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文体旅游广电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7-03-09 00:00

今年,我局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目标管理要求,结合实际,大力推动民族宗教文体旅游广电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16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两学一做”为突破口,总揽工作全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约束,逐步深化对党章党纪党规的学习,促进全体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作风持续转变,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民族宗教文体旅游广电局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计划表》、《民族宗教文体旅游广电局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等,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各支部组织开展“两学一做”专题辅导,辅导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准则》、《条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上级重要会议精神、县领导重要讲话等,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营造“人人争当合格党员”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学习氛围。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的同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在全局组织集中专题辅导的同时,由支部自行开展学习讨论,并形成学习讨论报告。

四是确保抓实见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面对的是全体党员,要精心组织、讲究方法、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突出正常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积极组织党员学起来、用起来,切实发扬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教育与巩固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确保了学习教育抓出特色、学出成效。

二、以服务民族群众为己任,助力民族宗教事业上新阶

1、狠抓政策贯彻落实工作。一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民族工作会议、《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每年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行”活动为契机,广泛而深入地进行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大力宣扬和倡导“三个离不开”思想,使全县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平等、团结、互助”的意识大为增强。二是严把审核关,做好民族成份识别、少数民族考生审核、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助学金和少数民族医疗减免费发放工作。目前我县居住着侗、汉、苗、土家等25个少数民族,全县总人口38.2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4.46万人,占64%;其中,侗族人口21.33万人,占55.8%。2016年共审核考生1578人,其中少数民族考生1224人,汉族考生352人。县级审批(无变化)考生791人,市级审批(有户口迁移、户口补录、民族变更)考生787人,未出现错误;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和省市民委、教育、财政以及民委、教育、卫生关于“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助学金”、“少数民族医疗减免费”发放的规定,2016年我局发放少数民族医疗减免费20万元,共有132人得到救助。三是继续做好来芷少数民族管理工作。一年来,我局会同芷江镇政府、城管局等相关部门成功调解多起涉及少数民族纠纷的事件,维护了芷江的和谐稳定。

2、狠抓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加强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我局按照湖南省民委《湖南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审批办法》,认真组织项目申报、论证和项目实施报账,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报账程序和项目档案管理,2016年省民宗委下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46万元,充分发挥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政策钱、温暖钱、团结钱”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我县边远乡镇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二是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建设。让侗族的建筑文化、侗族传统文化习俗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2016年,我局向国家民委申请命名2个,向省级民委申请命名10个,其中向国家民委申请命名的三道坑镇、牛皮寨村已经进入网上公示阶段。三是大力支持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我局除大力改善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外,更是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建设,先后扶持了:原杨公庙乡柑桔品改、原罗岩乡深坑溪村水蜜桃基地建设、原麻缨塘白溪坪蔬菜基地、原艾头坪老兵山羊养殖、原竹坪铺蜈蚣坡芷民丰生猪养殖等。

3、狠抓宗教管理工作。一是对各宗教场所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制订了《宗教场所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组织宗教场所负责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今年已培训教职人员40余人次。二是抓好财务监督管理,各宗教场所按季度公示收支情况,并向我局送财务报表。三是抓好反邪防渗工作。积极配合反邪部门到各个宗教场所做反邪宣传和检查。对宗教人员进出从事宗教活动,实行申报审批制度。四是我局对各宗教场所的矛盾纠纷,提早介入、迅速处理,把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月三”及其他活动均没有事故发生。五是引导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在我局的引导下,全县宗教界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我县宗教界向公益慈善事业捐资达8万多元。五是县庆工作有序进行。成立了30周年县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启动县庆筹备工作,办公地点设芷江宾馆一栋二楼。我县向市民宗委,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办芷江侗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的请示”已行文送呈,逐级上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均进行了专题研究,县直有关部门对照省政府2013第11次常务会纪要明确的省直单位对口支持少数民族县逢十周年庆项目(资金)和县庆重点项目正在积极对接之中。

三、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助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1、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载体平台和物质基础。加强业务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支持,更新基层阵地文化服务设备、图书。目前,我县18个乡镇全部建有乡镇文化站,有20个在编文化辅导员,18名“三区”文化工作者。全县299个村,村村有“农家书屋”,有专人管理,且经常开展读书活动,书屋得到有效利用,今年我县再获省里表彰,授予全省农家书屋工作先进单位和示范农家书屋两项殊荣。各村均建有文化大院,并配备音响、DVD等文化设施设备,各项设施功能完善,每村基本上都有一支以上文艺队伍。11月,我县按“七个一”的标准建成10个省级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现准备迎接省里检查验收,剩余73个点将于2018年建完。进一步加快推进“四馆一中心”建设。

