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溪乡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总结
2023年是“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工作落实年,冷水溪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全办上下勠力同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稳增长、促和谐系列决策部署,全乡各项指标实现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来我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2023上半年总体情况
(一)抓产业、树新风,乡村振兴全面发力。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施策、精准发力,助推全办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结合路域环境整治、集镇建设工作,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强化源头管控,常态长效保洁,狠抓文明创建工作。瞄准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12次,以治理“牛皮广告”为重点,共清理清理集镇、村公共场所墙体上的“牛皮广告”260余处;以“治乱”为重点,集中清理集镇、村乱搭乱建,拆除废弃濒临坍塌杂物房屋49余处。开展评选到人的“文明卫生最清洁户”评比。使“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成为广大村民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展评“最美庭院”的评比。每月进行“打擂台”比赛,评选出“最美庭院”。二是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完成找回耕地、补充耕地。完成水稻种植面积,玉米种植,油菜种植。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推进三门坡村罗汉果项目落地。实现集体经济收益约10万元。完成三门坡村规划编制。扎实开展村办合作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调查摸底、自查自纠、整改落实工作。三是持续改善乡风文明。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新风堂等阵地建设,累计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我们的节日”等活动100余次。弘扬好人榜样力量,传承好人精神,开展好人故事交流活动,大力倡树时代新风,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四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冷水溪乡持续进行防范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建立并完善乡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帮扶联系人、驻村工作队和网格员走访监测体系,对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监测帮扶力度。将符合监测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监测对象进行监测帮扶,防止新的返贫致贫现象发生。严格落实教育帮扶、就业帮扶、产业帮扶、光伏帮扶、小额信贷、危房改造、低保五保等政策,全面排查“五类户”住房安全、饮水等生活保障,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稳定,为乡村振兴做好群众基础。
(二)抓民生、强保障,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持续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强化公共服务实效。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湘易办”注册宣传推广,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开设便民服务窗口,实现市、办、村三级信息互联互通,大大方便了群众,提升办事效率。二是关心关爱困难群体。本乡干部职工定期走访养老院,探访五保户为其提供米面粮油,为独身老人送去温暖。并且建立健全独身老人保障,每月发放补贴,供其生活开支,解决生存问题。本年度共发放粮种补贴、耕地力补贴、 大病救助、临时救助以及前三季度小额贴息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9月开始全面启动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三是加大宣传促维稳。利用赶集日开展了4场综合宣传活动,宣传群众800余人,提升了群众国防安全法治及禁毒防诈能力。加强冷水溪乡中小学开展防校园欺凌宣讲活动,有力提升学生应对校园欺凌能力。统筹全乡力量开展了房屋排查,共排查2800余套。
(三)抓治理、提质效,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紧绷安全之弦,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抓紧环境保护。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开展冷水溪乡环境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开展20次退捕禁捕专项巡查。不断健全秸秆禁烧巡查、宣传工作机制,发挥巡逻员作用,加强环境保护。二是抓实安全生产。筑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针对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燃气安全、防溺水等方面全方位开展12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重点场所进行定期监督管理,全乡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组建应急队伍,制定并完善度汛方案和山洪灾害预案,全面落实防汛责任。三是抓牢社会治理。以全面深入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为主线,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形成“清单+闭环”工作机制,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每逢赶集日,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巡逻,对不戴头盔、超载、无证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处罚、规劝教育。经过一段时间整治,危险驾驶行为大大减少。1-12月共受理矛盾纠纷50余件,化解率达100%。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了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四)抓经济、聚动能,综合实力稳中有进。
为切实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芷江冷水溪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市场 主体”行动。一是优化营商环境。以“三送三解三优”为抓手,大力开展助企纾困工作,解决市场主体在用工、用能、融资、技改、物流等方面的困难帮助市场主体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成立干部结对帮扶市场主体行动领导小组,安排干部职工对全乡所有注册登记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结对帮扶,发挥政府与市场主体沟通桥梁纽带作用。不定期实地走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常态化服务,做到有需必应、快速响应。主要听取主要经营者的意见,边走访、边发现、边交办、边促成问题解决。做好企业实名认证工作并汇总走访企业的工作台账,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签订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数据授权协议,提供融资平台。二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全面整合涉农项目,推进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瓜果、蔬菜、菌菇等种植,逐步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支持村集体经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流转土地用于适度规模经营等。
二、2023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支配的财力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有限。我可支配财力少,应建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集镇路灯等公共设施未得到及时的修建,未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新的产业形成难,产业单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柑橘,是我镇的主要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受土地面积的限制,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新产业难以形成。
3、农村无序建房,村容村貌较差。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建房随易性大,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新房零乱无章,生活垃圾到处乱堆乱放,造成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巩固脱贫不返贫,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坚决落实“四不摘”要求,抓实“四支队伍”建设,咬定目标,尽锐出战,从思想引领、政策牵引、产业支撑、对接振兴、责任落实上不断发力。立足县委、县政府“产业富县、农业强县、生态立县”战略定位,制定全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二)加强建设与保护,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改善民生强保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落实落细“六保”、“六稳”各项措施,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构建自治、法治、德洽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抓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努力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