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度工作计划
2023年以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市县委要求,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聚焦“两个服务”方针,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获评全县2022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平安建设、信访工作优秀单位。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以党建引领为“根本点”,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深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引领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攻坚克难,担当作为,推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举措在我局落地见效。强化思想引领。采取集中学习、自学,开放党建学习书屋、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和政治定力。深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积极开展乡镇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作用发挥提升年”调查研究,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充分运用调查研究指导退役军人工作新实践、新发展。组织开展为群众“谋一策、办一事、解一难”活动,共为群众“谋一策”2件,“办一事45件、”解一难”2件,为困难退役军人解决困难资金2万余元。
(二)以军人发展为“着力点”,就业安置蹄疾步稳。大力推行“阳光安置”。严格落实移交安置政策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安置原则,圆满完成2023年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24名(含消防士2人)退役士兵安置任务,选择企业的1人拟于2024年1月上岗,安置满意率达100%;对军人子女入学入托100%按照优先、选优原则解决到位。扎实做好接收工作。接收2023年是春、秋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90人,未出现退档情况。与前来报到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开展谈心交心、宣讲政策等活动,为他们尽快转换角色,参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扶持就业创业。组织5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了专场招聘会,约15人达成就业意向。积极与人社部门对接,开辟就业渠道,发掘创业典型;加强罗旧工业园区等县内企业紧密联系,发掘适合退役军人的岗位并推荐就业。积极拓宽公务员、事业编制、社区工作者面向退役士兵招考数量,并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龄要求。健全教育培训体系。通过举办欢迎会、政策宣讲会和适应性培训会的方式,鼓励广大退役军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报名参加培训人数达到80%以上。及时发放补助资金。发放2023年春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一次性经济补助金25.9万元,秋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一次性经济补助金57.6万元。2023年度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的生活费已发放到位,社保、医保补缴到位。
(三)以优待抚恤为“聚焦点”,服务水平稳步推进。规范落实抚恤优待。足额规范发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生活补助资金3万余人次,2750余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54万余元,救助优抚对象610人,为重点优抚对象1至6级的残疾军人购买职工医保。依法开展人员认定工作,新增60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军人101人,残疾退役军人6人,带病回乡退役军人2人,参战退役对象25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做好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管理工作,全面推进适合本县的优待证优待目录制定。受理了8445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优待证办理,截至目前已发放优待证8412张。扎实开展困难援助。共计投入25.29万元,对27名因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突发灾害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退役军人实行特殊困难援助;对全县140余名低保和特困退役军人捐赠价值7万余元的生产生活物资进行解困纾难。严格落实军休待遇。接收了一名军队退休士官;完成了无军籍职工死亡抚恤金和丧葬费发放;全年发放各类退休费和津贴补贴以及其他补贴费用共计55余万元。把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企业军转干部纳入了全县走访慰问范围,按每人500元标准进行慰问;春节期间企业军转干部每人发放3000元的困难补助。
(四)以双拥工作为“合力点”,军地共建更有成效。“暖心”落实政策。共计投入160万余元,利用春节、“八一”开展全覆盖式走访慰问,并以短信形式为全县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送上节日祝福。为更好地加强军地沟通和了解,促进军地合作,协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制定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双拥工作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精心”营造氛围。组织开展了第二届优秀退役士兵、优秀拥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对受表彰的7名“优秀退役军人”和3名“优秀拥军人物”进行广泛宣传。悬挂光荣牌48块;为14户三等功家庭、74户四有军人现役家属派送喜报,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开展清明烈士祭扫和“9·30烈士纪念日”活动,组织全县共2000余人参与了清明祭扫,组织了2批次烈属赴广西开展异地祭扫。积极开展退役军人行业宣传,全年刊发宣传报道30余篇。
(五)以基层基础为“切入点”,体系建设更显成效。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有”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18个镇、206个村、13个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完成晓坪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标杆型服务站建设、芷江镇北街社区等7个服务站及岩桥镇岩桥社区服务站创建示范型(100至299人)服务站建设。推进紧密协作。选定罗旧镇、公坪镇、三道坑镇三个乡镇进行“一部一站”工作紧密协作试点,积极探索“一部一站”工作紧密协作芷江模式。10月份在罗旧镇召开全县乡镇、村(社区)“ 一部一站”工作紧密协作现场会,安排部署工作。开展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服务10余次,服务对象8千余人次。认真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活动,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好建强“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引导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抢险救灾、应急救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搭建服务平台。结合实际创建芷江县退役军人网上(手机)服务平台,设置党建引领、新闻资讯、政策法规、服务站点、崇军联盟、就业创业、老兵商城、在线办事8个板块,形成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一张网”,统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各项事务性工作和相关政策资源,为全县退役军人提供及时、便捷、精准的线上线下服务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广大退役军人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双拥工作没有亮点。双拥工作运行体系没有建立,工作仅限于完成规定动作,拿得出、叫得响的亮点品牌几乎没有。二是烈士纪念设施维护不足。全县15处烈士陵园分布在13个乡镇,管理维护难度大。多处烈士陵园由于资金紧张导致修缮不及时,破损较为严重。三是信访稳定形势依然严峻。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矛盾风险预知预感、精准防控、应急处突能力还有待提高。领取一次性安置补助金退役士兵群体、不再认定为“两参”身份退役军人群体借重大活动、敏感节点串联施压、以访谋利的可能依然存在。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做政治引领的直接践行者。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退役军人工作全领域、各环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推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组建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员”队伍,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永远跟党走。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管理维护工作,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二)推动就业创业新突破,做民生工程的主要落实者。持续加强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引导和服务管理保障,定期开展退役军人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全面落实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就业创业、优待抚恤等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两参”人员等优抚对象各项待遇,做好困难烈士遗属帮扶关爱,让广大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
(三)聚焦双拥创建新业绩,做国防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各项工作,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加强烈属困难帮扶,服务保障烈士亲属异地祭扫工作;经常性开展走访慰问,持续做好送立功喜报、悬挂光荣牌等活动,切实体现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