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桥镇人民政府2020年工作总结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1-02-02 15:03

  2020年,土桥镇人民政府在芷江县委、县政府、土桥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之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扣县委“一个中心、四个芷江”的发展战略,用科学的理念抓发展,用扎实的工作求发展,用良好的作风促发展,保障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实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将我镇人民政府全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1.以高度的责任感狠抓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年初,一场新冠疫情突袭而来。疫情发生以来,我镇党委迅速反应,主动出击,火线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实施“一人一户一专班”,专班管理141户326人。落实“口袋”战术,开展“地毯式”、网格化摸底排查防控,紧盯企业、村、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通过抓好舆论和宣传引导,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我镇党委政府在疫情发生后反应迅速,干群齐心,形成共同抗击疫情、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截至当前,我镇没有发现1起确诊病例。现在进入冬春疫情易发期,我镇将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巩固好疫情防控工作成果,为保障全镇人民的健康安全而努力。

2.以高度的紧迫感狠抓全面小康工作,努力完成三大攻坚战役

抓好脱贫巩固工作。扎实开展脱贫“回头看”,对省、市、县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我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并顺利通过脱贫攻坚国家普查评估验收。

抓好环境整治工作。一是持续推进㵲水河和杨溪河沿线治岸治污治渔,积极响应国家“十年禁渔”行动,全年共销毁涉渔船只28艘,保留生活用船17艘,销毁网具62套,开展天然水域巡逻325人次。开展“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2条县级河流、8条乡级河流的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护,水上环境持续改善,“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大行动得到进一步推进。二是加强人居环境提质改造。全年共投入40万元用于全镇环境卫生清理、河道清运、生活垃圾清运工作,新建22个垃圾池,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三是开展“厕所革命”。今年完成改厕任务336个,已全部投入使用。四是抓好马路市场整治。今年以来,我镇对全镇四处集镇开展了23次整治行动,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违停乱摆等行为进行严格打击整改,共拆除棚子84处,处罚违停车辆232辆。,我镇投入15万元对杨公庙集镇进行修缮维护,投入3万元对桃花坪集镇进行重建。

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坚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全年缩减各项经费30%,政府债务规模、综合债务率、“三保”风险总体可控。

3.以高度的压力感狠抓经济发展工作,全面推进产业升级步伐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科技兴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夯实基础,优化产业结构。今年来,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39212亩,粮食总产预计16380吨,粮油种植面积达6623亩,家禽12万只,水产品900吨。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继续发展香菇、烤烟、生猪、粮油等特色产业。今年,我镇完成烤烟500亩,1100担。香菇总产量500万袋,争取资金300万元,积极打造了全市高标准香菇产业园。积极引进罗山知青茶业有限公司,打造本土茶叶品牌。15个村(社区)均已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三是全面排查,狠抓土地抛荒。全覆盖排查抛荒土地并加以整治,全年来,共实现227亩土地复耕复种。

4.以高度的使命感狠抓民生实事工作,持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我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并对镇便民服务大厅进行整修,“一件事一次办”成效明显。我镇医保收缴率达100%,农保收缴率达100%。发放救助金210余万元,⠳户662人享受低保,168人享受困难救助。积极开展民生项目建设,在洞下村、富家团村、冷水铺村、土桥社区和哨路口村进行农网改造工程,全镇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进一步保障。投入60余万元对杨公庙自来水厂进行修缮维护,接通了杨公庙水厂至土桥集镇的管道,群众日常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投入800万元对我镇杨溪河流域开展综合治理项目,投入70余万元对塘坡冲水库和峡颈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5.以高度的归属感狠抓其他惠民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突出抓好安全维稳工作。今年来,我镇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平安土桥”创建成果。全年共开展28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突出抓好信访维稳工作,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坚决打击集访、闹访、越级上访等行为,圆满完成了全国和省、市、县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解决信访案件14起,接待信访群众33人次,有力保证了全镇大局稳定。今年,我镇荣获2020年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和2020年“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秀乡镇荣誉称号。

突出抓好科教文卫工作。积极开展“送戏下村”“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时代”文艺汇演等活动。大力推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孽龙舞”发展,积极打造我镇红色旅游文化发展,对冷水铺村红二六军团政治干部会议旧址进行保护开发。顺利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全镇15个村(居)卫生室全面达标,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切实保障和改善残疾人、高龄人员基本生活,残疾人两项补贴、80周岁以上高龄补贴全部到位。教育质量逐步提升,今年我镇高中一中上线28人,升入中职学校32人。投入4万元用于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不断优化。

突出抓好国土城建工作。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入3万元对全镇35处地质灾害点进行巡察、监测。开展了23次自然资源执法巡查,切实保障了耕地、林地面积。积极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村民建房审批工作。积极开展农村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建房整改工作,全镇共摸排8721处图斑,上报268处。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为土桥镇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增大了压力和困难。但发展的机遇大于面临的挑战,我们的干劲大于面对的压力,全镇人民的信心大于发展道路上的困难。我们要以敢闯敢试的勇气破解发展难题,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谋求新的跨越,努力把“十四五”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下一步,我们的主要工作任务与目标是:

1.紧扣城乡提质,推动生态文明。明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民生实事的投入,积极争取资金7000万元开展土桥镇小流域治理项目。争取资金8000万元对土桥集镇农贸市场进行改扩建。争取资金3000万元建立垃圾焚烧厂。争取资金8000万元建立集镇污水处理厂。我镇将继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十年禁渔”、农村卫生改厕项目等工作,努力将15个村(社区)打造为生态宜居、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

2.实施乡村振兴,厚植发展根基。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继续发展好我镇的特色产业,预计发展烤烟1600亩,发展香菇600万袋。努力打造“冷水铺村—罗山—富家团村—马田村”的特色旅游发展经济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通过举办香菇采摘节,打响马田村“怀化第一香菇村”品牌,通过自媒体积极打造我镇产业对外销售平台,扩宽对外销售渠道。二是保障粮食安全。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继续稳中求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建设高标准农田。三是建设美丽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坚决防止发生规模型返贫现象,认真落实《怀化市村庄规划和村民建房管理条例》,加快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编制,确保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90%以上,加大农村违建整治,推进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加强森林防灭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行动,加强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监管。

3.全力保障民生,满足人民需求。我镇将推进农村“三社合一”综合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继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大力推行“三即”承诺制,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便民便企服务圈。我镇将继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土桥”建设,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加快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应急物资保障,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进一步节流理财,树牢“过紧日子”意识,深入实施零基预算,健全以使用绩效为导向的财政资金配置机制,做到民生、运转保障应保尽保,政府支出能省则省,“三公”经费再压减10%以上。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整治交通、建筑、消防等各领域的顽瘴痼疾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继续以高压态势抓好抓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群众健康生命安全。

打印 来源:芷江县土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