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梨坳乡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禾梨坳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及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全乡上下继续保持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是狠抓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年集中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撰写学习笔记或心得50余篇,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二是建设职工书屋,打造精神驿站。目前职工书屋藏书200余册,涵盖史学、社会科学、当代文学、工具书等多个种类,极大地满足干部职工的借阅需求,每月组织1次读书分享会,为干部职工读书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三是严格组织生活,规范党员管理。定期完成“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规定动作,确保组织生活正常化。规范党员队伍管理,按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022年发展预备党员3人,预备党员转正9人。四是创新党建载体,推广“古冲模式”。以抓党建为总揽,抓乡村干部和党员群众思想建设,着力转变观念,凝聚共识,促进发展。不断探索推进创新党建品牌,推广古冲模式,拓展古冲村树葬改革、积分制管理,推行乡村振兴“五贤导师制”等党建品牌。
(二)抓重点强基础,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提质提速
全乡脱贫户(含监测户)556户1729人,其中监测户19户39人,2022年新增监测户8户23人,已消除风险11户16人。一是产业发展稳中调优。立足全乡3万亩柑橘的既定优势,着力于提高品质、提升品牌、拓展市场,建设万亩标准现代化柑橘产业园。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完成柑橘品改400余亩,其中50亩以上种植大户6户。积极探索村企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新模式,与湖南楚骏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全乡4个村拟发展4片约1000亩南板蓝根种植,村以建成基地入股,前8年每年按照建设项目资金的13%进行固定分成,8年后,按照整个项目5%的股权比例分红,每村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5万元。后期将据情况再发展1000亩,2000亩基地建成后,将引进代工厂进行板蓝根初加工,制成化妆品用料蓝靛和青黛,形成产业链。二是人居环境大有改观。紧扣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方向开展综合整治工作,采取一季一评比的形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20余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主题党日活动,累计动员200余老百姓参与其中,打造了7个示范院落和7个精致节点,实现全乡有“看点”,有“观景线”的良好局面。三是乡村农体游进展明显。以古冲村为龙头,依托侗族特色和柑橘产业,着力打造“乡村农体游”,目前侗族风雨桥、星光民宿、侗族农家乐等一系列配套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建设成功后将会促进周边群众就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橘科普园和橘文化园目前正在建设中,柑橘科普园已经立项,拟收集栽种国内外100余个柑橘品种。橘文化园,以屈原《橘颂》为核心,发扬柑橘文化,讲述荣誉村民袁隆平、党代表龙四清、乡村教师邱光和等橘文化代表人物故事。两园建成之后,拟申报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将进一步增加游客流量。四是项目建设稳中加快。积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鼓励、引导、支持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村积极申报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共有5个村申报成功,项目投资总额达175万元,建设成功后将惠及群众2270户7704人。积极推进洪江市高速出口至集镇段公路改造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立项,有望解决全乡人民多年夙愿,且能破解柑橘运输难的局面。另外集镇自来水改造和污水处理厂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三)强化使命担当,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平安建设毫不放松。深化信访源头治理,规范运行镇村两级矛盾调处中心,建立“五包一”稳控责任体系,以动态销号管理推动信访积案“清零”,全年没有出现进省赴京越级上访事件。全力以赴开展反诈工作,积极稳妥处置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起。狠抓道路隐患治理、交安设施改造和交通违法行为整治,查处无牌无证车辆10辆、违法载人载货15起,不佩戴头盔100余起,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二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聚焦学校、卫生院、餐饮店等重点单位,督促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累计检查12家24次。规范燃气使用,督促集镇餐饮用店6户全部安装漏气报警器。圆满完成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共计排查自建房屋2535栋,其中自建经营房51栋,自建自住房2430栋,自建自住闲置空心房54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针,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及安全培训4次480余人,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4000余份,切实推进安全生产进机关、进校园、进商户、进村组。三是疫情防控成效明显。疫情防控成效明显。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制定出台疫情防控“四项断然措施”,建立健全三级责任包保体系和三级信息网络体系,严格执行“双签字日报告”制度,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双向排查、疫苗接种等工作,累计进行抗原和核酸检测11328人次,疫情防控放开后,为各村发放口罩共计7500个,进一步增强群众防护意识。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基础设施更加夯实。完成农网升级改造15.478千米,切实解决农户用电问题。成功争创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全乡农机补贴76台。全力以赴开展防旱抗旱工作,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幼用水问题,多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送水入村组、入农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按期完成危房改造项目D级危房加固1栋,下拨补助资金0.5万元。二是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发放低保金173户400人120余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9人8.01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23人11.07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 149人 11.2万元、发放特困人员生活补助55人30.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959人,参保率达92.96%。三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事业成果显著,多次荣获县级荣誉表彰,从2009年至2022年,联合学校连续举办了13届教育周活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硕果累累,2021年荣获省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积极探索推行侗族树葬改革工作,按照“三不一树一挂牌”原则,朝着“四改一集中”方向推进,并从树葬延伸至“素葬”,引导村民在治丧过程中实现“三减两转”,目前共有27户参与“素葬”,为治丧节约资金47.8万元,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四是坚定不移强服务。民政、社保、救助、医疗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便民服务大厅,实现“三集中三到位”,大力推广“一件事一次办”“e怀办”便民服务小程序600余人次,鼓励群众有事就近办、网上办,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办复率100%,2022年在县人大部门支持下,为禾梨坳村茶溪冲组修建涵洞桥一座,总造价3.2万元,解决茶溪冲组29户104人生产生活出行难问题。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持续缩减“三公”经费;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严格公车管理,积极建设绿色机关、节约型机关。五是坚持不懈优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项规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扎实开展“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深入排查整治思想、担当、落实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制定了《禾梨坳乡“转作风优环境奋力闯创干喜迎二十大”干部清正提升年活动十条措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2022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全乡发展还是阶段性、低水平的,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较慢,全乡经济总量偏小,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人才、技术、资金相对匮乏;二是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不宽裕。人居环境治理水平和群众的卫生环保意识还不高;三是交通、农田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认真落实市委“五新四城”战略,抓抢历史机遇,奋起二次创业,全力打造“三城一中心”,奋力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禾梨坳而团结奋斗。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立足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发挥全乡3万亩柑橘的既定优势,建设万亩标准现代化柑橘产业园。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标准化科学化的种植体系,不断提升成果品质,不断塑造具有地缘特征的长期品牌,不断拓展拓宽销售渠道,切实做大做强柑橘产业。
(二)立足美丽乡村建设,做净做亮做美村容村貌。坚持净化、美化、亮化、“三化”并举,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守牢生态环保底线,让美丽乡村建设更有品质、更有魅力、更加宜居。
(三)立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做实做深做好民生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探索新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医疗、教育、文旅、平安等各项事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立足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做快做新做优政府服务。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做快审批、做新举措、做优服务,全面建设为民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