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提升行动】做活“水文章” 水权改革谋新篇 芷江水权改革激活16亿立方米“金融活水”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5-01-24 16:57

“有了水域经营权证,也成功申请到了水权生态贷款,我有更大的底气和信心来发展产业,也有更大的责任守护好这片绿水”。6月初,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岩桥镇村民向辉获100万元“水权贷”后,激情满满、信心满怀对着银行工作人员说。

这是今年芷江成功创新“水权贷”绿色金融新模式的结晶,也是全省首次发放基于水域经营权的生态资产融资贷款。据了解,首批12户水域经营户共领取到水权生态贷款312万元。

芷江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总长1468km,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16.07亿立方米。全县靠山借水用活用精这方蓝天碧水,大力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路径,做活“水文章”,探索水权改革新路子。严格按照水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并行,在水域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大前提下,根据流域分布情况将水域资源管理权的归属明确相应的管理主体,承包经营权并颁发经营权证,明晰水域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三权关系。出台《芷江侗族自治县河长制全民护河试点实施方案》,实施“全民护水”行动,建立“官方河湖长+河湖警长+民间河湖长+企业河湖长+管护员+志愿者共同管护”河湖体系,参照土地承包制、林地承包制的做法,将水域分片承包,颁发经营权证,将水域经营权确权到人,确权者既享受水域的开发经营收益,也承担水域的保洁维护义务。据统计,截至目前,芷江共建成水土保持生态公益林5.4万亩,并将7000余亩林地列入饮用水水源涵养林。

芷江在做活做实一江碧水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水域分类经营,开发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多种模式,积极探索水权改革“变现”方式。小河口村大力发展特色水产生态养殖,推行“基层党支部+农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面落实“抓生态、育龙头、创名牌、占市场”等工作举措,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和市场化水平,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当地养殖户周辉2014年返乡创业,经过7年的水产养殖,2021年正式成立了润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他带动当地群众一起从事加州鲈鱼和鳜鱼养殖,现水产养殖面积近300亩,每亩产量达4000斤,每户实现年纯增收2.4万元左右。

芷江通过对标治理,设立了民间河长、企业河长、河道警长、“河小青”志愿服务等18支队伍,参与全县河湖巡查保洁活动。几年来,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省级水功能区达标率达100%,杨溪流域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成功列入湖南省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如今,每天一大早,罗旧镇青叶树溪段村级河长戚成华都要完成一个“固定作业”——巡河。

“以前这里淤泥堆积、杂草丛生。经过整治后,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爱水护水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作为村级河长的戚成华,看着眼前的小河畅流不息,河面清洁时,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的前提是必须要先把这一方水土管理好。近年来,芷江坚持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总体目标,强化水岸同治、源头治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有效推动了全县水生态治理业态群落发展,也实现了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较好的塑造了“滇黔门户和平水上会客厅”靓丽新名片。

(通讯员 吴俊 黄建建)


打印 来源:芷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