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0年工作计划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0-02-19 17:08

2020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发展、深层次融合,让文化和体育为旅游产业发展赋能,让旅游来推动文体事业可持续性繁荣发展,力争全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事业综合实力进位前移。

(一)旅游方面

1、全力推进5A创建工作。一是搭建班子,细化方案。对标国家5A景区创建标准,做优做特5A景区提升方案,做精做细5A景区创建工作方案,厘清具体责任清单,搭建创建班子,开展创建工作。二是积极申报,通过初评。扎实开展我县抗战胜利受降旧址景区景观质量情况自检,认真准备5A景区申报材料,积极向市文旅广体局、省文旅厅汇报创建工作,争取通过全省2020年5A景区景观质量初评,并成功推荐到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待评,力争年底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景观质量评估,获得创建国家5A景区资格。

2、稳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按照5A景区提升方案,翔实设计,分步分批落实项目建设。一是启动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配合城建投集团公司融资1.5个亿,利用检察院对面可用空地120余亩建设一级游客集散中心,今年上半年内做好土地报批、征地拆迁,场地平整工作,年底进行建设。二是做好和平村旅游景点升级改造项目。配合城建投集团公司融资1500万元,升级改造现有餐厅和住宿,新建可容300人观看的室内演艺中心,筹建二级游客服务中心、烧烤长廊、购物中心、篝火广场、小型鼓楼、星空小屋、帐篷营地等旅游配套设施,修建水平连接南北两岸的杨溪河风雨桥,努力将和平村打造成三星级旅游景点。三是开发和丰富“一园三馆”业态。通过招商引资利用一园三馆内现有场所建设AR、VR科技馆或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社会资本运营飞虎俱乐部、开发飞虎文创产品,利用可用空地增加亲子互动乐园等新业态项目,丰富“一园三馆”旅游产品供给,完善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四是盘活现有旅游资源,提质特色街区建设。配合城建投集团公司全面完成对龙津风雨桥上政府所有21个门面提质改造,逐步打造旅游商品一条街;提质民族广场建设,打造芷江民族广场特色业态;引导提质索子街沿线民居旅馆和酒吧,丰富芷江夜游商品;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用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经营历史街区—伞巷“跑马楼”、“陶家大院”,通过以点带面逐步丰富伞巷、云路街历史街区的旅游业态。

3、有序推进乡村民宿发展。一是做优规划。依托我县优良的生态环境,结合我县旅游资源空间布局,计划将我县民宿产业规划为“一村四区”的发展格局。“一村”是在和平村通过招商和融资修建研学营地,打造以研学和生态民俗表演为核心的研学民宿村;四区分别是东部生态休闲民宿区、南部侗寨生活体验民宿区、西部农事采摘和休闲观光民宿区、北部明山生态康养民宿区。东部生态休闲民宿区以山水之间为核心,开发民宿表演、休闲度假、特色餐饮等业态;南部侗寨生活体验民宿区以清江侗寨、碧河侗寨、黄沙侗寨为核心,开发侗民族生活体验、民俗节庆表演、生态农产品开发等业态;西部农事采摘和休闲观光民宿区以沙湾甜茶基地和新庄心田美墅为核心,开展农事采摘体验、农产品制作体验、生态漂流等业态;北部明山生态养生民宿区以三道坑酒店、农家乐和张小花客栈为核心,开展休闲垂钓、养老养生、非遗研学、生态写生等业态。二是建立机制。指导成立以民宿经营者为主要成员的县民宿行业协会,探索构建政府部门引导、专业团队指导、经营户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监督的发展格局,推动我县民宿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打造样板。以突出特色塑造为主体,今年重点培育小花客栈、甜茶康养、山水之间、和平村、心田美墅等民宿企业和业主,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塑造典型,提供样板,逐步实现“一村一特色、一家一主题”格局。四是政策保障。出台我县《乡村民宿发展指导意见》,助推我县民宿产业发展。

