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5-01-07 09:56

202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奋力打造“三城一中心”为总体目标,紧盯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强化职能、提升服务,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小切口实现大变化”,持续打造“为民城管”品牌,努力提高城市安全运行水平,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并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局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分类意识。通过设立分类投放点建立分类收运体系、加强监督执法等措施,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今年投入30万元,新增完成“两小区一示范广场”(名城学府、腾龙居小区和学府广场)。

(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目前,城区环卫清扫保洁垃圾转运中转站公厕管理实施一体化对外承包模式,每年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机械作业率达到85%以上。我局建立督察考核机制,对第三方公司实施每月一考核制度。今年在第三方公司日常管理工作之外并要求第三方公司开展了四次集中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区域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通过拆除违章建筑、清理乱堆乱放、整治占道经营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今年12月完成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实施方案,已经通过政府常务会及县委常委会会议,并将我县农村生活垃圾纳入我局管理。按照市局要求完成两座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共计四座,城乡环卫一体化方案启动就全面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预计2025年7月乡镇中转站普及。我局的餐厨垃圾处理实施政府采购第三方公司运营模式,第三方公司建得单独的处理厂。

(三)大力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排查整治。今年我局对门头店招、屋顶钢架、大型高炮、墙体广告等户外广告进行地毯式隐患排查,共计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招牌220余处,拆除未经审批户外广告和招牌55处,拆除横幅280条。通过排查整治活动,城区现有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牢固可靠,消除了安全隐患,对确保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是严格户外广告审批。今年审批广告240个,我们坚持“少量求精”“一街一景”的原则,按照提交申请(办证大厅)--效果图--现场勘查--审批设置的流程审批,对户外广告进行严格的审批,并收取公共资源有偿使用费7万余元。在下一步工作中继续加强对户外广告的管理力度,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大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和维护攻坚行动。

今年共投入700余万元对我县的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主要内容是:修复洪水损坏的市政基础设施,;对城区主要干道存在坑洞的沥青路面进行清除和重铺,伸缩缝破损的止水带进行了更换,更换长度为64m,并对和平大桥排水系统缺失的76个雨水箅子进行了恢复;修建了新中医院门口与精武学校消防道路,面积约1620㎡;对城区内破损的人行道进行了维修,维修面积约8000平方米;对城区雨水井、检查井进行了清淤,雨水井总计2562座,检查井951座,清理排水管道220m;维修破损的各种类型井盖219套,安装防坠网1300余个等。

二是加强重点项目的申报及项目建设工作。今年申报的河东片区防水排涝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7000万元。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今年我局投资4200余万元完成了沿河两岸污水管网维修改造项目。目前在建项目有正义大桥和景明路,正义大桥投资4000余万元,景明路投资2000余万元。我局负责的芷江县炉渣资源综合再利用项目,经过项目部工作人员的努力,各项协调工作顺利完成,并在项目施工单位加班加点的建设下,该厂能在12月底能投入生产运营。

三是加强城市道路破道管理修护工作。今年审批10起,收取城市道路破道恢复费15余万元。

(五)城市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局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建立了城市车辆违停和犬只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城市管理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今年车辆违停处罚收入50余万元,犬只办证10个。

(六)大力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一是交通秩序整治。大队设立违停中队依托“违法停车管理平台”,前期组织出动65人开展了对小车、摩托车和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集中整治,在城区主要路段规划设置摩托车和共享电单车停放点,教育纠正乱停乱放行为5900余次,处罚乱停乱放小车、摩托车和共享电单车1500余台次,有效地治理了小车、自行车、摩托车乱停乱放现象;二是市容市貌整治。整治期间组织60人集中时间开展了“乱设摊点、乱堆乱放、乱挂衣物”、出店经营等专项治理。共清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651起,规范出店经营80户,警示教育纠正违章行为5000余人次,清理占用人行道娱乐点18处;清除占道夜市摊点30起;三是放养宠物整治。今年共计投入13万元加强了犬类管理和执法工作,查处放养宠物28起;四是噪音扰民、油烟污染整治。清理沿街商店采用音响叫卖53起,当场告之劝诫商户242余户,查收噪音扰民设备2件;五是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整治。取缔影响市容环境的学府广场流动摊贩共20余处。六是中元节环境治理。整治期间组织200人对县城区规划区内焚烧纸钱和燃放鞭炮行为进行治理,劝阻焚烧纸钱行为432起,燃放鞭炮121起,有效保障了中元节期间县城内空气质量的清洁。

