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碧涌镇党委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2-08-30 10:37

2022年上半年,碧涌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全力以赴保稳定、突出重点促发展、真抓实干惠民生,努力开创碧涌工作新局面。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严格落实上级指示批示,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镇党委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碧涌镇党委工作总体部署和中心组学习重要议程,迅速传达落实上级党委关于消防安全、自建房排查整治、疫情防控、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指示批示精神,带领全镇干部职工与党委保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工作上同心同行。上半年共组织召开专题会议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规范开展6次主题党日活动、6次民主生活会、6次专题研讨会。

二、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镇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引领不断强化作风转变。一是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镇共有片区网格数121个,微网格1038个。实施任务清单管理,采取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模式积极开展“五个到户”行动,共联系9768户、31605人。上半年,通过发动网格力量,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疫情防控、房屋摸排、综治维稳等工作1100人次,开展走访2.5万余次,解决民情诉求140条,真正架起了民情直通的桥梁。二是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坚持思想建党,把思想政治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集中开展党员冬春训2次、新时代基层干部轮训3次,扎实开展党员“亮身份表行动”“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切实提升党员干部业务能力。三是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作风整顿,严格执行目标管理,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开展干部职工作风建设专项督查,督促责任进一步上肩,推行“乡村联合办公日制”,每周五由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实行联合办公,重点解决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今年来,对作风不实问题开展通报3起14人,约谈2人。

三、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亮点工作

(一)坚持以强底线筑牢发展根基,社会大局安定祥和。一是安全生产抓实抓细。深刻汲取“1.11”事故教训,排查多合一场所问题隐患80个,均已整改到位。建强镇级专业应急队伍1支、专职消防队3支,村级应急队伍和志愿消防队20支,积极开展消防演练和消防知识培训,加强灭火器、独立式烟感报警器等应急物资储备,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深入开展农村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摸排房屋7571栋,排查一般隐患122个,重点隐患77个,集镇百味食府已停业整顿,金碧宾馆正在进行建筑安全鉴定。二是疫情防控持之以恒。坚决扎紧“大小口袋”,扎实开展“敲门行动”,累计摸排中高风险区返碧人员3435人,目前全镇建立重点跟踪专班3人,普通专班11人,第一剂疫苗接种29843人,加强针接种4331人,截至6月24日,完成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118%。积极推广场所码注册使用,成功申领场所码3500个,要求干部职工做到出入场所“逢码必扫”。三是防汛安全做实做细。镇村两级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值守制度,对全镇13座水库和108个山塘进行地毯式隐患排查,利用21处预警广播站点和8处雨量监测点实时监测降水量,完善防汛应急预案,严格落实以村书记为片长、各村组长为点长的防汛责任点(片)长制,确保安全度汛。四是防溺水常抓不懈。在危险河段、重点水域设置防溺水警示牌和“一圈一杆”,暑假前与全镇2600余名学生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告知书,不断完善村级防溺水应急队伍建设,确保学生安全。五是信访维稳平稳有序。扎实开展“五一”节前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行动,特护期间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治安巡逻分队,建立15个重点人员包保责任体系,实行定期见面,动态跟踪、重点管控。我镇共调处矛盾纠纷16件,成功16件,成功率100%。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事项9件,办结率100%。

(二)坚持以抓统筹补齐发展短板,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目前我镇有2254户7525名脱贫户,94户212名监测户,乡村振兴工作队15支45人,4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碧河村、七甲坪村、清江村、哨田村),2个重点帮扶村(古竹村、大山村),13家县直联村单位。一是奏响产业发展“最强音”。巩固烤烟产业龙头地位,新建烟叶分级工厂和集中式烤房35座投入使用,维修烤房12座,今年预计完成烤烟种植2200余亩,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模式,不断巩固甜茶产业支撑体系,已建成800亩甜茶基地。继续发展东魁杨梅、黄金梨等传统产业,鼓励种植户加入合作社,振兴传统工艺,扩大产业规模。目前,全镇东魁杨梅种植面积为1500余亩,黄金梨400余亩,发展山羊养殖大户45户,生猪养殖大户52户,现有存栏生猪6000余只、山羊1000余头,绿壳蛋鸡8000余羽。二是当好政策落实“排头兵”。完成145 笔16.7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持续开展“一领域一专题”专项治理,精准核实消除80条风险预警数据,销号处理11条政策未落实问题,设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办公室,确定5个整村授信。

