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溪口乡2024年政府工作总结
2024年,梨溪口乡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围绕“三高四新”蓝图与“三城一中心”战略,立足梨溪口“烤烟之乡、移民之乡、民族之乡、生态之乡”的定位,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4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1、 扎实推进农口工作。2024年全乡粮食种植面积1.88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2万亩,确保了粮食安全底线。在白土田至戥溪公路沿线,成功推广五优华占、桃优乡占等优质水稻品种,建立1200亩高产示范片。烤烟种植面积保持在1200亩,设立8个示范片,有效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设肥效试验对比坵1个、示范点1个(1户、200亩)、服务网点8个,覆盖面积超过15000亩。通过印发技术资料、接待农户咨询等方式,提高了农民科技素养。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守住1.5万亩耕地红线,完成今年825亩的耕地整治任务,有效改善农田环境。
2、统筹开展安全生产。一是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进村进校宣传80余次,挂横幅28幅、固定标语15幅,落实“二客一危”和“带帽行动”,执法50余次,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二是汛期加强值班,6月底暴雨后组织巡查山塘水库20余次、切坡建房险情排查1200余次,排查疑似隐患点72处,建专班12个,确保了全乡安全度汛。三是开展防溺水宣传52次、巡查430余次,有效防止了溺水事故的发生。四是不断增强全民森林防火意识的宣传,实现全年“零事故”。五是通过召开农村院落会大力宣传农村消防,提升群众消防知识和自救方法,今年实现“零事故”。六是救灾物资发放严谨有序,全年累计发放救灾资金10万元,棉被102床、大米1.5吨、食用油500升等物资,极大程度上救助了因汛期受灾的群众,保证了他们的生产生活。
3、筑牢乡村振兴堡垒。2024年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排查3789户12973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085户3652人),新增监测对象6户14人。大力推进“雨露计划”申报实施和小额信贷工作;加强驻村工作队管理,落实入户走访全覆盖,每月不定期开展夜访工作和督查工作。抓实结对帮扶,打好产业带动、就业帮扶等组合拳,不断提升“造血”功能。
4、平安建设成效显著。紧紧围绕“三源共治”和“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最小单元的工作成效,以“零信访”为工作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复杂的信访问题;积极开展“首问责任制”活动和定期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化解会商会议,及时解决一批“急、难、愁、盼”的问题,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拍摄制作了10余个反映综治民调、平安建设、好人好事等方面的宣传视频,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社会正能量的宣传效应。
5、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开展各类救助走访。规范执行各类补贴政策,定时足额发放低保户、五保户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补贴,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救助走访。目前我乡有分散特困98人,集中供养14人,低保共165户283人,残疾人生活困难126人、重点护理160人,60岁以上老年人2185人,80岁以上老年人315人,分别享受低保金、特困补贴、残疾人补贴、养老金以及老龄补贴等各类政策性生活保障补贴;严格落实医疗救助水平,大病及困难临时救助168人65100元。
6、环境治理卓有成效。发挥“党政主导,群众主体,各方参与”工作机制优势,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共567人次参与,对8个村集中清理,拆除22处,出动机械21台次,清理垃圾400方。实行常态化保洁,各村配公益性岗位人员。争取资金500余万元,硬化公路3.5公里,实施部分村亮化工程。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一是全乡经济总体实力不强,经济竞争力较弱;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需加大;三是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四是个别支部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少数党员表率作用发挥不够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5年工作计划
1、以安全生产为抓手,推进平安梨溪口建设。遵循上级会议指导与工作指令,乡村干部及乡村振兴队伍依据网格化管理,实施分片包干责任制,通过院落会议形式深入走访,确保“村无遗漏户,户无遗漏人”。结合道路安全、防汛抗旱、学生防溺及森林防火等关键领域,我们深入群众家中,亲切交流,细致掌握其家庭经济状况,广泛收集意见与建议,发放宣传资料,并认真反馈群众对本地社会治理及平安建设的期望与需求,切实解决群众难题。
2、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持续以烤烟种植为支柱产业,推行“党支部+烟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与党员示范带动,为农户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同时,依托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项目库规划,积极拓展龙降村黄精产业、白土田村猕猴桃种植及下神祝村食用菌基地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增强乡村集体经济活力。
3、以提升服务为宗旨,强化政府自身建设。致力于加速法治政府构建,强化法治观念,确保依法行政。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行政效率,明确法定职责,实施并动态管理权力、责任及负面清单制度。此外,深化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增强透明度,全面提升公开办事制度的效能。
4、以保障民生为引领,大力实施各项工程。实施低保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低保全面覆盖;完善救灾救济体系,特别是强化自然灾害应急响应能力;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及贫困残疾人帮扶工作;同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现新农合制度全面覆盖,并逐年提升参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