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梨坳乡2024年工作情况总结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攻坚促经济,振兴产业稳态势
一是农业发展绽光彩。稳定粮食生产面积,2024年,实现粮食种植面积20400亩,其中完成水稻种植面积11800亩,总产量达6300吨,旱粮种植面积8600亩,总产量达2800吨。大力发展秋粮生产,完成油菜播种面积8100亩,全年粮食喜迎丰收。在大沙界村、严家屋场村发展烤烟种植,目前种植面积达120亩,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二是产业发展启新程。立足全乡3万亩柑橘的既定优势,推行“党支部+企业+产业联合会+合作社+家庭农场+党员+农户”的发展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相结合,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成功引进浙江华珍品中医药有限公司投资种植中药材,在古冲村建设种植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00余人,群众已如期收到新公司交的租金6万元及基地务工的工资14万元。
三是营商环境再优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进浙江华珍品医药有限公司。建立干部职工联系企业、个体工商户制度,组织干部职工每季度对辖区204家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结对走访,累计走访企业、个体工商户600余次,帮助解决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难题5个。
(二)锲而不舍促提升,补齐短板夯基础
一是乡村振兴续新篇。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工作,健全了动态监测网络,定期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例会,严格落实县里有关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脱贫户务工信息采集和录入,防返贫监测等工作。全乡现有脱贫户544户1665人,监测户24户54人,2024年新增监测户3户7人,风险消除11户16人
二是项目建设稳推进。坚持对项目工作“周调度、月会商、季盘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鼓励、支持各村积极申报项目,2024年实施项目6个,投入资金约400万元,惠及群众5000余人,其中集镇自来水改造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解决了集镇多年来用水安全的夙愿。
三是人居环境展新颜。2024年全乡围绕“扫干净、摆整齐”为目标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建立了公益性岗位人员为主,各村临聘保洁员为辅的人力体系,保障了禾梨坳乡集镇及村级主干道的保洁力量。2024年全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主题党日活动15次,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村民自发参与维护组级公路并整理自家房前屋后。
(三)从严从细筑安全,稳定底线固发展
一是矛盾化解筑和谐。落实信访重点人员“五包一”稳控责任体系,完善源头治理、事中控制、末端处置三步工作体系,压实各级责任、紧盯重点部位,制定乡、村、组、网格四级联动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24年,禾梨坳乡排查纠纷4次,排查出纠纷5起,调解纠纷5起。开展法制宣传活动4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二是安全生产固根基。2024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聚焦学校、卫生院、餐饮店等重点单位,督促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累计检查12家36次。规范燃气使用,督促集镇2户安装液化气警报器。圆满完成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共计治理自建房安全隐患2处。打非治违方面,查处非法电鱼2起。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针,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及安全培训3次425余人,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2600余份,切实推进安全生产进机关、进校园、进商户、进村组。
三是防汛减灾强举措。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自进入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以来,各防汛点位值班人员在岗在位,按照“四个一律”要求,对辖区内地质灾害点群众转移92户194人,并妥善安置。在大沙界村、禾梨坳村集中安置点,为受灾群众做好环境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基本医疗保障。
(四)用心用情惠民生,实事办好享红利
一是社会保障强动力。2024年,禾梨坳乡发放低保金361人91.5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11人17.09万元、临时救助103 人 5.21万元,发放特困人员生活补助64人34.56万元。大病救助7户1.97万元,大病再救助6户6.35万元。全乡2173人享受养老金待遇,均实现社会化打卡发放。完成罗旧工业园区招工任务40人次。开展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110人次。
二是文旅融合展新颜。以古冲为龙头,借助龙四清等名人优势,依托侗族特色和柑橘产业,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柑橘采摘体验等产业,以“橘花节”、卧龙山庄、侗族风雨桥、侗族农耕文化馆等为载体,形成成熟的旅游路线和产品。在建的橘科普园和橘文化园,已成功申报为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带动旅游业发展,年吸引游客有望突破5000人。5月31日,古冲村村歌《冰糖橙之恋》参加永州金洞村K友谊赛第二场,荣获冠军。
三是社会事业焕光彩。教育事业成果显著,从2009年至2024年,联合学校连续举办了15届教育周活动。目前有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村教学点3个,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积极探索推行侗族树葬改革工作,按照“三不一树一挂牌”原则,朝着“四改一集中”方向推进,并从树葬延伸至“素葬”,引导村民在治丧过程中实现“三减两转”,目前共有27户参与“素葬”,为治丧节约资金47.8万元,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拥护和支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乡发展还是阶段性、低水平的,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现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二是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不宽裕,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和群众的卫生环保意识还不高;三是社会治理、民生投入离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短板还比较明显,交通、农田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四是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强攻项目优结构,突破经济新高度。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已开工的项目,加强调度,确保项目按时竣工投产,重点抓好集镇自来水厂项目的建设;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抓牢产业改面貌,提升乡村新风貌。持续加强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动态监测和帮扶,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推进柑橘产业“7+1”模式,打造柑橘产业发展联盟,实现柑橘产业抱团发展。同时持续发展板蓝根、烤烟等特色产业,丰富产业结构;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最美村组、美丽庭院等评选,实行以点带面,辐射全乡,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强获得感,让美丽乡村建设更有品质、更有魅力、更加宜居。
(三)夯实基础稳根本,推进治理新进程。全力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对问题隐患深挖细究,强化整改落实,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全乡社会大局平稳;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完善社会矛盾预防预警化解、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努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禾梨坳;坚决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加大重点时间节点信访人员稳控力度,确保涉访涉诉问题实现“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
(四)强化学习转作风,铸就政府新辉煌。定期组织政府工作人员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政教育和管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