4、强力推进旅游宣传和市场化运营。一是全面宣传,引爆人气。外围宣传方面:继续在长沙南站、12306平台进行平面宣传和订票成功目的地推荐,邀请湖南卫视或经视知名栏目来芷取景拍摄,在湖南交通广播频道投放宣传广告,完善高速沿线指示牌,同时鼓励在国家、省、市重要杂志投稿宣传芷江文化旅游。内部宣传方面:按5A景区要求,统一风格做好县内旅游线路标识标牌,开通县内旅游公交专线,利用车身大力宣传芷江人文景点;加强活动宣传,通过组织开展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活动、民俗活动、体育赛事、抖音创作大赛等,充分全面宣传我县抗战、民族、生态文化等文化和产品;引导县域各自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我县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通过评比活动甄选优秀短视频作品,引导全民在抖音、快鱼、微视等平自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网红芷江。二是做优旅游线路。指导城建投集团公司开发芷江“一日游”和“两日游”精品线路,做活县城及周边旅游闭环线。三是做好配套服务。指导城建投集团公司全面加快与各大旅行社、线上网站、湘运公司、各宾馆酒店、特色产品销售商、特色餐饮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四是做好地接服务。指导城建投集团公司出资与我县境内的沅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我县首个具备地接导游、引客入芷、导客引流能力的国有控股旅行社,逐步完善和启动地接服务。五是筹建芷江旅游协会。指导成立以旅游行业经营企业和业主为主体的县旅游协会,逐步实现行业自律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5、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做优项目包装。根据创建5A景区要求和我县实际,做好“一园三馆”体验互动业态项目包装,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建设,重点做好国家级研学营地、高科技文化主题乐园项目包装,积极招商推介。二是做好招商服务。积极对接国内知名旅游企业,加强与广州励丰公司联络,努力促进《和平城》项目落地;继续和深圳多哆科技、深圳精敏科技公司联系,争取“一园三馆”内AR、VR科技体验项目合作成功,同时全面做好来芷投资考察企业服务工作,努力实现旅游招商突破。

(二)文化方面

1、加快落实三年行动计划。严格按照《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件要求,重点加快推进我县新文化馆、图书馆装修项目启动,完成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确保达到国家标准。争取到2020年,全县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免费开放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2、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深入挖掘和抢救如孽龙、傩堂戏及沅州石雕等文化资源,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生态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以创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将地方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打造成文化精品产业并繁荣发展。积极开展文化研究、人才培养、剧目创作、节会竞赛、文化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本土文化品牌在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芷江本土文化核心竞争力。

3、继续推进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建设。在未通达有线电视的农村地区实施直播卫星补点工程。推进地面数字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

4、加强文体设施培训和管理。组织开展“村村响”、“户户通”、农家书屋、文体器材的管理、使用及维护等相关业务培训,指导好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为进一步管好用好维护好我县文化体育设施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体育方面

1、实施竞技体育精品工程。围绕第十四届省运会及市第六届运动会,做好规划及筹备工作,具体落实好选才、青少年俱乐部及业余体校运动员的训练与参赛工作。

2、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围绕全民健身主题,依托各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开展小而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举办2次以上大型全民健身赛事,积极引导群众提升健身意识增强身体素质。同时,做好全国全面健身活动调研工作。

3、培育体旅融合新品牌。依托三道坑、明山自然资源,积极探索露营休闲游。以“乡村振兴为主、文化自信为魂”的原则,主题化打造丰富露营休闲旅游品牌,做到“一营一品”,如在三道坑建一个畅游山水之间主题的露营地精品;依托环明山自然步道,大力发展步道运动。积极引导“步道+乡村旅游”的模式,以环明山自然步道为示范点打造,整合沿线旅游风景体系,辐射周边自然人文体验、环境与文化教育、健康休闲游憩等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的体育步道旅游系统。

打印 来源:芷江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