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桥镇人民政府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岩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较好发展。现将我镇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1.强化主业意识,落实“第一责任”。镇党委书记带头种好党建“责任田”,以严格的标准、务实的作风抓好基层党建,进一步筑牢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一是层层压实责任。坚持每月召开镇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镇党委书记发挥“龙头”作用,强化直接责任,既要带头抓、主动抓,又要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二是强化激励问责。严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考核机制,将基层党建作为村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指标的一项重要依据,对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实绩突出的进行表扬;对不作为、慢作为的打板子,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增强组织意识,严抓组织建设。一是不断加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村(社区)“两委”换届后,村(社区)“两委”成员共53名,平均年龄为3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7名,占50%,培养村(社区)后备干部39人。依托乡镇党校,结合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有序地分批分类组织村两委成员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二是精心推动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自换届以来,我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拓宽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常态长效推进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推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见地落效,推动整建提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三是聚焦要点抓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工作。持续做好“党建微网格+五个到户”,全面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今年累计张贴便民联系卡5200余张,发送政策明白卡6000余人次,跟踪管好“两个台帐”(民情台帐、民情销号台帐),做到小问题不出村,一般问题不出镇,共收集民情问题308条,民情问题销号308条,现场化解纠纷41起,密切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干群距离。四是精准摸排两新企业,做到党组织全覆盖。摸清辖区内现有企业数量,并对已成立的两新党支部逐一摸排,做到两新领域党组织全覆盖。
3.加强党员管理,提升队伍素质。一是规范管理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严格实施“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确保群众遇事“找得到人、解得了难”。二是从严管理党员队伍。2022年发展党员共计8名,其中35岁以下7名,大专及以上学历5名,今年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2名。三是加强党员教育学习。通过党员冬春训、七一活动、支部主题党日、远程教育、新时代基层干部培训、乡镇党校等多种形式共培训党员2300余人次。四是抓好党费规范收缴。坚持把党费收缴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各项任务同等看待,全镇各党支部已按时完成了今年的党费收缴任务。
4.抓严组织生活,提升组织感召力。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强党建,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和各种丰富的活动形式,引导辖区广大党员学好用好“党史”,提升思想感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二是党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持续抓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严抓党建履职不力典型,加强党组织带头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水平。
(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1.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省市队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争取资金项目,帮助村里发展产业。黄栗坳村已建成一个810㎡标准化水果库房并正在添加配套装冷库设备,1680㎡标准化连栋蔬菜大棚已种满辣椒等蔬菜,已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同时注册了“黄栗坳”柑桔品牌,村集体经济增收达10.3万元。新建成100亩高标准园艺场,现已种植新品种柑橘苗。三渡溪村已建成的6000㎡蔬菜大棚基地,通过租赁,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并新建成100亩阳光1号柑橘园。二是各村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产业提质改造促集体经济增收。水路田村通过转包方式将3000头牲猪养殖场租赁给养猪大户,今年预计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郭家界村在原有20亩柑桔场的基础上进行品种改良,优化品质,将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桃水村和栗木桥村柑橘品改均已开始实施,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槐花园村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了凉薯生产基地500亩(土地流转300亩),直接带动周边农户352 户948人(其中脱贫户35户124人)从事凉薯种植,总产值350多万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2.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亮身份,带头做好门前“三包”。在全县一季度人居环境工作“打擂台”评比获红旗单位,并顺利通过全市人居环境一季度“打擂台”督查。4月在槐花园村洲上组召开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得到一致好评。
3.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集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化活动、议事协商等为一体的党建综合体,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岩桥社区率先试行,研发农村居民人口管理服务系统,对辖区内所有居民(包括流动人口)录入平台进行管理,用红、绿、黄、黑量化管理,红榜人员还可用积分兑换“三农”服务。积分每月通报,将结果运用到银行信贷、参加工作、入伍、入党等事项,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动力,提升共治共享的积极性。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当前各项政策,经过座谈与调研及宣传,我镇今年成功引导4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通过集中授课和现场教学开展多次村干部人才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和理论业务水平。先后组织农村人才技能培训,举办电商带货直播培训和化妆师培训两期。通过督促参加网络学院培训,夯实业务基础,提升镇专业技术人才水平,完成专业技术初级申报中级1人。积极向省市推荐参加专题培训学习6人,培养村干部进一步提升学历9人。
(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1.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常抓不懈。镇党委把安全生产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定期开展交通安全重点隐患排查,对风险路段、重点领域定期进行走访排查,全面落实“三大行动”,共排查整治经营场所135户,收缴非法储存的烟花爆竹8件,停业整顿了隐患程度比较严重的2家造纸厂和1家纸品厂。落实学生交通安全和防溺水工作,签订长交通安全责任书和防溺水责任书1673份,开展主题班会30余次。顺利完成清明节防火任务,全程无一起山火。完成了岩桥集镇马路市场整治市场建设的招商工作,目前已初步签订意向性开发协议。
2.综治、信访、维稳平安稳控。始终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贯彻稳落实省、市、县各级信访维稳会议精神,我镇始终坚持稳定是第一要务的工作理念,密切关注信访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的生产生活,及时了解情况,随时保持沟通。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合力。截至目前,我镇未发生一起赴省进京或群访事件。
3.全面提升民政社保工作。全镇有五保户67人,集中供养14人、农村分散53人,农村低保户有314户615人,其中新增低保户7户17人。发放高龄补贴12.23万元;共有462人享受重度残疾和困难残疾两项补贴,共计3.465万元。扎实开展养老保险“回头看”工作,不断优化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在就业养老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完成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57人。
(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政治引领,严格遵守宪法法律,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积极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并接受监督。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政府决策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扎实做好普法工作,厘清行政执法权限,严守执法秩序,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2.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政务公开,努力营造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建设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中心,扎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服务。2022年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6120件,接待来访群众3.2万余人次。
3.履职务实,抓好清廉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把岗位当事业,勇于担当,艰苦奋斗,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坚持不懈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干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打造清廉建设示范亮点,在全镇范围征集信息稿件清廉家书,制作张贴了一批宣传栏、喷绘,营造了浓厚清廉创建氛围,在机关开展“清廉岩桥在行动”系列活动。
2022年的成绩令人鼓舞,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素质、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教育质量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仍有少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整治和优化;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镇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