2、大力组织实施文化惠民行动。深入推进文化馆、图书馆、街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免费开放以及农村电影放映、免费艺术辅导培训等惠民活动。截至目前,开设各类免费培训24期,共培训学员5810人次。全馆音乐厅、舞蹈厅、器乐室共接待免费开放群众达6000余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全年接待全县群众及外来游客达12000人次;在图书、报刊、杂志采购上,我们投入资金6万余元,购入新出版图书2400余册,订阅报刊、杂志90余种。目前,累计办理图书借阅证1426个,读者到馆借阅图书1.02万册次,总流通人次为0.88万人次;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多功能厅、培训教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长期免费开放,免费提供书报刊借阅、体育健身、群众文艺演出活动、时政科普教育、青少年校外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流动服务等,一些辅助性服务如办证、存包等一律免费。目前,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共接待活动群众1.5万多人次,撑起群众文化一片天;我县“户户通”广播电视目标任务为13920户,已经圆满完成;农村电影放映方面,截止到目前,已按上面要求订购影片26部,(以监控平台为准)已超额完成全年3576场的任务目标,观影人数21万人次,广场电影放映100余场,观映人数达到3万人次。

3、努力打造群众艺术精品。发挥文学、美术、戏曲、曲艺等文艺队伍的积极性,实现创作、编排、演出、推广等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服务一条龙。举办全县“欢乐潇湘·美丽芷江”大型文艺晚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得到市领导高度评价。选送优秀舞蹈《红之韵》参加全省欢乐潇湘文艺汇演,获三等奖。以中国梦为主题的音乐舞蹈作品创作,选送音乐类作品《走进百姓家》参加全市文艺创作大赛;我县张剑同志撰写的《芷江机场春秋》在参加湖南省图书馆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烽火铸英魂”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微电影《官梦》、歌曲类《喊一声怀化》、《沅水放排号子》参加湖南省第五届艺术节,其中歌曲《沅水放排号子》获省金奖、《喊一声怀化》获省银奖,微电影《官梦》推荐国家文化部。胡杨石雕作品《竹节》、《衍》分别在 “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第六届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上荣获金奖,《繁衍》在第七届湖南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上获得银奖。《芷江孽龙舞》在中国教育频道校园时代第14届全球华人青少年综艺盛典活动中获得金奖。

4、继续做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加大市场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推出错时执法,消除文化市场管理的空档;发挥文化市场行业协会作用,组建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队伍,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确保了文化市场的安全与繁荣。目前,我县歌舞娱乐场所12个、网吧45个、电子游戏(艺)室29个共86个。共查处文化市场违法案件50起,处罚45起,均依法给予了罚款、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共查缴淫秽色情非法书刊108册,盗版出版物521册,淫秽色情非法音像制品236张,对经营业主进行了批评教育,宣讲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督促其依法经营;配合县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大队对2家噪声扰民的KTV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并现场处罚了1家违规场所;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均安全进行,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未出现一次不健康内容的表演活动。

5、文化遗产保护有效推进。我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面、地下和馆藏文物十分丰富。今年,我县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虎墓、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庄园、文物保护单位宝庆会馆(红二.六军团指挥部)、国保单位天后宫进行修缮,对芷江沅州古城墙进行了调查勘探认定,同时,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今年是文物普查工作第五年,也是收官之年。我县文物普查工作人员按照“一普”工作要求,加紧对我县馆藏文物数据录入登记工作,截至目前,馆藏文物数据录入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现正处于总结阶段。截至目前,我县馆藏文物无安全事故发生,野外文物安全形势好。

四、以备战市五运会为主线,助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1、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一是积极备战。省体操蹦床常规赛运动员共24名,新注册运动员5名。其中,体操10人,蹦床14人。对这些2016年参加省比赛的队员做了详细的分析,并确定了重点运动员和金牌运动员,如杨定锴、杨双齐、杨团体等;重新部署了2017年的市五运会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督促小组,对每个教练员和重点队员做了跟踪,并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积极性的奖励制度;派出了体操蹦床、举重、摔跤及跆拳道教练员到长沙参加业务培训,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提高了执教水平。二是立足“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工作要点,不断发现、培养、输送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五月下旬和六月上旬,组织人员到芷江各乡镇、周边县城选拔各项运动员苗子。三是全力以赴各项省常规比赛,我县体操蹦床基地代表怀化市共派出23名运动员分别参加6个级别的比赛,获得15枚金牌,6枚银牌,12枚铜牌;游泳运动员曾柳辉在省常规比赛中取得1枚铜牌。