(七)大力加强园林绿化养护和路灯亮化灯的提升行动。全年园林绿化工作共计投入150余万元,加强了园林绿化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今年对城区9株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挂牌和日常养护工作,2024年对前进路进行绿化补植耗资24万元。全年投入460余万元对全城路灯和亮化灯进行了维修养护。

(八)大力打好城管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加强生活垃圾填埋管理,加大资金投入。生活垃圾填埋场日常管理经费约300万元,每天进行覆盖打堆灭蚊除臭等工作,渗滤液处理经费267万元,更换在线监测设备24.5万元,完成生态环境各项突出问题整改花费80余万元。目前投入30余万元正在进行第二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时指出我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填埋作业不规范、导气管未按要求设置,厂区臭气污染严重”的问题的整改,争取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并销号。

二是加强建筑工地污染源头管理,杜绝道路污染现象。深入城区建筑工地宣讲建筑渣土管理相关规定,张贴扬尘防治措施;督促建筑工地设置2.5米高的围墙并进行美化;督促各工地出入口进行30公分以上厚度硬化,设置洗车槽和冲洗平台及沉淀池等配套设施,做到出场车辆清洗干净,保证了净车出场。每季度召集城区各建筑工地负责人和渣土运输企业负责人召开扬尘防治会议;全城区常态化利用雾炮车巡回喷洒降低扬尘;开展道路运输扬尘联合整治,紧盯渣土运输沿线道路和建成区周边道路,确保城区渣土运输车辆均为新型绿色环保车辆,按照指定路线运输、在指定的弃土场规范弃土,严查带泥上路,对所有未经覆盖运输渣土的车辆及运输途中抛、漏、撒污染路面现象进行从重处罚。

三是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执法。今年查处违规清运倾倒建筑垃圾10次,消除违规清运地点32处,清理建筑垃圾950余方,通过开展整治行动效果比较明显。根据政府相关工作安排,会同国土、环保、城投等部门完成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选址(七里桥),通过一个月的施工,临时消纳场的基础设施完善到位,7月正式投入使用。2024年10月8日,我局接市民投诉反映检察院大门正对面有人露天焚烧落叶,产生大量烟尘有害物质,我局立即派出执法队员对其扑灭,并对当事人杨爱莲作出了罚款五百元的行政处罚。

四是加强餐厨垃圾管理力度。政府采购投入138万元对餐厨垃圾进行收集处理。2024年11月18日,我局会同环保、市场监督开展餐厨垃圾处置联合执法时发现一餐厨垃圾收运企业在鼓楼华城附近,堆放餐厨垃圾,产生恶臭气体,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责令当事人立即将餐厨垃圾,清运至有条件场所,并对当事人作出了罚款三千元的行政处罚。

(九)大力推进法制城管建设。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7日双公示”制度,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全年组织两批次人员参加全省统一行政执法考试,执法人员执法证持证率达100%。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燃气、消防、广告、扬尘、污水管道损毁、建筑工地等执法整治行动,重点配合县住建局强力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2次,打掉销售瓶装燃气“黑窝点”2个,查扣车辆2台,查扣燃气钢瓶150个。今年城管大队综合执法中队行政处罚案件14起,简易程序4起,共计处罚资金22.4168万元。2024年截至12月,拆除35处违法建筑,共1400余平方米;待拆除共17处,面积约2300平方米;立案29起,处罚五起,共计罚金33218元。