(三)坚持以促发展挖掘增长潜力,农业经济稳步推进。全力开展春耕备耕,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做大龙头产业,稳粮食、扬特色,农业经济稳步推进。一是稳定农业生产“基本盘”。全镇粮食播种面积3.9万亩,粮食总产预计1.64万吨,粮油种植面积达6623亩,家禽2.6万羽。二是争做春耕生产“先行者”。严格实行耕地保护镇、村、组“三级田长”责任制,鼓励种粮大户垦复抛荒地,全镇耕地面积33311.9亩,查荒面积5414.921亩,目前复耕复种抛荒耕地5360.28亩,治理比例达到99%。

(四)坚持以聚合力彰显环境魅力,生态品牌持续擦亮。紧紧围绕人居环境卫生“百日行动”, 镇、村干部齐发力,社会力量齐参与,深入开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行动。一是夯实软硬件设施,拉升环境治理潜力。在集镇及主干道设置分类固定式垃圾箱110个、可移动垃圾桶60个,聘请15名村级卫生保洁员,实行一天一清扫。建立集镇、村组道路卫生清扫责任体系,同时对道路养护员加压加责,增加道路保洁内容,保障辖区主要道路干净清爽,建成碧涌、罗岩、板山集镇污水处理厂3处,提质改造集镇路面2.15公里。二是引导群众自建,促进环境治理内力。建立督查评比长效机制,实行积分制和季度“打擂台”评比,定期“红黄榜”公示,开展“邋遢村”评选,倒逼提升新面貌。开展“美家美妇·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好婆媳”评选工作,评选出120户文明家庭、用身边典型作示范、树标杆,让群众由“冷眼看”到“热心干”。三是融入社会力量,凝聚环境治理合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21支碧涌镇青年志愿者队伍,16支巾帼志愿者队伍,累计开展35次集镇整治行动,拆除私搭乱建28处,以人促户、以点带面,美化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

(五)坚持以抓重点改善民生福祉,综合工作平稳有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速补齐民生问题短板,一是农村安全饮水更有保障。镇政府出资14万对集镇自来水取水口进行整改提升,群众安全饮水更有保障。二是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率达90%以上,完成奖扶年审139人,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和低保政策,确保应救尽救、应保尽保,规范执行退役军人服务管理,高效落实优抚政策,举办爱心企业捐助困难学生助学活动,累计募集助学物资及奖金2万余元,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妇联、共青团、征兵、统计、保密、档案、关心下一代等工作稳步推进。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镇以党建领航,守牢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底线,持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梳理,切实维护大局和谐稳定,助推全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抓牢底线工作,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重要决策部署,守牢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防溺水、防汛等安全生产底线工作,及时发现排除事故隐患,坚决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加强信访维稳,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好事前预防,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作风、更细的举措,营造碧涌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抓实产业基础,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杨梅、烤烟、甜茶等优势产业,创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扩宽对外销售渠道,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难题。加大力度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好粮油”行动计划,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力争粮食种植面积3.9万亩以上,实现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严防死守耕地红线,100%完成耕地复耕复种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确保13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

抓细环境整治,打造美丽碧涌新气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巩固提升村庄清洁行动整治成果,强化日常巡查,积极探索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新路径,着力实现村村有重点、有亮点、有看点,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美丽碧涌。

抓严党的建设,筑牢廉洁自律新屏障。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筑牢坚强稳固的战斗堡垒,锻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为推动清廉碧涌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抓好民族文化,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借助全域旅游平台,点面结合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依托哨田独特的畲侗文化与农事生态体验、碧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清江旖旎的沿河风光,开发龙神休闲观光农业园、塘溪生态长廊休闲娱乐区、大山生态休闲娱乐区、七甲坪“湘村客栈”、荷鱼种养等丰富旅游资源,连片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

打印 来源:芷江县碧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