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信访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信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信访工作,大力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355批(件)次,其中来访1003批次1607人次,来信78件次,网信274件。同比信访总量下降12.35%,来访下降15.16%,来信持平,网信上升3.4%;受理和办结信访复查事项9件;收到中央、省、市交(督)办件38件,到期办结率100%。全面完成了全国、省、市“两会”等特防期的信访保障工作,没有发生赴市到省进京规模集访,没有发生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和媒体负面炒作,信访工作质效不断提升,信访形势呈现持续平稳向好态势,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齐抓共管,全力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始终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站位部署、深层次推进,压紧压实领导、部门、属地责任,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一年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和研究解决重要信访问题8次,先后交办特防期信访突出问题103件(次);县信访联席会议12次召开专题会议,会商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25个。对中央、省、市交办和县本级排查出来的重点信访事项及时制定任务分解表(化解稳控责任清单),明确包案县级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扎实有序推进矛盾化解,坚持不懈做好化解稳控。各级各部门建立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全县上下形成了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的合力,不断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大信访工作格局。
二、坚持源头治理,着力提升信访矛盾化解能力。扎实推进“三无”创建。在总结去年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的基础上,县财政投入专项工作经费20万元,继续深入推进“三无”县、乡(镇)和村(社区)创建,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对照2020年度国家级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评定标准,我县符合申请复核并通过2020年度国家级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的条件。按照市、县制定的“三无”创建标准,全县11个乡镇达到“三无”乡镇标准,达标率为61.11%;190个村(社区)达到“三无”村(社区)标准,达标率为86.76%。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每月对全县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逐一建立台账,落实责任,强化稳控,跟踪化解。全年共排查出各类信访突出矛盾125件,已成功调处118起,化解率达94.4%,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抓实领导干部接访包案。探索建立领导接访项目化运行机制,坚持开展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定点约访和带案下访,一年来县级领导在县信访局共接待群众来访393批次1355人次,现场答复解决问题176件,交(转)到相关职能部门办理217件,下访约访群众215批次462人次,化解处理信访问题143件。将在全县范围内排查出的32个信访突出问题,按照领导分工和“四包”要求全部落实领导包案,并均已得到基本化解或落实稳控。
三、坚持机制创新,大力加强信访保障基础建设。深入推进“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保障、有效果”的“四有”标准和“一流标准、一流保障、一流服务”的“三个一流”要求,全面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接访设施,改善接访条件,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狠抓作风建设,纠治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把信访部门建设成“群众之家”。全面推行让群众“最多访一次”。围绕受理、转送、交办、督办、审核、回访等环节,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理效率。按照“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要求,抓实联合接访、抓细分类处理、强化首接首办,加大“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力度,推动问题及时就地化解。建立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信访超市”,实现群众遇到问题来投诉、举报、调解等均可随时找到对应窗口现场办理,直接与相关县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协商处理,真正让群众“只进一门,只访一次”就能有效解决诉求。
四、坚持“事要解决”,强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攻坚。4月份以来,按照省、市信访联席办的部署要求,深入扎实开展了信访积案百日攻坚行动。对市委交办和本级排查出的21个涉访涉稳突出问题和58名重点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部实行领导包案化解,逐一明确包案县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全力推动各类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妥善化解或落实稳控。共化解信访积案15件,完成国家信访局交办的“四重攻坚”疑难案件1件。根据全省集中化解房地产办证信访突出问题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房地产领域办证遗留问题化解,同时还结合本县实际,出重拳开展“三项清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清零,县城规划区安置清零,城区楼盘历史遗留问题清零)攻坚行动,共查处违法建筑55起1.3万平方米,违法用地得到有效遏制;建设安置区10个,交付安置房171套,办证1761本,占办证清零任务的57.18%;城区16个问题楼盘全部进窗办证,已办理权证3045本,占应办证总量的60.06%。从10月下旬开始,根据省信访局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全力做好重复信访和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化解和责任单位主体责任,采取项目化推进、双交双办、提级协调、联合督查等方式,努力实现信访积案“减存控增”乃至“清仓见底”。截至12月底,中央信访联席办共交办我县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的信访事项34件,已化解19件,化解率达55.88%,排名全市第一。
五、坚持法治引领,努力提高信访法治化水平。规范信访事项办理。全面推进访诉分离、分类处理、依法逐级走访等工作,完善访调对接、律师参与信访矛盾化解等工作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不断推动信访工作依法规范运行、群众诉求依法理性表达、合法权益依法有效维护,切实提高信访业务规范化水平。加强信访法治宣传。5月4日至6月24日、12月1日至6日,先后组织开展了“信访法治宣传月”活动和“宪法宣传周”活动,深入开展《信访条例》修订实施15周年宣传,大力宣传阳光信访、法治信访、网上信访等相关信访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现场接待群众咨询服务,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抓好越级访治理。认真开展赴省进京越级访专项治理,强化排查预警,强化人员稳控,强化联动处置,对涉访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理,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由于源头防控措施得力,各个特护期实现无人赴省进京访,取得了“6个零”(零聚集、零非访、零滋事、零炒作、零事故、零违纪)的良好效果。
六、坚持考核问责,致力推动信访工作良性发展。压实工作责任。将信访工作“三无”创建活动情况纳入全县综合绩效考评和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制定实施《2020年信访工作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加强督查督办。建立健全了由县纪委牵头,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信访联席办等参与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加大解决信访问题的力度,确保群众信访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严格追责问责。认真落实《芷江侗族自治县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对责任单位推诿、敷衍、拖延办理,或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越级集访或非正常访、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责任追究、纳入重点管理四个等级予以严肃问责,切实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初始、消除在萌芽。
我县2020年信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如下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热点难点问题突出。征地拆迁、房地产办证、退役士兵维权、劳动保障、城建城管、涉众型矛盾、扶贫领域、环境保护等信访问题矛盾凸显;二是责任落实不够到位。部分乡镇和县直单位对信访工作有畏难松劲情绪,没有做好源头防控和问题化解,导致县级上访量增多,赴市到省进京上访时有发生。三是信访老户难以息访。极少数信访老户提出无理过高要求,经常缠访、闹访不断,对其缺乏有效管用的稳控,存在赴市到省进京重复访的隐患,给其信访事项化解稳控带来极大难度。对此,我们在2021年工作中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将以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紧紧围绕五个重点(即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强化信访工作的政治意识;坚持固本强基,着力增强信访工作能力和水平;着眼“事要解决”,努力推动信访矛盾问题有效化解;推进“双向规范”,进一步提升信访工作质效;强化督查问责,全面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全面抓好信访各项工作,真正带着感情和责任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