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梨坳乡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禾梨坳乡2023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党建引领促发展,基层治理添新活力
一是基层党建不断创新。在完成“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通过“三微”法则(即打造“微讲堂”、走进“微院落”、制作“微视频”),推动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实,组织集中学习培训10多次,培训党员230多人次。广泛开展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先后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和推进会,通过上门走访、微信电话联系5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0多条。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党102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为两名老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表彰了15名优秀共产党员、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走访了15名困难党员,同时在县委组织部的关心下,申报了3000元的救助金。二是集体经济不断充实。探索村企合作集体经济新模式,与湖南楚骏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村以建成基地入股板蓝根种植项目,每年按照建设项目资金的13%进行固定分成,分成期限为8年,公司必须确保8年合作期,否则全额返还基地开发项目资金,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5万余元。三是清廉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以“ 柠月清风、风禾尽起”为主题,全力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工作,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组织集中学习身边典型案例5次,开展廉政谈话1次、上廉政党课1次,广泛开展“清廉家庭”评选活动,树立模范典型。对乡党政班子成员和重点岗位人员、村支部书记开展廉政画像26人次,切实筑牢秉公用权、为政清廉的思想根基。
(二)聚焦经济发展增动能,乡域经济竞相迸发
一是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主要思路是继续做强“一主两特”产业。“一主”:即柑橘产业,立足全乡3万亩柑橘的既定优势,着力于提高品质、提升品牌、拓展市场,扶持农业合作社和引进农业企业,建设万亩标准现代化柑橘产业园。“两特”:其一是指发展中药材产业。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千万元级枳壳中药材产业和板蓝根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2条产业链。其二是发展乡村农体游。以古冲为龙头,借助龙四清等名人优势,依托侗族特色和柑橘产业,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柑橘采摘体验等产业,以“橘花节”、卧龙山庄、侗族风雨桥、侗族农耕文化馆等为载体,形成成熟的旅游路线和产品。在建的橘科普园和橘文化园,已成功申报为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带动旅游业发展。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对项目工作“周调度、月会商、季盘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鼓励、支持各村积极申报项目,2023年计划实施项目10个,投入资金约420万元,惠及群众6000余人,其中集镇自来水改造项目已经选址,有望解决集镇多年来用水安全的夙愿。三是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掌握招商引资人脉资源13人,光大集团、银狐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等先后来我乡考察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接洽中。成功引进湖南楚骏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板蓝根种植,在全乡4个村建设种植基地,种植面积1000亩,项目投资周期5年,计划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招商引资形势稳中向好。
(三)聚焦基础工作谋实效,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一是日常工作不断深化。我乡脱贫户555(含监测户)户1715人,其中监测户 21户 47人,2023年新增监测户 1户 5人,已消除风险 11户 16人,定期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例会,严格落实县里有关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季度收入采集、务工信息采集、“一户一画像”工作。二是人居环境不断美化。常态化开展院落美化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打擂台”活动,广泛动员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1600余人次,打造了7个示范院落和7个精致节点,实现全乡有“看点”,有“观景线”的良好局面。大力开展“美家美妇”评选活动,表彰家庭30余户。全力推进“厕改”问题清零,自2013年以来我乡共改厕368户,经过农村问题户厕摸排整改“回头看”行动,共摸排出12户问题户厕,已上报至县里,目前正在整改中。三是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红线,严禁“非粮化”“非农化”,扎实开展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定期进行巡河、巡林、巡田,累计出动500余人次。
(四)聚焦社会稳定守底线,平安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安全生产不断强化。按照全县“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的要求,扎实开展道路交通、森林防灭火、食品药品、农机、校园、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宣传教育与排查整治,利用赶集日、“安全生产月”等载体组织各类安全宣讲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组建4个工作小组,对集镇区域进行了隐患排查200余次,共排查出问题60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上半年全乡安全生产态势稳定。二是防汛减灾持续加强。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制定完善《禾梨坳乡地灾防汛应急预案》等相关预案,严格主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对全乡范围内的地灾点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的排查,排查整改隐患10个,同步开展集中培训10人次,组织应急演练3次,调整充实75人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发放搬迁避让资金5户22万元,及时补充应急物资,确保特别时期拿得出、用得上、起作用。三是矛盾化解常态长效。落实信访重点人员“五包一”稳控责任体系,完善源头治理、事中控制、末端处置三步工作体系,压实各级责任、紧盯重点部位,制定乡、村、组、网格四级联动机制,梳理上级下达我乡2个目标任务,正在持续推进化解中。
(五)聚焦民生保障增福祉,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一是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牢。截至6月底,发放低保金165户379人59.6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9人4.27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28人6.14万元,发放特困供养资金58人19.14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17万元,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二是筑梦助学进一步加强。我乡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定期召开议教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教育教学工作,少年智则国智,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及乡关工委成员主动与禾梨坳学校12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对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给学生赠送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三是重点民生项目进一步落实。2023年,下达我乡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指标10个,其中创业培训、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康复救助残疾儿童、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4个指标已完成,其余指标均已完成过半,下一步,我乡将持续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上半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全乡发展还是阶段性、低水平的,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较慢,全乡经济总量偏小,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人才、技术、资金相对匮乏;二是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不宽裕。人居环境治理水平和群众的卫生环保意识还不高;三是交通、农田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立足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依托“一主两特”产业发展思路。一是发挥全乡3万亩柑橘的既定优势,建设万亩标准现代化柑橘产业园。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标准化科学化的种植体系,不断提升成果品质,不断塑造具有地缘特征的长期品牌,不断拓展拓宽销售渠道,切实做大做强柑橘产业。二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与湖南楚骏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长期合作,打造板蓝根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三是发展乡村农体游。以古冲乡村农体游为龙头,辐射周边各村,将乡村农体游与中药材产业紧密结合,修建古冲卧龙山庄,主打食疗药膳养生,进一步促进就业,丰富乡村农体游体验。
(二)立足美丽乡村建设,做净做亮做美村容村貌。坚持净化、美化、亮化、“三化”并举,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继续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扎实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年底前高质量完成全乡改厕任务。认真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定期打擂台、评比制度,严格兑现奖惩激励措施。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守牢生态环保底线,把禾梨坳乡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乡。
(三)立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做实做深做好民生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探索新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应急物资保障,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医疗、教育、文旅、平安等各项事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立足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做快做新做优政府服务。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做快审批、做新举措、做优服务,继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便民便企服务圈。进一步节流理财,树牢“过紧日子”意识,政府支出能省则省,民生、运转保障应保尽保,全面建设为民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