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芷江侗族自治县信访局工作要点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2020年全县信访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对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聚集基层基础,聚集突出问题,聚集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以信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按照这个总体要求,今年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政治引领。一要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大力开展专题学习宣传活动,全面把握其主要内容、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坚持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深刻领会全会关于“完善信访制度”的政治内涵,坚定信访制度自信,推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机制。三要坚持用党的领导优势推动工作。把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为加强党对信访工作领导的重要平台,切实强化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等职能作用,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效化解突出信访问题。
(二)夯实基层基础。一要大力开展“三无”创建活动。继续深入推进“三无”县、乡(镇)和村(社区)创建,积极推广“党建引领、网络融合、以村为主”的做法,将服务管理资源下沉到村(社区)一级,实现信访工作与网格化、信息化管理相融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当地。二要全面推行让群众“最多访一次”做法。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严格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最大限度提高办理效率。按照“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的要求,完善联合接访机制,整合资源力量,开展联合接访、联合调处和联合督办,推动问题及时就地化解。三要深入推进“人民满意窗口”创建。严格落实“四有”(有场地、有人员、有保障、有效果)标准,加强硬件建设,优化服务环境,按照“来访必登、有访必接、初访必办、重访必交、未办必督”的要求,完善制度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信访干部接访处访能力,及时就地解决群众诉求。
(三)突出问题化解。一要坚决打好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今年着重抓好“四重攻坚”、信访积案化解和涉众型信访问题三大专项整治行动。对赴市到省进京重复越级访和集体访,县信访联席办继续实行统一调度制度,加大对重点问题的协调化解。特别是对上级交办的重点信访问题,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将化解任务落实细,责任单位要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台账,合力攻坚,确保“事心双解”,真正做到问题化解、人员稳定。二要扎实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着力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常态长效,做到真接访、真下访、真化解。继续坚持县级领导每日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保证每个工作日有一名县级领导到县信访局坐班接访,县直部门每个工作日有一名副职以上领导在本单位接访,乡镇领导干部随时接待群众来访。同时,采取约访下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领办包案等方式,必要时采取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坐堂会诊”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信访难题。三要全面推进回访核实和督查督办。进一步完善“全程跟踪、公开评价、回访督办”机制,扩大有效回访面,聚焦重点事项,加大跟踪督办力度,压实有权处理单位的办理责任,做到群众来信来访100%回访、100%考核、100%问责,真正实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进一步加大回访考核权重和定期通报,对不满意信访件和领导干部接访包案事项开展跟踪督查督办,推动真办实结。
(四)注重源头治理。一要注重源头预防问题。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推动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听取利益相关群众的意见建议,促使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防止因违法行政、违法操作引发信访问题。二要注重源头发现问题。加强组织建设,全面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基层信访、综治、司法等资源力量,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健全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准确把握群众诉求的新变化新特点、信访形势的新动态新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特别是要高度关注疫情防控期间和疫情防控后社情民意动向,源头发现矛盾隐患,加强风险预警。三要注重源头化解问题。牢固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观念,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完善资源整合、科学分流、结论对接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两代表一委员”、律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参与接待群众来访、化解信访矛盾的制度,集中做好“三到位”工作,坚持情理法并用,综合施策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实际困难和心理疙瘩,提高信访矛盾化解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五)深化制度改革。一要加快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信访信息系统部门联通,完善系统功能,规范业务工作,优化业务流程,加大网上信访事项网下办理力度,实现全流程提质增效。二要着力完善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信访工作考核办法进行调整完善,将综合考虑各乡镇、各单位不同情况,实行分类考核,合理设置考核项目和指标,不简单以信访数量多少为标准进行考评,引导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源头,放在预防和解决信访问题实际效果上来。三要不断提高信访法治化水平。继续扎实推进访诉分离、分类处理、依法逐级走访等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全面推进信访工作依法规范运行、群众诉求依法理性表达、合法权益依法有效维护。深入开展《信访条例》修订15周年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法制框架内、法定渠道中表达和解决诉求,进一步形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良好氛围。
(六)严格责任追究。一要压实工作责任。坚持以预防和解决信访问题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完善考核内容,加强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层层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推动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就地解决。二要加强督查督办。加大对重点工作、重点问题、重点单位督查督办力度,特别是强化对重大疑难问题化解和信访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提高督查层级,确保督查实效。三要严肃追究问责。按照“谁引发谁负责,谁当为不为谁负责,谁当为乱为谁负责”要求,强化信访考核结果运用、点对点通报、约谈问责等措施,加大倒查问责力度,建立从问题源头到化解稳控全过程追责问责机制,做到发现一起,问责一起。
(七)加强队伍建设。一要明确总体要求。就是要建设一支“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过硬的责任担当、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信访干部队伍,为实现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二要突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信访工作的初心使命落实到“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神圣职责上来,以信访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三要提升履职能力。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分级分类组织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提升信访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素养。进一步强化干部轮岗、交流、参与专项工作等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信访干部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扬实干作风,敢于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慢作为、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等问题,树立信访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