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牯坪乡党委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一、202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工作卓有成效。一是着力打造“五化”建设示范点。结合本乡基层党支部建设情况,精心选取机关党支部、桃花林村、青叶树村作为党建示范点先行进行创建,以先进带动后进,稳步推进全乡基层党组织能力全方位提升。目前,全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达标。二是有效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将党建基础薄弱、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界牌村作为“五化”建设攻坚的突破点,制订《2021年度牛牯坪乡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方案》,经过一年整顿,目前已验收通过。
(二)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一是聚焦特色产业。今年7月,牛牯坪村商住楼建设项目正式动工,2022年建成使用,芷铜高速公路及旅游公路全线通车后,可为游客提供特色鲜明的住宿、餐饮和文化体验,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8万元以上收入。界牌村计划投资60万元,用于种植中药材鹰爪风,和本乡黄桃、大米共同打造本地特色产品,预计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带来收入10万元。二是完成“削薄”任务。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丁家坪村通过与金湘盛海矿业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帮助其调解处理矛盾纠纷,年服务经费收入5万元,薄弱村、空壳村的“清零减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队伍建设显著提升。一是扎实完成乡村两级换届工作。通过前期对换届风险精心研判、谈心谈话、党代表选举等环节,成功选举出乡党委委员7名,乡纪委委员5名。完成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换届工作,6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达到百分之百。选举产生村“两委”成员共27人,其中35岁以下11人,最年轻的23岁;女性占比37%;大专及及以上文化11人,比上届增加7人。二是高标选好县乡两级党代表。选举乡党代表101名,并推选4名党代表出席县第八次党代会。
(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开展人居环境治理“五治”工作。按照省、市、县城乡环境治理有关要求,以“清扫、保洁”为重点,全乡参与、全面铺开、集中整治,全年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和运行投入超过10万元,按照市委督查要求,以青叶树村作为整改典型,实现全乡村居环境全面提升。二是创新环境治理模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突出“治理有效”目标要求,坚持以村庄清洁工作为切入点,开展“清洁村庄”创建工作,制定各村“清洁卫生院落”评选办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五)社会民生不断增进。 一是科教文卫不断巩固。认真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年初制定了《牛牯坪乡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并与各行政村签订了2021年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加大文化投入投入力度,举办多场文艺汇演,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做到专人专岗。二是社会保障广泛覆盖。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目前,为全乡低保对象396户累积发放低保金240万元,为特困人员44人累计发放26.6万元,发放临时救助3.5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4万元,参加2021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4762人。
(六)疫情防控严密扎实。一是疫情摸排科学到位。先后设立村级防控卡点5个,建立疫情防控网格32个,全年开展常态化排查168次,成立疫情防控专班36个,相继排查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325人。二是疫苗接种宣传到位。通过入户宣传、电话通知、便民服务微信群、张贴标语等方式,逐门逐户做好宣传动员。目前,已接种6945人,第一针接种率91.89%
(七)党风廉政走深走实。一是抓好廉政建设工作落实。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工作、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党风廉政建设内容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内容,将廉政建设学习内容列入各党支部年度学习计划,划定学习内容,每月定期开展检查,把学习落实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二是做好廉政经常性提醒。配合县、乡纪委在周末、节日前,通过职工会议进行温馨提醒,引导干部职工培养积极向上、廉洁从政的意识;采取祭扫革命烈士墓,进行实地教育;做好廉政谈话,了解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时刻敲响警钟,筑牢思想防线。
二、主要亮点工作
(一)稳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一是信访维稳工作井然有序。以落实“五包一”制度为重点,采取了科学举措,在“两会一节”等敏感时期,对1名全市涉军重点人员进行了重点管控,累计开展了“红袖套”巡逻活动78次,确保全乡未发生一起群访事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二是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把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摆在乡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效巩固我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今年来,我乡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