(十)坚决守牢城市运行安全底线。

一是坚持压实部门责任,夯实本质安全基础,加强督查巡查,建立隐患清单,重点对市政道路桥梁、园林绿化、供排水管网、户外广告、城市井盖进行巡查,巡查发现一般安全隐患63处,重大隐患4处,均已完成整改。二是及时更新消防设备,提高处置火情保障能力。今年耗资28万元对龙津风雨桥辖区升级改造消防办公室防火监控系统和更换损坏摄像头,同时更换商户(住户)联网报警烟感器及灭火器。三是全年发放500余份防火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传单,整顿、整改有消防安全隐患的商户30余户,组织风雨桥、索子街的商户集中进行防火宣传及培训3次,为及时发现处置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2024年完成10月24日由省住建厅组织的2024年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安全及规范化管理各市相互交叉检查的迎检工作。五是坚持做好“一岗双责”,分管安全领导及部门分管领导带头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城市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项目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得到有效执行。

(二)垃圾分类工作仍需深化。虽然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市民的参与度仍需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加快进度。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缓慢,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和协调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城管队伍建设。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结合城管业务工作,通过分层次、分专业、多形式、制度化的学习教育培训,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立足于实、全力抓实,着眼群众关心的实事难事,撸起袖子,扑下身子,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扎实开展廉洁自律教育活动,紧盯廉政风险点,堵漏洞、补短板,开展好日常监督检查,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扭住不放、持续用力,管出好习惯、管出好作风,致力打造一支清正廉洁、形象良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城管铁军。

(二)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继续强化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坚决清理取缔流动摊点、出店占道经营、占道作业等违规行为。二是加大违建巡查工作力度,严控重点区域,坚持“露头就打、发现即拆”的高压态势,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三是督促各在建项目,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继续贯彻执行建筑扬尘治理工作“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确保扬尘防治方案和措施的全面落实。四是提前筹备“三会合一”,认真按照全县布展方案推动工作。五是将加大相关国家项目资金申请力度,确保随时拿得出、用得上,高标准、高效率完成申报工作,保障申报民生项目落实落地。六是积极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工作配套集中转运设施建设:准备在乡镇新建中转站8座,启用原中转站3座,实现乡镇全覆盖转运模式。七是加快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建设,确保建筑渣土处置工作正常开展。八是对城区沿街损坏的风貌设施进行隐患维修。九是对花坛护栏、道路护栏等破损进行维修。十是对城区损坏的市政井盖等设施进行维修更换。十一是加快完成城区污水管廊维修维护。十二是对各进城路口、沿河风光带、主次干道进行补植及城区高危树木处理。

(三)进一步抓好城市安全。一是切实提高城市排涝应急能力。分期、分批全面启动城区排水体系的普查、检测、评估工作,分阶段实施排水系统改造;做好汛前检查和汛期值守,尤其是加大城市排水管网、窖井、易涝点排查,对易发生短时汇水量突增的下穿式立交、桥涵、地下空间等重点区域制订和落实排涝方案及抢险措施,并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二是强化风雨桥、索子街、鼓楼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监管。强化巡护和隐患排查,做好消防物资储备,重点做好游客用火劝阻,办公场所防火安全、电动车充电等管控,严防火灾发生。三是积极落实桥梁安全检测。会同住建等部门积极做好二桥、三桥、风雨桥及和平大桥的安全检测工作,确保市民财产生命安全。

(四)进一步推进智慧城管项目建设。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突破点,不断精炼城市品质。加快推进我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对接市公安、住建等部门,整合平台资源,推动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完善运行监测系统,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

(五)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以“三会和一”为契机,深入开展“创文”“巩卫”工作,推进市容市貌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规范户外广告招牌管理,推进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会场、场馆周边和沿线的广告和招牌整治提升工作;开展“三线”整治,抓好沿路建筑物外立面的美化亮化工作,以及重要出口和沿线道路两侧的绿化彩化提升,打造一批精品园林景观。

在全力抓好上述重点工作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统筹做好爱国卫生、林(河)长制、机要保密、双拥、档案管理等工作,认真落实上级交办事项,促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发展。

打印 来源:芷江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