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涌镇人民政府2020年度工作总结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1-02-03 15:58

政府工作报告

碧涌镇人民政府镇长唐仲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碧涌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列席人员和人大代表予以审议。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镇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一)抓中心促重点,经济发展稳中有增。一是狠抓粮食生产。全覆盖排查抛荒土地,加大力度整治抛荒土地。全镇全年粮食播种面积预计1579公顷,预计实现总产1.1万吨,和上年基本持平。生猪出栏预计0.5万头,家禽预计1.5万只。是狠抓产业发展。围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壮大传统农业。扶持黄金李、雷竹笋、荷花立体农业、绿壳鸡蛋、山羊、东槐杨梅等产业,壮大碧涌东槐杨梅专业合作社、碧河油茶合作社、泥塘优质梨合作社,鼓励种植户们加入合作社,帮扶贫困户发展高山葡萄400余亩,东魁杨梅1300余亩,养殖山羊1000余只,发展生猪养殖大户52户,山羊养殖基地8个,山羊养殖大户45户,实现群众稳定增收。三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碧涌污水处理厂项目不断推进,集镇路面改造项目有序推进。

(二)抓重点强举措,疫情防控态势良好。一是强宣传,确保群众认识到位。积极利用横幅、大喇叭、传单、微信等媒介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张贴宣传标语1800余张,悬挂横幅400余条。二是强排查,确保源头管控到位。深入开展地毯式排查,做好重点疫情发生地区返回人员的追踪、筛查、登记和管控。无人感染新冠肺炎。三是强指导,确保政府服务到位。认真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和学校复学复课工作。全镇3个扶贫车间已全部复工复产;全镇1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完小,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公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已全部复学复课。四是强卫健,确保卫生保洁到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加强对市场、餐饮等集聚地的消杀消毒和卫生清洁工作。

(三)抓根本转观念,党的建设纵深全面。一是狠抓思想强党。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重点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组织召开专题会议24次,中心组学习12次,集中宣讲活动4次,严格召开了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专题研讨会。二是狠抓组织强党。紧盯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整改落实工作,调配驻村干部3人,推动了干部队伍建设,集体经济发展、新旧矛盾化解等工作,有力推动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体提升;继续开展“四支队伍集村部”活动,落实驻村帮扶十项任务。三是狠抓人才强党。完成20个村(居)书记村长“一肩挑”工作,做好两委换届前的准备。用好农村党员积分管理体,坚持抓紧、抓牢党员教育;畅通村干部“出口”,保证每村后备干部不低于3人,培养后备干部91人,充实工作力量;严格按照每村至少储备335岁以下积极分子要求,目前各村上报积极分子47人,符合条件的积极分子转为发展对象8人。四是狠抓作风强党。深入开展作风大检查大整顿行动,今年以来,围绕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作风督查20余次,发现问题1个,通报批评1人次,谈话提醒1人次;狠抓违纪案件的查处,今年以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件2宗,目前1宗件正在调查当中,1宗结案,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抓弱项补短板,巩固脱贫成效明显。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高标准、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消除绝对贫困。重点围绕今年脱贫户(72132)等重点人群,制定帮扶措施;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消除返贫风险45户。二是坚决整改问题。对照任务指标,开展全面排查,对429条问题进行整改清零,并实行已整改问题责任人签字制度,巩固整改成效,减少存量。三是强化政策落实。住房安全保障上,我镇已完工41户危房改造户。教育扶贫上,全镇范围内的适龄儿童无辍学人员,针对不能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保障特殊学生享受教育,适龄学生的入园补贴、寄宿生补贴、雨露计划等政策全覆盖享受。健康扶贫上,通过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全镇765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已代缴新农合、特惠保,16-60岁贫困人口代缴了新农保;贫困户享受医疗费报销221.3万元,受益贫困人口609人。消费扶贫上,完成预算单位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预留指标。就业扶贫上,鼓励剩余劳动力到罗旧工业园、扶贫车间务工,累计输送160余名劳动力,同时采取“一站式”服务,引导贫困户外出务工,安排扶贫特惠岗位167、公益性岗位168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务工问题社会扶贫上,碧涌镇共计社会爱心人士2270名,累计发布需求2122项,累计对接成功10946次(资金对接9448次,物资对接1498次),受捐总额87058元,捐出总额27740元。四是切实发挥光伏发电效能。制定光伏收益分配方案,将2020年光伏扶贫发电收益的80%用于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任务的工资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支持鼓励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五)抓维稳除隐患,社会大局稳中向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强化民生工作,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高标准做好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扫黑除恶” 等工作。一是守牢安全生产。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防火、安全生产、防溺水、安全用电、交通安全等安全培训和宣传,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大宣传。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及隐患点排查整治工作,共检查96次,发现隐患62处,现场立即整改56处,限期整改6处。经复查,已全部落实整改,整改率100%,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二是强化信访稳定。聚焦重点时期,重点人群,全力做好摸底排查,镇村联动,动员镇村干部开展走访、约访、下访,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坚决打击集访、闹访、越级上访等行为,圆满完成了全国和省市县“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解决信访案件3起,接待信访群众10人次,有力保证了社会大局稳定。三是突出防汛救灾。3月初至5月初,镇防汛办公室在全镇开展了汛前“拉网式”大检查,同时对已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开展了“回头看”。9月份,组织广大驻村干部及帮扶干部及时开展稻谷抢收、提供烘干机烘干稻谷,对受灾贫困户走访慰问,对损失较大的贫困户、边缘户开展临时性救助。四是突出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禁毒工作,实现禁毒宣传“七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报到率实现100%。积极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确保该群体总体稳定。五是把稳网络舆情。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网络问政及12345综合服务热线平台工作,按时回复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六)抓民生保根本,其他事业全面发展。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群众获得感稳步提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育质量显著提升,高中入学率达80% 。文体事业节节攀升,开展送戏下村活动、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摸清家底,查准查实,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临时性救助120余人次;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切实保障和改善残疾人、高龄人员基本生活,残疾人两项补贴、80周岁以上高龄补贴全部到位。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100%。建成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不断优化。加大“光盘行动”宣传力度,坚决反对餐饮浪费。妇联、共青团、统计、保密、档案、应急、双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七)抓整治促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好转一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实行河长制,今年以来累计巡河近400次;开展辖区内禁捕退捕工作,完成230艘拆解(“三无船舶”48艘,生产生活自用船舶182舶),完成272艘船舶登记上牌,全镇的船舶管理实现规范化全覆盖。二是抓好环境卫生治理。坚持集中整治与常规保洁相结合,共组织开展了12次环境卫生集中大评比。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全镇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全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12次,共计发动1096人次,清理卫生死角29处,清理绿化带垃圾及杂草25处。三是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全面完成改厕任务220个。四是扎实推进马路市场整治。拆除集镇路段所有棚外棚,亮化集镇街道环境;路边摊全部拆除或入店,消除集镇占道经营;规范集镇车辆摆放,杜绝集镇交通隐患;做好集镇卫生清扫,美化集镇人居环境。五是从严治理农村违规建房。加强土地和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清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八)抓旅游促发展,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发挥 “生态”旅游资源、悠久“古色”历史文化、奇特“绿色”自然景观等特色。整合镇域内旅游资源,抓好特色村寨建设,打造哨田村黄沙侗寨景区。建成7间特色民俗房,漂流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推进实施2.5公里旅游公路,规划设计古树林主题公园。以哨田黄沙侗寨为起点,逐步辐射大龙清江河光带、碧河的侗族文物展览馆、大山古树群等旅游景点,并进一步推进一三产业融合。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