(二)倾力打造特色文化活动。一是传统文艺汇演营造文化兴乡氛围。今年围绕重大节日、特定主题开展了大型文艺活动,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欢乐潇湘 颂歌向党”群众文艺演出、各村联合文艺汇演等。二是品牌文化活动擦亮本土文化名片。今年9月,在牛牯坪村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千丘田开镰仪式,正式揭牌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笔下的“玉腰米”品牌,人民日报要闻板块进行了专题报道,湖南日报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推介,怀化日报在现场进行了实时报道。目前,千丘田已成为我乡有名的“网红打卡地”,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光。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人员衔接迅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实施“五大提升行动”,确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过上级统一调配,全乡共有乡村振兴工作队4个12人,帮扶单位3个,目前全部下村到组,带领党员群众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二是防返贫工作扎实。识别纳入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脱贫不稳定户“三类人员”8户25人,累积办理脱贫户小额信贷4795000元,落实雨露计划2批次125人次,发放187500万元,有效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大力掀起党史学习教育。一是领导带头。今年以来,牛牯坪乡党委班子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共开展了5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成35篇学习心得体会。二是支部跟进。结合“三会一课”,4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两委”班子、党员、驻村干部、群众代表共同参与学习32次。推动党性、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三是党员先行。全乡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280项。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层次不优。全乡党员队伍中致富能手、高层次人才较少,在发挥带头引领和提供专业化指导方面比较薄弱,且村支两委在部分工作的做法上较为传统和保守,仅仅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在工作中存在一定形式主义倾向;与此同时,中青年劳动力严重外流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发展本土产业的人力资源和内生动力不足,极大拖缓了本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村庄的规划建设还无法跟上城镇化水平,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薄弱,缺少周边配套设施,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有待提升,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水平和能力上也远远达不到最优招商引资环境,导致出现企业资本不愿进来,本土企业难以支撑和留住人才的情况。
(三)特色产业创新不够。特色产业规模小而散,难以形成规模大户、黄桃产业未建成基地,大米产业未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发展,无法凸显规模效益,陷入“品种多、品牌少”的发展困境,出现“打出招牌、难出产品”的窘迫局面,归根结底是由于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品牌创新力不足,资金筹措渠道单一,从而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四、2022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做到全面系统学,精准把握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意义、体系和精髓;做到及时跟进学,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精神,做到深入思考学,并紧密结合本地工作实际。二是加强作风建设,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深化重点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实现全乡政通人和、安定有序为抓手,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狠抓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一是夯实传统产业牢根基。坚持植根本土、深耕传统,以消费引领作为发展的关键举措,着力解决好质量、品牌、创新、引资问题,把稻米、黄桃等传统产业继续作为推动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坚决打破农产品同质化瓶颈,按照“一乡一品”“一乡多品”的要求,争取打造1项县域品牌产品,并逐步做大做强,力争创建省市县一流产业品牌。二是推动产业互融见实效。以传统产业为本,运用好“互联网+”模式推进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利用好“和平文化节”等活动增加文旅产业附加值,为特色产业贴上芷江标签,发挥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优势,动员老百姓主动开展“我为芷江代言”活动,衍生以网红经济为主的其他新兴业态。
(三)守好绿水青山,实现生态宜居。一是持续巩固绿色生态减贫成果。本乡生态农业、中医药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也是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完善返贫监测机制时,要同生态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健全绿色生态减贫机制,有效防范生态产业扶助风险,特别是在面对疫情、灾情等情况时,应预先构建政民风险共担机制,防止因资金断裂出现返贫致贫现象。二是大力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样点。认真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五有六无”整治标准,围绕建设“康养旅游特色乡镇”战略目标,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找问题,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污水治理、集镇绿化净化。从乡风文明建设中寻新招,积极试行积分制管理办法,使群众主动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率先打造1-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四)发挥区位优势,擘画发展蓝图。一是用好乡土文化写新篇。辖区内有千丘田、西晃山两大重要观光旅游资源,地参、黄精等中草药资源潜力丰富,为打造“康养+旅游”项目提供了基础条件,2022年将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依托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笔下的“玉腰米”,加快建成多功能民宿,积极探索康养+旅游+文化体验结合的特色乡村建设。二是对接全域旅游显担当。处于芷铜高速和旅游公路的重要过渡段,连接了芷江受降坊、罗旧花山寨、三道坑旅游风景区、西晃山等县内重要旅游景点。2022年将按照“怀芷20分钟交通圈”的有关要求,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致力于将自然生态、乡村特色、侗族传统融入到乡村公路建设上来,把“路路皆景、处处成景”作为规划目标,发挥对接“鹤中洪芷”一体化发展、联动县域“一核一副五区”建设的重要区位作用,为奋力建设“三城一中心” ,实现芷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牛牯坪力量。
中共牛牯坪乡委员会
2021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