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芷江践行“两山”理论》 芷江:用洁、净、美造一道靓丽风景线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0-11-05 10:5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芷江以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各项环保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城市卫生水平,让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为人民幸福指数的增长点。




冬季临近,朱正元和往常一样,在和平湖打捞、清理水中和河岸边上的生活垃圾。朱正元是芷江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河道打捞队队长,每天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半,他和他的同事都会对从和平电站到莽塘溪电站坝前300米范围内的河道垃圾进行清理。在夏季,他们要从早上六点半工作到晚上七点半,在他们的努力工作下,和平湖的生态环境变得越发秀美。




芷江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河道打捞队队长 朱正元:我们主要是清理河道的漂流物,做到要干净,把我们芷江的卫生环境做好。


芷江遵循“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建管并重”的工作原则,树立“环境优先、持续发展、绿色文明”的环保理念,把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谋划,积极开展河道环境综合整治。通过落实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管护责任制,结合生态红线划定,实施辖区河道治理项目,有效地推进了河长制工作的落实。一年来,仅县城管部门就投入经费42万元用于河长制工作,在河道设置拦漂设施7处,打捞河面漂浮物、清理河岸生活、建筑垃圾共计约145吨,不仅大大改善了河道的水质,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实现了整洁优美、水清岸绿的河道环境。



芷江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河道办主任杨岩山:把河长制工作做细做实,坚决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巩固河道保卫成果,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努力奋斗。





小公厕连着大民生、关系大文明,小小公厕,不仅为市民提供方便,更是丈量一座城市卫生水平和文明水平的标尺。近年来,芷江城管部门下足功夫,深化城市“厕所革命”,提高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服务力度,营造干净卫生、人居便利的环境,擦亮城市文明和环境“新窗口”。目前,城区24座公厕均实现了专人值守、维护,公厕达到“七无、六净、三好”的国卫标准。




江西游客这个厕所又干净 还好 卫生还好


芷江城区现有清扫保洁面积182万平方米,日产垃圾量140余吨,近年来,芷江不断探索城市保洁作业新思路,按照政府调控与市场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中转站管护一体化的环卫作业体制,环卫部门从推进清扫保洁高效化、精细化入手,在做好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常态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区道路机械化作业频率,做到机械化车辆与人工清扫高效配合,市容环境卫生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芷江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股副股长 陈建新:清扫保洁达到五无四净,无烟头纸屑及果皮壳,无淤泥积水,无暴露垃圾,无砖块沙石,无废弃堆积物。路面净,路沿沟净,下水口净,人行道树根净。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巩固国家县城成果。


打造宜居环境、创享品质生活,如今的芷江县城,在“城市美容师”的精心装扮下,街头巷尾时时勃发无限生机,处处展现靓丽面貌,一个“洁净美”的品质家园已悄然出现在了市民眼前。


打印 来源:天下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