(九)抓履职提实效,激发行政新效能。一是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镇政府班子通过参加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及个人自学,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大力推进政府作风建设,坚持廉洁从政。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依法行政,构建运行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整治“四风”问题,狠抓机关作风建设。落实“一岗双责”,抓好职能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有为才有位”选人用人导向,镇村干部呈现你追我赶、敢于担当、守土担责的良好氛围。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我镇将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抢抓机遇,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抢抓“十四五”规划机遇,从产业入手,坚持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及主导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带贫益贫能力。从机制入手,统筹考虑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村综合改革的发展情况,做好体制机制和政策的有效衔接。从治理入手,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工作思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

二是抓常抓长,抓实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围绕防、控两个环节,织密疫情防控网。

三是驰而不息,切实改善民计民生。全面落实省市县各项惠农政策,保证退耕还林、耕地补贴、低保、危房改造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足额发放到户;切实抓好新农保、新农合、农村房屋保险的巩固推广,进一步扩大参保范围,提高参保率,完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搞好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特困人员救助,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有效救济;加快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逐步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继续开展好碧涌镇文体活动,继续开展文明家庭、孝心媳妇的评比,继续做好大型文娱活动,凝聚和传播正能量;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活动,切实提高普法工作实效。强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想方设法,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继续搭建好创建平台,大力挖掘传承民族文化。依托碧河村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旅游名村争取上级更大的支持;着力培植民族文艺队伍和开展侗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继续加大扶持侗民族民间文艺队伍建设力度,在中小学设立民族文化课,讲授侗话、侗族民俗民风及侗族传统工艺和文化;借助全域旅游平台,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争取建成哨田农家乐农事体验区、龙神休闲观光农业园、马塘竹溪冲生态长廊休闲娱乐区、大山生态休闲娱乐区。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建成托口电站旅游黄金带的中转站和目的地,建成湘黔边境民俗旅游第一镇

五是鼓足干劲,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履行各项职责。重视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全力塑造“学习型政府”。改进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县相关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坚决反对餐饮浪费,层层加压力,定期抓督查,力求出实效。坚持轻车简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惩治腐败,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打印 来源:芷江县碧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