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坪乡人民政府2020年度工作总结
晓坪乡位于芷江县西南部,距县城12公里,辖8个行政村、1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23户11441人,区域面积6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54.42亩,林地面积65416亩。“十三五”期间,乡党委、政府坚持以规划引领,围绕经济发展为主题不动摇,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及贫困人口增收,乡村整体环境全面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就。结合实际,现将我乡今后发展定位、思路、问题及意见建议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预计到2020年底,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350万元,同比增长0.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同比增长8.33%。2020年,晓坪乡党委政府及乡村两级干部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埋头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总决战
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06户2059人,于今年全部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乡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和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1.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全乡累计兑现产业奖补资金606户290.92万元,发放重点产业帮扶资金31户63人,总计1.26万元,累计发放小额信贷900余万元,其中2020年发放40人196.88万元,202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物资40万元。2020年全乡共解决扶贫特岗46人,安排公益性岗位45人,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39人,组织贫困劳动力培训4次700余人次。向罗旧工业园输送贫困劳动力37人,建立扶贫车间1个,目前在岗贫困户6人,通过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政策,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收入。
2.多渠道实现基本保障。全乡共完成破旧房屋修缮31户,实现危房改造48户;落实易地搬迁晓坪集镇安置点“二十条”措施,成立管委会、合理分配菜地等,进一步完善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政府为606户贫困户代缴医保,实施医疗救助42户7.32万元,实现了贫困户的医疗保障。经排查,我乡无失学辍学学生,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均享受了雨露计划、寄宿生补助、入园补助等教育帮扶政策。
(二)深化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体制
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自2019年底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改革工作。我乡已按要求成立“六办三中心一执法大队”,其主要负责人均经乡镇审查后上报上级部门复审备案,经上级部门批复后下文任命,各部门人员及办公场所均已配备到位,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中。
二是推进乡政务服务中心改革。按照各项职能不同,我乡政务服务中心现设置5个窗口,分别为“党群综合服务窗口”、“社会事务服务窗口”、“农业综合服务窗口”、“财政惠农扶贫窗口”、“国土建设服务窗口”。现有窗口工作人员10人,实行AB岗轮换制,在按业务类型分工的基础上,做到分工不分家。制订完善工作人员首问责任制、代转责任制,各项制度上墙。正确指导全乡8个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在业务上、工作方法上关注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认真对接好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提交上来的各项待办事项。
三是推进“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自2016年12月以来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互联网+监督”工作,成立了工作机构,配齐了工作人员。目前完成了全乡8个行政村的党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干部家庭成员及其社会主要关系等各项信息采集工作,共计约800余条。2017年8月晓坪乡作为我县“互联网+监督”村级财务公开工作试点乡,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并坚持每季度更新财务、党务等公开信息,切实发挥“互联网+监督”效用。
(三)聚焦民生,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1.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十三五”期间,我乡加大柑桔品种改良力度,引进了黄金贡柚、“红美人”、红心纽荷尔等新品种,加大黄桃等桃类种植,壮大百合种植规模。2020年全乡种植柑橘面积扩大800余亩,引进黄金贡柚、“红美人”等品种改良1100余亩,扩大黄桃、冬桃种植面积500余亩。
2.提速推进“厕所革命”。对照县下达的“厕所革命”任务,我乡争取2022年前完成三年计划。2019年晓坪乡改(新)建农村户用厕所超额完成222户,今年上级下达我乡改(新)建农村户用厕所任务数为121户,目前也已全部完成,“厕所革命”已在数字和进度上得到“双向”提速。
3.全面落实复耕复种。我乡根据芷办〔2020〕10号文件相关指示精神,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对全乡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底数进行全面清理整治。通过耕地抛荒拉网式排查清理与整治,排查出抛荒耕地35亩,已全部完成整改。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秋冬种农作物生产,截至目前,我乡秋冬种农作物播种面积较去年同期扩大40余亩。
4.大力整治马路市场。我乡按照上级指示要求,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开展“马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在赶集日联合交警队和乡派出所开展集中整治,以宣传劝导为主要手段,张贴宣传海报50余张,向市场商贩、顾客等发放宣传单4000余张,逐步引导商贩入市交易。投入30万元资金,对集镇原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商贩无固定场所交易场地、占道经营等问题。
5.着力建设基础设施。我乡牢固树立抓基础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争取协调项目资金,抓紧抓实基础项目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乡共硬化水泥路81公里,铺沙63公里,新修机耕道38公里;稳步推进农网改造工作,4个贫困村的农网改造已全部完成;在长塘、岩背等4个村实施堤水灌溉项目,受益面积达300余亩,主要用于农田和柑橘灌溉,保障了群众生产安全用水。积极推动互联网乡村全覆盖,目前全乡8个村已全部通光纤。
(四)聚焦重点,推动扫黑除恶