2、群众体育工作再创新高。一是加强组织管理,完成了单项体育协会的调查摸底,召开了2015年全县单项体育协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2016年各协会活动,对2015年先进单项体育协会进行了表彰。二是引领全民健身活动,带动群众体育深入发展。今年四月组队参加怀化市的龙舟赛,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五月份举办了芷江县首届龙舟赛。组织承办了芷江县“创先杯”篮球赛,共19个代表队参赛。组队参加了怀化市“城际”篮球联赛。三是老年体育健身丰富多彩。成立了太极协会,同时举办了全县2016年“太极拳健身月”活动,参加选手200多人,各协会发挥职能,多层次地开展活动。一年来,各协会分别开展了钓鱼比赛、山地自行车赛、象棋赛、拳剑比武等多项活动。截至目前,步行街的广场跳舞运动参加人员每天达1500人左右;民族广场的广场跳舞运动、太极拳剑参加人员达600人左右;沿河健步走的每天上千人,其他健身健体活动的达5000人。

3、落实体育惠民工程。我局以为民办实事为契机,认真组织实施安排农民健身工程。先后完成健身路径7处,农民健身工程54个村。实现全县66%行政村实施此工程,惠及百姓20余万人。同时,加快县、乡、村三级健身工程项目申报工作。认真做好全县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调研工作,完成市局各相关科室安排的常规工作。

4、体育产业发展情况。2016年芷江县体育彩票在省体彩中心和市分中心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县体育局积极支持下,在各个业主的共同努力下,县电彩总销量为2567900元,即开总销量为558500元,竞彩总销量为6857950元,赛车总销量为189630元,全年各彩种总销量为10173980元。我县现有网点9家,其中竞彩网点5家,传统电彩网点4家。

五、以打造成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助力文化旅游大繁荣

1、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今年,全县旅游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基础和配套投入逐步加大,旅游产品体系趋于丰富,品牌宣传成果卓著,在创新“互联网+全域旅游”暨第四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中国•思南)论坛上,荣登“2016年最美中国榜”。在北京召开的2016中国生态年会暨城乡魅力生态成果发布活动中获得“全国生态田园城市”的称号。2016年预计接待游客481.8万人次,旅游收入24.1亿元,分别增长6.99%和7%。

2、坚持规划指引,明确发展路径。一是以“构建知名文化生态旅游胜地”为目标,启动了《县旅游总体规划》、《县“十三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抗日受降旧址即“一园三馆”、县城创建5A景区的《5A级旅游景区规划》等修编、编制。争取到省旅游局支持,由北京嘉仁美聚旅发公司组织,对我县旅游资源丰富的扶贫村进行了采风拍摄,完成了《三道坑镇旅游扶贫规划》编制。二是将省委书记的扶贫联系点——三道坑镇作为旅游扶贫示范点,聘请北京嘉仁美聚旅发公司、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进一步整理完善了三道坑旅游规划,创新旅游扶贫措施与生态观光采摘、体验相结合发展模式,大力打造以产业为基础、扶贫为目的、具有公益色彩旅游方式的侗苗风情生态文化体验区,辐射人口1.4万人。三是积极整合旅游名镇各村、特色村寨、“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抱团发展,突出北部生态文化、南部侗民俗文化、东部生态休闲养老养生文化、西部边贸文化整合发展,全域推进。

3、依托项目带动,打造旗舰品牌。一是启动了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古城商道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工程建设正在进行中。二是成功实施了佰瀑峡景区项目。引入芷江和平城景区策划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建设—促销—运行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投资建设开发了佰瀑峡景区,目前景区试运行良好。三是有序推进了民族工艺产业园项目。目前,该项目规划方案的环评、可研已完成,正在进行项目招商和征拆工作。四是有条不紊推进全年确定的11个旅游项目。统一民族风格建筑物的打造。已完成城区及高速沿线的民族风格建筑建设,高铁沿线、三道坑景区沿线正在抓紧规划设计建设中;抗战历史遗址旅游景点恢复及开发。对我县现存的抗战碉堡群、机窝、万人坑遗址等,完成了望城坡—小溪—飞虎路口抗战碉堡群、张氏冲—枣子山—飞虎路口抗战碉堡群等5处“模拟抗战”体验场地修缮及旅游开发的设计和可研工作;完成了飞虎队纪念馆修建项目的设计工作;巫傩文化传承及商业化运作。目前正在整合县民族艺术团与辰州演艺公司资源,挖掘整理开发丰富演艺节目,扩大演出影响力,增强市场经济效益;芷江小吃一条街建设。依托索子街上中下街打造“酒吧茶饮主题客栈”一条街,正在抓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芷江旅游商品一条街打造。依托风雨桥引导打造“旅游特色商品”一条街,正在实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舞水河资源开发及利用。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标识工作建设。精品生态线路、古城商道、景区点等部分标识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因该项目需占地256亩,用地选址还无法确定;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成立了县城历史街区修缮工程指挥部,修缮资金由1800万元增至为5000万元,项目招投标已完成,7月份已开工进场试点修缮伞巷内总工会到鸭拱桥段的路面、墙面;新内外八景的打造。由于原 “内八景”及部分“外八景”已不复存在,目前正在抓紧项目前期工作,建设技术先进提炼新的内外八景;旅游公共设施项目建设。红色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已基本竣工通车,15所厕所革命正在推进施工中,年底全面完工,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工程建设项目已经正式启动。

