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县信访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直以来,县信访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以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为导向,积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来,我县信访形势呈现“三下降二提升一好转”良好局面。
一、全县信访形势
2022年1-5月,全县信访总量211批(件)393人次,批次、人次同比下降7.05 %、49.2%,其中来县访110批258人次,到市访4批6人次,赴省访8批13人次,进京访量为0,来信36件63人次,网信53件53人次。及时受理率信访部门为100%,责任部门98.4%,同比下降0.86%,按期答复率100%,重复信访占比33.7%,同比下降11.4%,信访部门满意率97.8%,同比上升17.8%,责任部门满意率96%,同比上升14.5%;参评率97.02%,同比上升14.56%;网信一次性化解率92.31%,同比上升4.3%。根据上周市信访联席办通报,2022年1-5月我县信访各项指标数综合排名全市第三。
二、工作开展情况
1.高站位,信访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信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全县信访工作大格局。一是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汇报,今年专题研究信访工作5次。二是县级领导到信访部门坐班接访、带案下访实现常态化。三是“周调度、月点评、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基本健全完善,县联席会议召集人每周一调度重点信访事项,约见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对领导包案责任落实、化解进度、实际成效等情况在县委书记月工作讲评会上通报排名。四是县委组织部门长期选派年轻干部和新录用、新提拔干部以3个月一批、每批2-3人的方式轮流到县信访局进行岗位锻炼。
2.强根基,治理化解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全力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我县创新发展、落地见效,全面推行“乡镇主导、以村为主、依靠群众、社会参与、多元化解”的基层信访治理模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矛盾。二是结合“五个到户”“敲门行动”等集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大走访大摸排大化解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县滚动摸排梳理涉访涉稳矛盾纠纷问题1246个,化解销号1119个,未化解的127个问题均已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制定化解方案,县信访联席办联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每季度进行专项督查。三是建立群众诉求“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一揽子解决”机制,一体推进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构建完善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交融互动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和乡镇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常态化落实,全县共设立县乡两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19个、村(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站”218个。四是通过督查考核、约谈通报、挂牌督办、重点管理、倒查问责等举措推动责任落实。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县,做到隐患不积累、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人员少上行。
3.抓重点,信访积案攻坚卓有成效。认真贯彻落实省信访联席会议关于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年”活动的有关要求,坚持一人一案一策,全面落实信访积案化解领导包案责任和重点人员稳控属地责任,制定《芷江侗族自治县关于抓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的八条措施》。今年来,共梳理信访积案92件(含上级交办件),全部落实县级领导包案,通过领导带案下访加大对“倒流”问题和“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的协调推动、跟踪回访力度,进一步提高化解质量。截至目前,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分两批次交办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44件,累计化解息访40件(其中,专项工作中央第一批交办34件,化解息访31件,回流3件;第二批交办10件,化解息访9件),化解息访率90.91%,教育疏导稳控率100%。
4.提质效,贯彻落实《条例》补齐短板。新《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以来,我县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研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一是积极开展《条例》宣传月暨第五个信访法治宣传月活动,举办全县信访干部学习《条例》暨信访业务培训班1期,“送法下乡”17场,县信访局组织县信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运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开展《条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宣传活动60余场,国家、省、市媒体报道20余次。二是《条例》宣传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各类艺术作品等有奖征集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各乡镇、各单位纷纷掀起《条例》学习热潮。三是逐步构建信访工作监督体系,强化信访部门交办、督办和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和责任追究“三项建议”职责。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全力以赴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立足工作基点,全面夯实基础。一是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在县委领导下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宣传贯彻执行《条例》、做好信访工作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信访法治化工作水平。二是按照《条例》规定完善工作登记、受理、处置工作机制。三是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每个单位都把《条例》贯彻实施落到实处,在全县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2.突出问题重点,全力化解积案。一是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强化初访化解,进一步减存量、控增量。二是充分发挥县信访联席办和重点单位调度会商机制作用,落实涉及公职人员的实行承诺制度,强化积案化解。三是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强化机制落实,规范高效做好受理办理和督查工作,提高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
3.打造经验亮点,提升治理水平。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县级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约访、下访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明确工作责任,推动限期化解。大力发挥县乡两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作用,统筹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强化信访问题源头防治,提升信访工作治理水平。二是持续抓好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对照《条例》全面落实办信、接访、网上信访、督查、复查复核等基础业务各项制度更新规范,推动信访事项及时高效规范办理。三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三个五”形象工程,坚持人民信访为人民,着力树立信访干部良好形象。
4.盯紧关键节点,做好信访保障。一是强化排查预警。加大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力度,加强信息综合分析和预警处置。二是强化疏导稳控。对上级交办和自行排查的信访突出矛盾,逐一落实领导包案和化解责任,做好人员稳控,严防脱管失控。三是强化值班备勤。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制度,加强信访信息分析研判、舆情监测和联动处置,确保实现“三个不发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