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牯坪乡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报告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牛牯坪乡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政务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健全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政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我乡2024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在理论武装上深耕细作、久久为功。
1.加强领导,积极部署。以党的建设为基准,全面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拓展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融入组织工作,并作为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集中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懂方法上剖析研究我乡发展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切实提出破局新思路、破题新举措。
2.加强学习,锤炼本领。我乡组织召开会议学习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文件、决策部署、上级领导重要指示批示50余次,其中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0余次,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14次,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专题读书班3次,形成40篇学习心得体会。同时,组织基层党支部学习文件、讲话等精神累计70余次,形成浓厚氛围,掀起学习热潮,真正做到强化思想入脑入心。狠抓学习教育,开展“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冬春训、新时代基层干部培训、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累计受训党员326人次。
3.加强优化,吸纳人才。2024年我乡吸纳入党积极分子5名,发展党员3名,储备后备人才19人,吸收2名优秀青年后备人才进入村支两委班子工作。2023年,青年人才库中,1名村党总支书记被录用为公务员,2名村务专干考录进事业单位。
(二)在骨干锻造上用心用情、监管发力。
1.严格管理,落实责任。我乡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今年重点做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治理,围绕整治重点和群众信访,全面摸排问题,发现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补贴、涉农项目等方面发现问题21条,对于立行立改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对违纪违法问题交乡纪委严肃查处,现共查处违纪问题4个,给与党纪政务处分5人,并结合典型案例做好警示教育。
2.借鉴“三长”,连片发力。坚持开展人居环境打擂台、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建立“联片领导+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工作机制,坚持日调度、月排名、季评比,不断探索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模式,持续巩固各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三)在特色产业上同步推进、响鼓重锤。
围绕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牛牯坪乡践行“党建+服务”的理念,综合牛牯坪乡丰富的矿产资源,特殊的地形地貌,特色的产业现状等,充分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将牛牯坪乡发展定位为“锦绣黄桃产业核心区”,“千丘田农旅融合休闲观光地”,“绿色矿山建设示范点”的乡镇。 2023年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破5”。全力推进项目实施:确定黄桃、玉腰米、油茶种植三大重点帮扶产业。争取县级资金148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累计惠及农户1126户3436人。全乡共有养殖大户十余户,2024年出栏鸡、鸭、鹅65000余只,生猪3500余头,牛、羊1600余只,鱼90吨。2024年将继续加大对鸡、鸭、鹅、鱼、猪、羊、牛养殖户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好的各类政策和技术服务,保障养殖户的增产增收。
(四)在强基固本上补齐短板、提质增效。
牛牯坪乡共辖6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共计2570户7217人;其中脱贫户528户1735人,监测户28户88人;低保户112户260人,特困供养人员39户39人。2023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0014.07万元,与去年相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6096.42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6% 。
1.完善基础设施。牛牯坪村购置收割机一台、千丘田溯源项目修建、界牌村玉腰米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肖家湾村修建三座涵洞桥、修建桃花林村蓄洪坝。
2.保障社会民生。累计发放低保金95.904万元、分散特困供养金28.8万元、临时救助4.97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8.468万元。
3.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区域管理,集镇新装摄像头4个,划分停车位50个。修缮10公里进乡公路及1200米水泥便民步道。打造桃花林村西牛塘美丽院落,被作为村民自发参与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得到大力推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乡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知到,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基础支撑问题。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多数行政村集体经济规模较小,财力支撑不足,存在无钱办事的问题。不少行政村存在综合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内容和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等问题。
2.治理主体问题。治理中坚力量流失缺位,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尤其是传统农区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严重。村子留守人口能力有待提升,“386199部队”成为农村的主体,治理能力不足。不少乡村缺少真正发挥作用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农村社会组织。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三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的收官之年。我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州、县委全会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狠抓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切实转变乡镇干部作风,推动全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积极响应省委、州委、县委号召,紧抓乡村振兴不放松,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打造经济强乡镇、加快崛起步伐。
(一)全力以赴抓巩固、拓成果,着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一是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持续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常态化做好风险摸排网格化和动态监测信息化,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加强乡村治理。整合各方力量,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加大重点人群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旅游、特色养殖、电子商务等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培训项目精准、培训效果显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农村公共文化阵地。
(二)全力以赴抓建管、提品质,着力打造城乡发展新面貌。一是完善乡域功能。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三宜”城镇,构建科学规划体系,坚持“绿色、生态”定位,大力推进镇村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千丘田农旅融合休闲观光地、锦绣黄桃产业核心区等亮化工程等项目建设。二是提升村镇品质。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加大道路黑化力度,推进各类配套项目,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在乡域范围内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改善人居环境。
(三)全力以赴搞创新、做宣传,着力打响特色品牌新名号。首届安江杂交水稻大会,“玉腰米”成功入选“怀化好米”食味品质“十佳”产品,狠抓产业发展,擦亮“玉腰米”这张农耕产品新名片。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备的革新、生产方的与时俱进对于发展特色品牌新名号来说都缺一不可。二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售出产品的品质、质量,贯彻落实“宁等三分钟,不抢后三秒”的工匠精神,以好品质来获得好口碑,以好口碑来获得好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