我乡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群、横幅标语等舆论宣传工具,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舆论氛围。每月利用扶贫例会等契机部署并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工作队深入各村,开展线索摸排。发动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切实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乡累计接到群众提供线索50余条,均已核查处理。
(五)积极作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大力宣传。疫情初期,我乡利用“村村响”、移动音响等设备滚动播放芷防控令等宣传内容,乡、村共设置宣传专栏46个,累计印刷、张贴疫情防控宣传资料11383份,营造了良好的群防群控氛围。二是全面摸排。依托四支队伍、四级干部集村部,严格落实“口袋战术”,累计走访5000余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后,我乡根据防控指挥部发布的每日疫情信息,紧跟步伐做出动态调整,精准摸排境外等疫情发生地的返芷人员。三是严格管控。疫情防控期间,我乡共上报自湖北等地返芷人员25户49人,严格落实“一人一专班”管理制度,实行24小时体温、去向等监测,专班管理时限结束后按规定均解除了专班管理并做好后续帮扶工作。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乡镇基层工作头绪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涉及面广,对人力财力需求较大,而乡镇一直存在人力财力有限的情况。
1.人员编制存在空缺现象。虽然上级针对乡镇开展了多次人员招聘,但因基层人员流动大等原因,人员数量一直未完全满足工作需求。
2.人员工作能力待加强。很多基层工作者由于年龄偏大等原因,对电脑等设备操作不熟练,导致一些工作效率受影响。
3.基层财力不足。很多基层工作需要投入资金,而乡镇财力有限,因此难免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工作推进受影响。
三、2021年及“十四五”经济发展定位及规划思路的想法
根据前期发展经验及需求,我乡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发展定位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逐步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到2025年,初步将晓坪乡从传统的农业乡镇建设为产销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生态文明乡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升级,具体坚持好以下几点:
(一)更大力度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努力实现农民增收
在“十四五”期间,我乡计划全力推进种养殖产业深入发展。一是稳步提升种植面积及产量,推进产品改良。进一步扩大柑橘种植面积,提升基层产业,同时,持续引进黄金贡柚、“红美人”、红心纽荷尔等新品种,加大柑桔品改面积。二是立足晓坪乡实际,推进小冲村养殖基地建成并带动整合零散养殖户。推进合作社经济,持续改良饲养品种,提升品质。三是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努力建成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引进柑桔等农产品加工厂。
(二)更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一是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各项机制,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推动乡村道路硬化亮化、提质改造,加快合作医疗、网络通信等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抓好意识形态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二是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再争取实施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晓坪村等7个村灌溉排水沟渠项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田利用率。三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要求,继续完善乡村绿化、电网等基础建设,加大环境整治范围,努力打造生态型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强土地使用管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持续整治耕地抛荒。四是推进乡容乡貌治理工作。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马路市场”整治等工作,强化乡村联动和部门监管力度,有效开展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集镇市场,形成治理有效的体制机制。
(三)更大力度推进社会事业,为人民群众再造新福祉
一是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加强学校、教学点、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晓坪学校办学条件和寄宿条件,推进教育发展。大力繁荣农村文化,以乡村大舞台、农村书屋为载体,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二是公共卫生事业。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知识,倡导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贯彻落实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农村人口参保率100%。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落实各项防疫工作要求,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三是社会治理。以为期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果为基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各类治安问题。强化对刑满释放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患者、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健全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全面强化消防、交通、校园、防汛抗旱等各方面安全监管,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消除安全隐患,遏制事故发生。四是乡风文明。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优良的精神文明支撑。
四、对政府自身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各行业部门加大指导力度。建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业务指导,特别在项目建设、土地使用、产业发展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给予更多指导。
(二)建议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建议上级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基层乡镇作一定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在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生态保护、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帮助乡村推动“十四五”规划更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