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涌镇2025年度半年工作总结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5-06-25 10:38

今年以来,碧涌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城一中心”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加快推进“万担烤烟乡镇”建设,努力实现我镇“文旅兴乡、产业强镇”的总体目标,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碧涌镇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1.抓党建、强引领,战斗堡垒切实筑牢。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党员培训学习班16次,上党课累计40余次。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片组邻“三长”累计摸排、解决各项问题345个,为群众提供各类微服务524人次。积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以实际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

2.抓安全、筑防线,平安建设卓有成效。一是严格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对标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全面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敲门行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安全生产入户宣传,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二是聚焦做好隐患问题排查。紧盯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隐患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及时发现排除事故隐患,制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及各项应急预案。开展禁捕退捕执法12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实施农业生产自用船清理行动,完成摸排176艘,开展安全宣传教育300人次。扎实开展建房审批工作,严格落实“六到场”,着力查处违规建房特别是占用耕地建房工作,受理建房审批申请21件,完成审批21件,审批通过率达到100%,累计开展巡查10余次,发现并纠正问题3处。三是强化应急处突能力。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加强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等工作执法力度,推进“最小单元”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全覆盖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及防汛演练,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守牢森林防火、防溺水、防汛等底线工作,坚决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严格按照上级应急响应要求,扎实做好辖区地质灾害点、斜坡勾谷单元、山洪灾害区等区域群众转移工作,切实落实灾后灾情汇报及灾后重建工作,截至目前,全镇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3.抓振兴、强基础,城乡面貌日益优化。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核心指标要求,精准帮扶脱贫户2224户7349人、监测户130户323人。摸排“脱贫不稳定户”和“两年以上未消除风险户”共19户51人,完成14户38人风险消除标识。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7户、引导外出务工14户、申请低保29户,累计消除风险97户225人,风险消除率达74.6%。优化调整驻村工作队管理,扎实做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筑牢粮食安全屏障。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土地撂荒难题,通过七甲坪村峰江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800余亩全镇抛荒农田的代耕代种。积极推动“好粮油”行动计划,力争粮食种植面积4.46万亩以上,在七甲坪村打造碧涌“小粒米”特色品牌,预计种植规模达1200亩,产量1.2万斤。扎实开展惠农(三项补贴)的摸排申报工作,完成7869户普通农户、2户种植大户共计29606.32亩耕地粮食补贴申报。三是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扎实开展“三清一改”攻坚行动,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20余吨,清除村内沟渠12公里。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097户,建成污水处理设施4处。建成碧河村侗族特色民俗参观点,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打造示范户15户。开展2次赶集集镇市场专项整治,持续创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安全和谐的集市环境。

4.抓稳定、优环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是从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禁毒、精神病患者排查管控、打击电诈等各项工作,开展集中学习《反有组织法》1次,覆盖知晓率100%。深入开展禁毒工作,加强对禁毒人员的管控。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开展 “法律进乡村” 活动2场,覆盖群众 5000余人次,有效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二是扎实做好矛盾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三源共治”有效稳控重点人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化解纠纷5起,防止“民转刑”案件1起。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坐班接访制度,受理群众来访 7批次、网上信访 2 件,办结率90%。化解稳控重复信访积案2件,通过司法救助、心理疏导稳控重点人员1人,实现进京赴省 “零非访”,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特护期信访维稳工作,营造碧涌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三是兜好兜牢民生底线。全镇义务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100%,无义务教育阶段“五类”学生失学或辍学现象。上半年(截至5月份)新增低保2户4人,临时救助27户36700元,发放资金195万元,新增特困分散供养5人,集中供养3人,发放特困资金91万元。全面完成辖区内542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动态信息采集更新,按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资金,有力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5.抓产业、促融合,发展动能愈加强劲。积极探索“烤烟引领、甜茶带动、提供服务、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子,加快构建“农文旅一体”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精心培育烤烟产业。持续巩固烤烟龙头地位,2025年上半年落实烟农109人,种植烤烟面积3372亩。不断优化烤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集中烤房编烟棚,联合县烟办完成老烤房的维修改造。推动“烤烟+”产业组合,大力提升烟业产业效益,实现种烟稳粮,抓烟促粮,订制1000亩烟稻轮作优质稻,1000亩烟田套种双高红薯,创建“薯棒猪”生态品牌,着力推进烤烟产业“上规模、突特色、强水平”,预计全年实现烤烟生产11000担。二是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哨田、清江、侗族特色这些)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市场化运营,加大争资争项工作力度,启动“清江别墅”旅游度假区二期工程,建成清江水岸大型露营基地、临江游泳池、登山游步道、无动力大型游乐中心等配套设施,突出民族特色和休闲功能,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游客体验,着力将清江水岸打造成全省知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与洪江市托口镇、会同县漠滨乡、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资源优势互补,积极与天柱县瓮洞镇“黔东第一关”景区合作,重点打造清江村旅游,带动哨田、罗岩、碧河等村旅游发展,影响天柱县将旅游、交通等重点项目向清江周边村倾斜,共同发展建设清江湖大旅游。)三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践行“走出去、引进来”招商策略,多措并举拓宽引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今年我镇和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签订友好乡镇协议,达成友好合作关系。下一步,将依托“三大盛会”开展两镇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感情联络和资源对接,争取引资引项目,适时助推我镇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在文旅融合上持续发力。立足生态文化禀赋,以清江村为枢纽,串联黄畲古寨、算水民宿、侗族文化馆等优质资源,科学规划精品旅游路线,通过多元宣传矩阵打响 “碧涌侗乡” 品牌。聚焦侗家风情观光、乌粽等特色饮食及文化体验三大核心,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康养民宿等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全域旅游新标杆。

2.在烤烟提质上持续发力。坚持烤烟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路径,以提升生产效能、完善烟基设施为抓手,持续优化烟田机耕道等配套建设,建立从种植到采收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烤烟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在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紧盯收支变化、“两不愁三保障” 及饮水安全等关键指标。强化控辍保学、医疗救助、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等长效机制,完善因病、因灾致贫返贫防范措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在民生保障上持续发力。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医保扩面参保工作,严格规范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惠民资金管理,强化全过程监督,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应助尽助,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5.在平安建设上持续发力。强化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网格化、智能化基层防控体系。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信访积案攻坚,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严守森林防火、防溺水、防汛抗旱等安全底线,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在招商引资上持续发力。继续践行“走出去、引进来”招商策略,进一步加强与友好乡镇的交流交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烤烟+文旅”双核产业,重点引进农产品种植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等项目,推动烟稻轮作示范基地等特色项目落地。强化宣传创新引资模式,推动“乡贤回归工程”,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投资,重点支持民宿集群、特色农业等乡愁产业。

打印 来源:芷江县碧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