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溪乡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docx
冷水溪乡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2023年是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之年,是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提高了全乡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全乡的发展营造了平安稳定的良好法治环境。现将一年来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不断强化乡党委、政府的定位,始终将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由乡党委书记罗国清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罗慎明、人大主席罗宗贵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具体抓好分管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在全乡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监督落实”的工作机制。全体干部职工带头信法、坚决守法,严格执法。
二、加强法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确保内植于心、外践于行,不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是认真学习、通读《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二是通过“干部网络学院”,报名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三是领导干部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研讨会,一起研讨交流学习心得。
(二)加强学法用法,提高依法办事能力。领导干部加强推进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定领导干部学法清单,积极组织并参加法律知识考试。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学法,积极组织学习《行政处罚法》,推进行政执法得到落实。开展专业、实用的法治课,课程内容设置主要针对几个方面:一是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重要性;二是行政工作中经常涉及的法律法规;三是在处理行政工作、重大决策时如何保障合法性,如何预防风险,不残留矛盾问题;四是如何依法有效开展行政工作。通过学习提高了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三、开展普法宣传,增强法治意识
一是制定和实施年度普法计划,组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以及普法宣传活动,利用法制宣传栏宣传各村、各部门的依法治乡推进情况。二是认真落实“八五”普法宣传,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大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农民学法用法力度。组织开展各项主题宣传活动,整合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职能,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例如“大学生寒暑假送法下乡活动”、“元旦春节送法下乡活动”、“农村法治宣传月活动”等。三是加强农村群众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农村党员、“两委”干部和人民调解员的法律培训,增强他们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防范和处理矛盾纠纷,化解基层各种矛盾的能力。四是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制专栏及时更新内容。2023年我乡共组织普法宣传活动10场,受教育人次达2000余人,解答法律咨询120余人次。
四、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解决群众难题。聘请匡言律师事务所专业执证律师胡宏群作为法律顾问,由法律顾问针对实际问题给出专业的建议,制定出合法的处理方法,为我乡的“疑难杂症”提供了“良药”。大力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近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的维权成本;规范信访工作流程,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接访活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推动信访维稳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健全完善调解联动体系,村调委会、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协同配合,进一步推动部门间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积极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顾问等专业法律服务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积极开展村级人民调解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为每名调解员颁发了调解证,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乡司法所深入村居进行摸排,现场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
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工作人员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适应较慢。二是法治政府建设机制还不够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推进还不够平衡。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六、2024年工作思路及要点
一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持续学习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重点内容。
二是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强化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力度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继续做好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三是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围绕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法律服务,营造发展新环境。提高法律服务团队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法律风险审查,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推进法治助力乡村振兴,拓展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推动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建设,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提升农村依法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