3、坚持市场推动,树立品牌形象。一是加强市场营销措施,积极对接融入张吉怀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印制了《中国•芷江大湘西地区广告发布方案》、《芷江旅游指南》、《芷江旅游地图》、芷江宣传片等资料。积极拓展市场,四月份参加了长株潭地区旅行社专题推介会,五月份邀请了三十多家中国旅游网络媒体开展了走进芷江活动。八月份参加了杭州《相约侗乡乐游怀化》旅游专场推介会。九月份在五郎溪村举办了湖南首站及首届“美聚村跑活动”,180余名来自福建、北京、上海和全国各地的“村跑”达人参加活动。二是加大市场规范力度,出台《旅游过夜游地接奖励办法》,加大对导游和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共培训景点导游员200余人次,培训酒店行业服务员和星级农家乐负责人1000人次,组织景点景区、星级宾馆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多场,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重点项目情况

1、五环时代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47亿元,2016年1月份申请了1000万的项目资金,3月份成立了体育中心项目指挥部,5月27日跟五环集团签订正式合作协议,目前正在开展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

2、体育场改造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八千万2013年7月份中央资金三百万已到位。3月份成立了项目指挥部,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已于11月进场施工。

3、民族工艺产业园:3月22日,项目部组织召开了村组干部会议,进行了调查摸底,初步了解了产业园内的基本情况和现状;4月26日,民族工艺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部已挂牌成立,组建了征拆工作班子。5月,国土部门出具了土地预审意见书和红线图;设计部门出具了民族工艺产业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提请县主要领导修改审定。环评、可研、立项已完成,正在向国土部门申报土地报批工作。

4、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进程,4月14日,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纪要通过了关于芷江历史街区修缮工作相关议题,同意成立县城历史街区修缮工程指挥部,届时,我县历史街区修缮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随即,历史街区修缮指挥部正式开始筹划进行历史街区搬迁户清理、制作设计图纸及历史街区修缮设计方案稿、工程立项和办理招投标等事宜,6月中旬正式确定中标单位——湖北丰景园林古建有限公司。按照历史街区修缮工程计划统筹安排,7月历史街区修缮指挥部正式开工进场修缮云路街内路面、墙面。为了取得更好的整体修缮成效,历史街区修缮指挥部协同施工单位组织实施历史街区样板修缮工程(对位于历史街区的云路街的一段围墙,陶家大院、育婴堂两个院落作为率先修缮试点项目)。截至目前,陶家大院的居民搬迁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全面修缮陶家大院。育婴堂已完成搬迁事宜。

六、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我局将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继续巩固发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推进我县民族宗教文体旅游广电工作再上新台阶。

1、做好县庆30周年庆祝活动,推动民族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

3、继续抓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抓好民族文化整理抢救工作,认真搞好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选送优秀节目,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4、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四馆一中心”建设,要积极通过争取武夷山片区扶贫开发工程,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建设。

5、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好73个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全县所有乡村都有较为完善的综合服务平台。

6、进一步推进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完成我县205个村的建设任务。

7、着力备战市五运会。

8、做好《芷江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加快编制《县“十三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加快和平园“一园三馆”提质升级和县城创建5A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9、重点加强11个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和精品景点景区提质升级。加快11个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在今明两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我县“过境游”到“过夜游”转变。启动县城创建5A景区建设。依托和平园“一园三馆”,进行旅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5A必备要件建设和提质改造,县城整体创建5A级旅游景区。启动和平湖开发规划及施工设计编制,开发建设和平湖水上旅游项目。整合三道坑景区旅游资源及4个特色农业产业园,抓实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农业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10、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按照省市要求旅游道路必须达到3级以上道路标准的要求和机遇,积极加强与省市发改、交通、旅游部门的对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确保3A级以上景区全部列入省交通规划笼子,着力打通旅游景区与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连接线。另一方面,以怀化市打造湖南省第二大旅游集散中心为目标,加快芷江县城游客集散中心和受降旧址、农业园、三道坑等重点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满足自驾游、家庭游的精品客栈,充分挖掘芷江饮食文化,推出一批风味饮食和特色小吃,推进商务酒店建设。

11、提升旅游市场化程度。运用好大数据研究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一是整合资源,归集资产,做大做强旅游发展公司,搭建投融资市场化载体平台。二是包装策划好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市场主体。三是积极通过网络营销、平面媒体营销、户外和线路(旅行社)联合营销、客源地专题营销、节气营销等方式,提高旅游知名度和人气聚集。积极开拓长沙、湖北、重庆、贵州、广西等重点旅游市场,加强与周边旅游景点的对接,主动融入大湘西区域旅游体系,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

打印 来源: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