定目标、定任务、定考核、定绩效,精细管理到人。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提升业务水平。
(二)进一步推动医共体建设运行。全面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运行,着力实施“7大工程”,落实“8个统一”要求,做到“12个转变”,完成“62项指标”,实现“4提升”“4减少”“4减轻”目标,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形成就医诊疗新格局,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加强成本核算与经济管理水平,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彻底解决医保基金入不敷出和群众就医负担偏重等问题。
(三)进一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建立以DIP(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要支付方式,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模式。在DIP付费前提下,2025年我县医共体要按照“总额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方式实施打包付费,更好发挥医保支付激励约束作用,更好促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发展,更好维护群众健康福祉。
(四)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络。坚持多病共防,加强常见传染病监测及疫情处置,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开展应急演练培训,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救治体系,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保障群众就医住院需求。提升免疫规划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展早癌筛查和肿瘤登记等癌症防治工作,做好城乡生活饮用水监测,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推进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