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职(万林辉)
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述 职 报 告
水宽乡人民政府 万林辉
(2023年12月11日)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水宽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扎实部署、细化责任、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将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并取得较好成效。现将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坚持党建引领,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健全领导小组。不断强化政府的定位,始终将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成立了由书记和我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司法所、综治中心、综合执法大队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担任成员的水宽乡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带头信法、坚决守法,严格执法。
二是优化监管制度。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加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力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运行在阳光的轨道上。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年初,在班子会议上明确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了水宽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经多次研讨制定了详尽的工作举措,明确了各责任科室任务要求,并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度述职述廉报告内容。在全乡的普法动员大会上,乡党委、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了普法目标责任书,实行阶段性目标管理,督促各村坚持书记亲自抓总,推动民主法治村创建与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截至当前,水宽乡已成功创建平安示范村2个。
(二)加强依法行政,助推法治维稳
一是做好政务公开。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财政预算、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老百姓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信息化平台及时予以公开。
二是强化法治思维。充分利用各个平台,就农村消防隐患、垃圾分类、安全生产等工作实行联治、联整、联防联动机制,努力形成全方位、无缝隙、齐抓共管的综合整治局面。
三是畅通信访渠道。积极开展“三源共治”和“三长制”工作,持续开矛盾纠纠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广泛收集线索,着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有效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2023年以来,水宽乡共参与纠纷调解80余起。
(三)抓普法学法,牢筑法治建设
一是率先垂范,做学法标兵。入脑入心,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带头学法,模范用法。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开展法律知识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2023年共开展领导班子学法4次,专题学习研讨1次。
二是招贤纳士,扩人才队伍。一是组织成水宽乡普法宣讲团,由乡村干部和热爱普法工作、有较好文化基础的同志担任宣讲员。
三是群策群力,搭沟通桥梁。高质量办好建议和提案,努力把大家的“金点子”变成施政的“金钥匙”。每季度听取一次法治建设工作情汇报,每半年召开一次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及时做好各类意见建议的汇总、督办和落实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仍有差距。对法治建设在维护社会稳定、莒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真正把法治建设摆上应有位置。
(二)普法宣传有待深入。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还不够丰富,完成规定动作多,在采用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上需进一步提升。
(三)工作落实力度不大。部分法治建设措施尚未真正落实到位,重大决策意见征集面还不够广泛,致使工作成效不明显,抓落实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打算
(一)大力推行依法行政责任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考核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依据。持续完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要求,大刀阔斧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二)全面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建立符合实际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形式,及时公开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项目内容,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创新普法理念、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普法的机制渠道,逐步凝聚成人人参与、惠及人人的全社会法治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