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坪镇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2020年工作计划。
一、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增强农民的获得感。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村经济结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优势产业,走“订单农业”路子;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好惠农资金的发放工作,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扶持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力度,着力培育发展以柚子、柑橘为主的千亩连片、万亩成园经济林果优质生产基地,全力打造新店坪“橘柚之镇”。扩大肉牛、生猪、家禽养殖。积极探索冷链仓储建设的市场化模式,完善站场配套设施、营商信息化建设平台等配套设施,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盘活农村土地,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使用综合效益。利用秋冬闲置土地,抓好冬早蔬菜等种植,做优冬季农业开发。
二、加快补齐乡村建设突出短板,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加强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改厕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集镇休闲文化广场、沿河风光带、冷链物流等项目前期工作,做好污水处理厂和集镇环镇公路建设后续工作;加大推进乡镇环保设施建设,计划修建一座日处理能力40吨的功能齐全的垃圾处理厂。积极发展提升口子镇承载水平,促进省际贸易发展;积极完善农业产业基层设施建设,积极进行对农田进行标准化改造、提质;积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预计建设蔬菜、烤烟、优质稻、中药材、特色水果种植基地5000亩;大力推广智能化农业项目投入,如自动喷灌设施、机械化耕种、无人机撒药施肥作业,积极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升级。逐步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高标准化农产品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加大推进农田水利、民生水利、水生态治理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河道治理,力争实现对全镇境内的溪域河床进行全面治理。继续争取整村推进、平安创建、美丽镇村建设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全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定脱贫摘帽成效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把乡村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位置。2020年将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全镇脱贫攻坚要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发展,按照“七个一批”要求,坚持以增收减贫为核心,以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效益为目标,瞄准贫困群体,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实现2020年整镇脱贫的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各项乡镇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乡镇产业。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和口子镇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结合,确保2020年全面实现68户110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改善人民生活,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稳定成果。深入发展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做好优秀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的表彰奖励工作;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长效管理,确保学生安全;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文体事业。加大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设施设备,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工程”,积极支持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艺精品,发挥好文化育民、文化惠民和文化富民作用。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落实惠民补贴政策,加快医疗事业改革发展,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城镇居民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重点抓好救灾、救济、抚恤和低保等工作。不断完善村级医疗设施建设,加强对村卫生室管理,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抓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确保群众看得起病、吃得起药,防止因病致贫。强化落实安全工作。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及消防安全监管,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五、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红色特色旅游体系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对公益林区、水源林区保护力度,严格采伐审批手续和监督管理,加大林政执法力度,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继续组织实施封山育林、陡坡耕地整治、低效林改造、水源林保护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沿舞水河两岸风光带农业体验园,配应集镇特色农产品导购;积极利用好上坪烈士陵园,完善基层设施配置,打造一支红色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六、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内在需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切实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防止非正常上访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搞好民族宗教工作,不断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广泛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维护好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七、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功能完善的新城镇
深入推进提升城镇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着力整治背街巷尾、河道、水库、公路沿线、农户房前屋后、家庭卫生、组内卫生道路等区域“脏乱差”现象。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全配齐综合整治软、硬件设备,不断提高便利化、整洁化、文明化服务水平;持续加大“两拆”工作,逐步实现“减存控增零违”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引导、因村而异,结合农村“双改”(农村房屋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扎实推进美丽镇村建设,助力镇村振兴。继续抓好农村“三清一改”,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养殖业污染治理、水源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持续推动镇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加大城镇环境卫生的监管、巡查、整治力度,不断巩固整治成果。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开展“简政便民”行动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优化服务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贯彻执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成果。积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为人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转变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加强对政府公职人员的教育监督管理,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全面提高政府效能,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坚持廉洁从政,规范公务接待,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全力构建政府为民服务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